童小鹏的子女 “前线的眼睛”童小鹏与苏静摄影展福州开幕
摘要:“前线的眼睛——童小鹏与苏静摄影展”3日在福州开幕。童小鹏与苏静,一位记录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一位在解放区开创摄影事业,后来均成为新中国摄影事业的奠基人。童小鹏长子童丹宁告诉中新社记者,这也是当时一万六千多张照片里的唯一彩照,胶卷自香港购来,底片送香港冲印,“弥足珍贵”。
“前线的眼睛——童小鹏与苏静摄影展”3日在福州开幕。这两位闽籍战地摄影家,用镜头记录下抗战时期敌后战场、抗战生活的历史瞬间。
童小鹏与苏静,一位记录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一位在解放区开创摄影事业,后来均成为新中国摄影事业的奠基人。
此次所展黑白影像题材广泛,从1937年9月平型关大战,到1937年8月黄河畔改编东渡出师抗日,再到1939年八路军115师在隰县午城、并沟歼敌;从红一军团运动会,到女兵野餐,既有战事场景,也不乏战争间隙的轻松一刻。
由童小鹏所摄的《开国大典》,是此展中唯一的彩色照片。童小鹏长子童丹宁告诉中新社记者,这也是当时一万六千多张照片里的唯一彩照,胶卷自香港购来,底片送香港冲印,“弥足珍贵”。
童丹宁指着一幅1936年周恩来着飞行服立于飞机前的照片说,当时总理将往西安解决西安事变,父亲有幸同行,“从此拿起相机,记录与公众记忆有关的各个时刻。”
苏静作品《1937年9月平型关大战的我军机枪阵地》置于展厅中央,尺寸巨大,画面中三名战士手持重机枪、身背斗笠,匍匐高坡上伏击。这场战役中八路军首战告捷,歼灭日军1000多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大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
站在这幅照片前,苏静长子苏笑前对中新社记者说,父亲1930年在缅甸华侨小学任教时学会摄影,1932年感召回国,“那个时候国内照相只有玻璃底版,父亲走到哪里都背着几块厚厚的玻璃底版,他又负责行军侦察探路,走的路总要比别人多一点。”
“童小鹏和苏静的作品构成了中国摄影史中重要的地域性线索。”展览总监、福建美术馆馆长唐明修说,穿过硝烟的镜头将个人的命运和民族历史融为一体,“从两位个案中折射出来的,正是革命斗争崇高精神和文艺创作的高贵品质。”
扩展阅读:
1. “前线的眼睛——童小鹏与苏静摄影展”于7月3日开幕(2015年7月3日)
童小鹏摄影作品:1937年4月初,西安事变后,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举行多次...摄影展作者童小鹏与苏静是抗战时期活跃在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战地摄影师,他们的摄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