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君祥赵氏孤儿 晋国文化的遗产:寒食节与“赵氏孤儿”
春秋时期,诸侯竞起,相互交攻。虽说春秋无义战,但忠心爱国、忠义为本的思想在这一时期的晋人中不断得到彰显。
介休绵山介子推塑像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清明节是备受重视的一个节日。它的前身叫寒食节,又叫“禁烟节”,源于晋国时期一个凄婉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发生骊姬之乱,晋公子重耳出奔,在外流亡十九年。介子推随重耳过卫国,出五鹿,饥寒交迫,乞食于野。
在曹国,遭到曹共公及夫人的羞辱。后来,重耳太过饥饿,不能走路,但又咽不下野菜。此时,介子推坚信天不绝晋,毅然割下自己股上之肉,给重耳煮汤。主仆在外流亡期间,尝尽人情冷暖。同时在流亡过程中,介子推也发现同伴中有的人喜欢逢场作戏,有的人喜欢邀功献媚,甚至有的人在归国途中就要挟公子重耳。
他不愿回国之后与这伙贪天之功者为伍,打定主意回国后过退隐的生活。重耳即位后,大封重臣,介子推却与母亲到绵山归隐。
有人为他鸣不平,晋文公便访寻介子推到绵上,为逼介子推母子出山而放火烧山。没想到介子推与母亲初衷不改,抱树而死。文公追悔莫及,将绵上田封为介推田。后来,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禁止国人在其死日生火煮食,只准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将此日定为“寒食禁火节”。
其实,寒食节起源于远古人类对火神的崇拜,由来已久。但是,史料典籍多记载说寒食节是专为介子推所设。到隋唐以后,寒食习俗基本固定在清明期间。久而久之,寒食节的名称逐渐被清明节代替。
介子推虽为春秋晋国的普通大夫,然国人却将之视为偶像,用一座山(绵山)、一个县(介休)、一个传统节日来铭记他。庄子对其有“介子推至忠”之说,屈子有“因缟素而哭”之祭,孔子有“不援上”“不忘亲”“贤不遇时”之叹,曹孟德有“闻介子推避晋封,未尝不舍书而叹”之赞等等。介子推忠、清、孝、烈的精神,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当中。
盂县藏山藏孤胜境
“赵氏孤儿”是中华民族另一个流传千年的忠义故事。据《左传》《史记》等文献记载,赵盾任执政卿时,权力很大。晋灵公想杀死他,却被赵穿所杀。赵盾死后,赵朔袭职辅佐晋景公。屠岸贾以“灵公之难”为由发动对赵氏的攻击,杀死赵朔,并且尽灭其族。
在这场大灾难中,赵朔已怀孕的夫人侥幸活了下来。为保护赵氏血脉,程婴与公孙杵臼设计用自己的孩子换取了赵氏孤儿赵武的性命,并历经千辛万苦将赵武养大。赵武最终复兴赵氏。元时,纪君祥将程婴保存赵孤的忠义故事写成了著名的杂剧《赵氏孤儿》。
他肯定了为正义而自我牺牲和向邪恶势力复仇的精神,借以表达在元灭宋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在元初的现实情怀———对爱国者的怀念、信赖和崇敬之情,以及驱除元朝统治者、恢复河山的坚定信念。可以说《赵氏孤儿》对于抒发民族情绪、激励民族意识、弘扬爱国精神意义重大。
赵氏孤儿的故事在欧洲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17世纪至18世纪初,欧洲剧场里的“中国戏”流行不衰。1735年,元杂剧《赵氏孤儿》由法国传教士马若瑟翻译的法译本刊行后,又被翻译成英、德、意、俄等几种语言,在欧洲广为流传,被很多人改编排演。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将其改编为五幕剧本,将剧名改成《中国孤儿》,于1755年8月开始在巴黎各家剧院上演,盛况空前,被赞为“来自东方之神”。
《赵氏孤儿》以悲剧的形式表现了正义胜利的来之不易,极为典型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尚忠义、重然诺的民族精神。这是晋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精神领域的重大贡献,同时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的特殊影响和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