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类阅读:考点十把握人称和写作手法(表现手法)的作用

2017-09-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凡客观世界乃至人物内心所想的一切都能进行叙述,写来开阔而充分,更便于叙述发生在不同时间与不同地点的事情.(二)记叙类文章常见表现手法及作用:写作方法(手法),也叫表现手法(方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等.(1)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凡客观世界乃至人物内心所想的一切都能进行叙述,写来开阔而充分,更便于叙述发生在不同时间与不同地点的事情。(二)记叙类文章常见表现手法及作用:

写作方法(手法),也叫表现手法(方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等等。

(1)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2)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

(3)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寓理于物”。

(4)夸张: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强化感情。

(5)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托”借、假托的意思,可以从志向、情趣、理想、追求、来描述物表现志。

(6)借景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7)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8)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具体事物、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的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关切、引人入胜的魅力。

(9)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10)伏笔和铺垫的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完整紧凑。

(11)照应的作用: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12)联想的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情节更生动感人。

(13)想象: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

(14)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此外,在记叙文中,句子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也是一种艺术手法(表现手法)的体现,其作用参考前面“考点七”和“考点八”部分的叙述。【考点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