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超唱的歌 武商集团董事长刘江超:武汉商海的弄潮者
鳞次栉比的高楼,摩肩接踵的行人,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挟裹着消费的时尚元素,在这里汇聚、交融、激荡。汉口,自古以来就是华中的商贾云集之地,这里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在汉口核心商圈,有一对连体的姊妹摩天楼:武汉世贸大厦和武汉国际广场,已列入全球摩天大楼名录的世贸大厦为武汉的地标建筑。拥有这对姊妹楼的是全国商业百货巨头,上市公司武商集团。
耐人寻味的是,世贸大厦崛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武汉国际广场于2007年9月竣工,这两幢摩天大楼的建设均出自于仙桃人刘江超之手。
现任武商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的刘江超在武汉商界可是个“呼风唤雨”的人物,他在商业领域里摸爬滚打30余载,创造了一个个商界传奇故事。
两造摩天楼:引领武汉商界的“高度”和“速度”
9层、28层、48层、58层……
这是一幢摩天大楼诞生前所经历的决策轨迹。楼层在规划和设计中一次次升高,伴随着时代脉搏的律动,见证着改革开放的步履。
占地5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高度60层,共273米,曾长时间雄踞武汉乃至华中地区第一高楼的世界贸易大厦,如今仍然在全球位列第53名。
创造武汉商业新高度的人正是刘江超。他出任世贸大厦建设项目负责人时,正值36岁。面对一无资金、二无人员的临危受命,刘江超开始了数年的艰难跋涉。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格局尚未形成。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各地发展热情高涨,古老而繁盛的汉口也焕发新的活力,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武汉商界也在寻找新的突破,世贸大厦由最初的9层到最后的60层,正是人们思想不断解放、不断超越的印证。
在武汉商界素以做事果断务实、敢闯敢干而出名的刘江超被委以重任,1994年,刘江超奉命组建武汉世界贸易大厦有限公司。创业的日子是艰难的,争项目,引资金、招客商,他和员工们自力更生、从零做起,凭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他对工作的激情和敢闯敢拼精神,筹资7亿元之巨,耸立起武汉商界的第一高楼,并将世贸大厦打造成武汉商界的重要品牌。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如果说主持建设世贸大厦是历史选择了刘江超,那么10年后,武汉国际广场的兴建则是刘江超在商界的又一得意之作,他又创造了武汉商业的速度。
炸掉老字号的武汉商场,重建现代化的武汉国际广场。方案一出,如石破天惊,在武汉商界引起强烈反响。
然而,面对有着近50多年历史的老商场,寄托和承载了太多人的情感和希望。反对重建之声迎面而来,他提出工期仅为17个月的方案更是遇到阻力,大家认为这没有可能性。
面对反对声,刘江超利用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让反对的声音下降,让支持的声音上升。最后集团上下接受这个决策。
刘江超说,他的胆略和勇气,来自于对商业经济规律的把握,来自于对商机和发展趋势的判断。
17个月,从决策到竣工,要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广场,绝非易事,刘江超和他的团队与时间赛跑。集团组建了基建、招商、拆迁安置等多个工作专班,他承担了工作难度最大的基建专班任务,倒排工期,两天三天一个调度会,工作抓得紧而有序。
2007年9月29日,一幢建筑面积达57000平方米,荟萃国际知名品牌的武汉国际广场盛装迎宾。它的横空出世,使武汉有了自己的核心高端商业区。目前武汉国际广场又在开展新的合作,全球进入中国市场的12大奢侈品已有8家入驻。武商集团在快速发展的高端市场拔得头筹。
工作如农耕:冬去春来每天都是新生活的开始
商海搏击,更显男儿本色。
面对庞大而繁琐的集团业务,刘江超显示出超强的驾驭能力。极少在新闻界露脸的他保持了一份低调和淡定,在集团总部采访,记者发现刘江超可以数小时没有一个电话,也鲜有人的打扰,他的从容和气派让人折服。
刘江超说,他在武汉商业圈子里“转”了32年,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工作,一点也不感觉厌倦。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工作就像在耕田种地一样,冬去春来,每天都是新生活的开始。”
刘江超这样描述他的工作:“每天像打仗一样,看数据,听汇报、与客商谈判。年终业绩出来后,销售上升了,企业发展了,上缴国家税收增加了,职工收入增加了,就像一个战役拿下了。我们赢的是市场,在市场寻找你取胜的东西,因为市场本身是竞争的,它是由多种错综复杂的东西构成的,我们要在这个市场上树立自己的地位,我们研究对手也就是研究市场。”
在刘江超看来,经济工作本身是规律性很强的一项工作,经济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这就要求企业的决策者有很好的判断力。正是因为一次次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刘江超在商界打了一个个漂亮之战。
但对于武商的发展态势,他表示出几份谦逊:他认为武商之所以做得好,不是他个人的本事,而是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武商几十年经营下来的“窝子”好,区位、品牌和管理优势明显。
在商海里沉浮,总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刘江超说:“遇到困难不回避、不气馁,我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有些困难要靠有效措施来解决,有些困难不可逾越,需要时间来解决,搁置一下,可以选择迂回。但我知道前面就是曙光,我绝不会放弃。”
“一帆风顺只是美好的祝愿,做好每一件事情都有困难,就看你怎么去对待、去解决这些问题。今天不可逾越,不代表明天不可逾越。”刘江超说。
繁忙的工作之余,刘江超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读书。他从书本上吸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他特别钟情于中国近代史方面的书籍。他最崇敬的人是毛主席,对长征、抗战、人民解放军三大战役的历史非常喜爱。有时为了跟员工说服一些道理,他经常使用战争案例。比如他希望员工都看《亮剑》,学习《亮剑》精神。他曾号召员工看《长征》,引导大家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学习革命先驱那种坚韧毅力,增添克服困难的智慧和勇气。
不忘桑梓情:潜心家乡教育事业打造千秋名校
搏击商海让刘江超收获了人生的精彩,也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从少年时代赴汉求学,到成为商业界的“大哥大”,刘江超从未离开过亲情、乡情的萦绕。
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家乡情结越来越浓厚。刘江超是个大忙人,但他经常会回到彭场三江村老家,看望年迈的母亲,能有时间陪老人是他最开心的事。他说在老家的房子里,有母亲在身边的夜晚让他睡得最安稳。他还讲起自己会经常出差,在国外和大城市的星级宾馆里第一夜总是睡不好,但回到农村老家,就睡得特别香。
多年来,刘江超利用自己在商界积聚的人脉,不光自己投入,还邀请有志之士投资故土,在家乡兴办教育,成为市千秋学校最大的后台老板。
刘江超投资千秋学校,最初是一位老乡在管理千秋学校时遇到资金困难,向他借钱渡难关,不想,由借款转而投资,目前,刘江超和他邀请的有志之士投入千秋学校的总资金达到1500多万元。一座花园式的学校崛起在汉江堤畔,成为仙桃学子向往的学校之一。
刘江超说,他可以到很多地区去办教育,之所以选择仙桃,就是因挥之不去的仙桃情结。
“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希望这块土地更肥沃,在它上面的每一个人能够茁壮成长,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能为他们做点什么。仙桃人很聪明,有浓厚的崇尚教育之风,仙桃伢读书很勤奋,他们需要平台,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帮上一点我也很欣慰。”
刘江超投资办教育不图回报。他说,目前千秋学校一直是在投入,将来还会有更大的投入。如果有一天学校开始有盈利,他会将其中的50%用于学校发展,50%用来补贴特困学生。千秋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近几年学校补贴学生的生活费和教学费用达到176万,比仙桃同类学校都高。
刘江超向千秋学子承诺,凡是从千秋学校考上清华、北大,或者其他名校,家庭困难的,费用由千秋学校出。但是有一条规矩,必须写借条。学生可以不还,但你不要忘了这块土地,不要忘了这个根。只有学生成了名、发了财才可能更好地回报家乡,回馈仙桃这块土地。
“惟有教育才能兴国”、“中华民族的振兴,最终还是在教育”,刘江超说。
按照他的规划,千秋学校会办成湖北的名校,办成一座花园盆景式的学校。他说自己退休后,会回到千秋学校,他向往绿树成荫、有朗朗读书声的环境。
人物档案:刘江超,彭场镇三江村人,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经济学学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历任武汉市商业局财会处副处长,武汉市商委企管处处长、武汉市百货批发公司总经理、武汉商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汉世界贸易大厦有限公司董事长、书记、总经理,现任武商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