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超芷江 江苏长江干流全线超警戒 848座病险水库已加固
本报记者 王海平 江苏报道 7月5日上午9时44分,江苏省气象台解除暴雨黄色预警信号。不过,自6月30日以来降雨量多、降雨强度大、河湖水位高和高水位持续时间长的情况仍在持续,加之上游持续强降雨和来水,江苏的防汛压力和风险仍较大。
7月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江苏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在列入省级监控的60个水位监测点中,超过警戒水位的超过40%,受长江来水和潮汛共同影响,江苏长江干流全线超警戒0.
3米-1.4米。 江苏省防指秘书长、省水利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劲松表示,根据省级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制度,水利系统暂停执行节假日制度,保持全面动员状态,党组成员已分别赶赴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现场调度。
城市内涝问题凸显 2016年江苏的防汛抗洪压力主要集中在长江江苏段和太湖流域的苏南地区。目前,沿江苏南地区河湖持续高水位,秦淮河及水阳江流域固城湖、石臼湖水位超历史,太湖、苏南运河、长江干流河段继续超警戒;里下河地区全面超警戒。
超过警戒水位,就意味着堤防临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现险情。到达警戒水位时,堤防防汛进入重要时期,防汛部门要加强戒备,在各自防守堤段或区域内开始24小时工作制度,做好防洪抢险人力、物力准备等工作。
江苏水质资源丰富,水系发达,湖水面约占省域国土面积的20%,但超过90%均为过境水。从江苏省多年来的防汛抗旱经验看,汛期期间的一大抢险工作就是通过兴建的各种水利设施工程向长江(京杭运河)、苏北灌溉总渠等主要入海通道抢排洪涝水,降低河网水位。
江苏省防指的数据显示,近一段时间以来,长江大通流量66100立方米/秒,较常年同期偏多31%左右。而在抗旱期,则利用南水北调工程等抽引长江水,通过各级泵站往淮北地区翻水。
7月6日上午7时,无锡、苏州水位已从最高值回落了0.43米、0.34米,太浦闸、望亭立交总泄洪流量800立方米/秒左右;太湖地区沿江闸站向长江排水日均流量合计2000立方米/秒左右。
为控制苏南地区河道水位上涨,统筹考虑苏南运河与太湖、上游与下游、水库与河道的水情变化,采取错峰调度措施。 江苏省防指的消息显示,目前江苏约有46个县(市、区)的40万人受灾,而苏南地区内涝严重,尤其是城市内涝。
张劲松表示,汛期容易突发性和局地强降雨,因此对面积不断扩大的城市来说,防洪除涝设施经常要接受考验。而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及时掌握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产流、汇流特性变化,城镇排水工程体系的变化及调度运用等,协调不同部门对防汛防旱工作的需求,是防止城市内涝的重要方面。
不过,城市突发暴雨的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升,特别是对低洼地区、地铁、地下室等城市地下空间的积水、进水问题以及人员、财物安全转移问题等重视程度不足。
有河海大学公管院的一位教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城市内涝与水务一体化管理(成立水务局)是否到位有关。 以防为主 张劲松表示,做好防汛抗旱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对可能发生极端自然灾害天气的提前研判,也就是“以防为主”。
在2016年2月的江苏全省防办主任会议上,“今年长江流域遭遇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很大、高强度集中降雨可能会造成雨涝灾害”的观点被反复强调,对汛前检查工作作了再动员、再部署;3-4月则组织多轮的专项检查,并在5月之前将20大类的防汛物资配备到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江苏在抗洪中的一大经验是高度重视对防汛抗旱水利工程的建设,其长江江苏段的水利设施建设领先于全国,已建立了省域范围内的较为完备的水资源调配系统。
截至目前,江苏国家级水管单位达17家,居全国第一;省级以上水管单位达227家,占全省总数的39%;省级规范化小水库达345座,占全省总数的40%。
江苏省防指办公室一位调研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江苏共有在册水库902座,但几年前经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的鉴定,曾经有848座被认定为病险水库。 随后,江苏启动了实施大中型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目前已完成47座大中型和全部801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通过除险加固,水库工程隐患基本消除,防洪保安能力显著增强。
” 张劲松表示,江苏防汛防旱信息系统已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防汛计算机网络,在“十三五”期间将延伸到乡(镇),构建统一的标准和平台,更为全面、更为及时的采集水情、雨情、旱情、工情等信息,完成精细化的调度。
在“以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下,如,针对4月份以来沿江苏南地区降雨明显偏多的形势,省防指就根据各地的信息及时部署沿江涵闸停止引江,并及时排水。
得到财政预算的及时支付,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保障。江苏省财政厅预算处一位官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冬春是水利工程的黄金时期,因此年度末就会提前划拨下一年度预算。
2015年12月,江苏就提前下达了2016年第一批水利工程建设资金19.78亿元,占全年预算资金的49%,资金下达时间比往年提早了3个月,保证了列入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项目。 作者:王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