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何绍基书法
何绍基(1799——1873)晚清人书法家,子贞,号东 洲居士,晚号蝯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 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授职翰林院编修、文渊阁理校、武英殿纂修。并先后任福建、贵州、广东等省乡试正副主考官。
曾两次受咸丰帝召对。咸丰二年(1852),经侍郎张芾保举,五十四岁出任四川学政。入蜀后就革除陋规,严劾贪官,不满三年因“缕陈时务十二条”,被斥为“肆意妄言”而罢官。从此而结束了他的政宦生涯。晚年在山东乐源书院、长沙城南书院讲学,并主持过扬州书局的编务和孝廉堂讲席。
何绍基博学多才,对经学、文字学、金石、史地均有造诣,何绍基一生中以书法最称于世,书法擅真、草、隶、篆,生前即享有盛誉。曾国藩就说何绍基的字“必传千古无疑矣”。
综观何绍基的书法艺术,早期书法多为楷书;中期以后行多于楷,行书多参篆意。后期则多为篆书和隶书;晚年的书法浑厚雄重,将草书、篆书、隶书、行书融为一体,独创一格。 何绍基的最大成就,在于将行草书熔篆、隶于一炉,而创立了自己的风格。
何绍基作书,所题名联甚多,而不是一般应酬之作,多为引据危言,谐联甚少,被誉为“书联圣手”。何绍基是清末碑学大家。继邓石如后,极力推崇碑学。 何绍基是一位十分勤奋的书法家。
书法自秦汉篆籀,至南北碑,皆心摹手追,无论家居宦游,寒冬伏暑,每天坚持字课,数十年从不间断 。他自己说:“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他临写汉碑极为专精,《张迁碑》,《礼器碑》等竟临写了一百多遍,不求形似,全出己意。
他二十七岁得到《张黑女墓志》的孤本,用功最多。《息轲杂著》称何其书“专从颜清臣问津,积数十年功力,探源篆隶,人神仙境,晚年尤自课甚勤,摹《衡兴祖》、《张公方》多本,神与迹化,数百年书法于斯一振。
” 他主张从篆隶入手,强调写字须运用中锋行笔,并且发明一种悬臂回腕的方法写字。手臂高高悬起,弯成关弧,虎口成水平状,上面可放搁一小酒盅。
每次写完,气力为疲,汗流浃背,“汗湿襦衣”。 何绍基一生创作甚丰,他在《东洲草堂诗集》(三十卷)自序中说:“性既平拙,复守严训,一切豪诞语、牢骚语、绮艳语、疵贬语,皆所不喜,亦不敢也。”诗文集有《东洲草堂文钞》、《东洲草堂诗钞》、《峨嵋瓦屋游草》、《说文段注校正》、《史汉地理合证》等传世。
清代何绍基书法
有不少书评家将何绍基书法的成功归之于他的“书法主义”,究其本质,何绍基的书法主义归根结底就两个字:创新。 CQgV8e6q7K)ia0 何氏书法主义有一段重要的论述:“书家须自立门户,其旨在熔铸古人,自成一家,否则习气未除,将至性至情不能表见于笔墨之外。
”如是,何绍基的书法创新是建立在全方位的“熔铸古人”的基础之上的,否则断然难“自成一家”,更遑论将至性至情表见于笔墨之内外了。创新并非前所未有,而是独一无二。
如今已然是一个集体主义走向个体主义的时代,追求创新,崇尚个性,是时代的必然。因而,书法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还有可能被淹没在大一统的书海墨潮中,众人一面,“干纸一类,一字万同”(窦蒙《述书赋》),或者干脆被古人吃掉。
书法空间9SVWBo9@0Y~ @:W9q 在这一点上,何氏无疑是最清醒、最理智的。他深知,中国书法虽是特立独行的艺术,但它丝毫离不开传统血脉,传统书法永远是中国书法的母体和资源,一旦离开传统,书法便寸步难行,否则,终为“习气”所累。
他要创新,但他要踩在古人的肩膀之上,不然他就会掉下来,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很快便干枯了。“熔铸古人”,便是他书法创新的大前提,“传统是生生不息的、永远敞开的开放系统。
复古主义本质上是复兴主义,这是人类的永远传承文化和走向新生的过程。” (王岳川:《当代书法问题与艺术生态重建》,载《中国书法》2004年第1期)传统乃中国书法之经脉,经脉不通,书法难立;而创新乃中国书法的血液,血液不继,则书法也难以为继。
就书法而言,所谓创新其实就是化迹无痕的融会、贯通、消弭,生发,从而创出己面,焕然一新,且生生不息。何氏书法对于传统入之深邃,他早年由颜、欧人手,中岁潜心北碑,花甲之后又习篆隶,自立课程,上探鼎彝,对周秦、两汉及至北朝广为涉猎,尤得益于张黑女墓志,含英咀华,体会弥深。
何子贞自谓:“余学书四十年,溯源篆、分。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
”正因为他人得深,方才出得新。 f9mh{vd0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何绍基在书法创新上是很动了一番脑筋,并切实地打通了一条创新的通道。何是对古之书法典籍烂熟于心之后,才推陈出新,创出己面的。
他不仅在形貌风致上求变求新:更注重书艺上的精进,开拓前人未有之新貌,更创迥异于人之己面。“自成一家”是他创新的结果,更是他至性至情的水到渠成。 N$H)p IR!_ O0 王羲之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我们今天也像何绍基一样重视书法创新,而我们的创新大多停留在口头上,或是纸面上,顶多也只是用笔胡涂乱抹,而没有像何绍基那样真正用心去探索、去耕耘,更没有此,何的书法创新为我们树起一面旗帜,一根标杆,他的“熔铸古人”“自成一家”的书法主义,对我们今天的书法人仍具有切实的借鉴意义。书法空间qu2Z`9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