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镜先生司马徽 大家认为《三国演义》里面的水镜先生为何不出山?
明白"商山四皓"的故事的人不少。再啰嗦几句。秦始皇时要搜求人才,辅他治理天下,可谓费尽心思,请不来,就抓,抓不来就悬赏——这待遇张耳陈馀有过,合计一千五百金。原因他们是魏国名士,应当为帝国出力的。这商山中的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等贤能,本来有高世之才的,当个郡守尉县令丞是绰绰有余的。他们听了看了秦始皇求才手段太恶劣,就跑了。秦始皇搜求过,但找不到。这是水镜先生说的"不得其主,不得其时"。
秦灭汉立,汉高祖旱就耳闻四人大名,派人去请,请不来。这是"有其时,不得其主",刘邦建国穷,沒重礼,又爱骂竖儒竖偏儒的。所以,四人继续做隐士。
吕后与戚夫人争宠之后,又为子争储。刘邦几次"因爱"而废长立幼。吕后万般无奈,强迫张良出主意保其学生刘盈的太子位。张良从另一角度出了个主意,让吕后派人"卑辞厚礼"去请"商山四皓"。那四人一致认为"遇其时,得遇其主",刘邦马上就完,跟太子就有希望。于是立刻出山——虽然九十余了,但不顾了。刘邦一见,泄气了,再不提换太子那挡子事。
三国时的孔明,水镜,凤雏,再加个跟班徐庶,正好凑一桌打麻将。当然就要相互引荐。时值大乱,正好建功立业。刘玄德三顾茅芦,盛情难却,就跟了刘备捞前程去了,应该是"得其时得其主"的。至于庞士元,徐元直后来的际遇也是差不多。
只有水镜先生自已,年纪虽不及商山四皓高,但除了刘备客气请他一回,不见有高车驷马来迎。以故他老人家久而久之就沒儒生的进取之心了,这也不怨他。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已者容。没有时机没有得遇,只好终老林泉了。
水镜先生不得遇见欣赏他的"主子",而他又看不上的"主子",宁可种豆南山,屈才荒野,也不为欺世盗名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