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2019-03-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陈鹤琴对我国幼儿教育存在问题的思考幼稚教育最早是由国外发展起来的,但在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十分缓慢,但是中国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学前教育却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完全照搬外国的做法.我们中国的幼稚园大多是复制照搬外人的,而外人的幼稚园不断在做出改进和改善,但我们仍然拘泥于传统,没有改善.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当时幼稚园的主要问题,陈鹤琴将它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儿童太缺乏与自然社会环境的接触,却花费很多的时间在游戏室内.陈鹤琴

陈鹤琴对我国幼儿教育存在问题的思考

幼稚教育最早是由国外发展起来的,但在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十分缓慢,但是中国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学前教育却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完全照搬外国的做法。我们中国的幼稚园大多是复制照搬外人的,而外人的幼稚园不断在做出改进和改善,但我们仍然拘泥于传统,没有改善。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对于我国当时幼稚园的主要问题,陈鹤琴将它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儿童太缺乏与自然社会环境的接触,却花费很多的时间在游戏室内。

陈鹤琴认为,儿童没有先天的知识和能力,在与环境不断接触的过程中,会逐渐积累经验,知识和能力。若与环境的接触增多,幼儿的知识会更加丰富,从而能够获得发展能力。因此我们应该让儿童和环境有充分的接触,而不是把儿童禁锢在室内,让他们没有与环境接触的机会。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然而,观察中国当时的幼稚教育,幼儿几乎都是在室内活动,幼稚园可以说是“幼稚监狱”。如果孩子与环境社会没有任何接触和联系,那他的经验从何而来呢?第二,家庭作业太简单。

因为中国的幼稚园几乎已成为一种“幼稚监狱”,幼儿的家庭作业性质自然不太丰富,就只有看图书、玩沙、折纸等几个单调的活动。第三,团体动作太多。在幼稚园里面,儿童的年龄差距都比较大,个性也不尽相同,更不用说能力发展水平。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然而一般的幼稚园采用的都是一种团体教授法。这样的方法只有教唱歌、游戏等少数几种活动,往往顾不到儿童的个体差异和兴趣,不适合儿童教育。第四,没有具体目标。对于为何办幼稚园,儿童接受教育应当到何种程度,应当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和技能还没有研究或思考过。

  陈鹤琴幼稚园教育教学研究

基于当时的幼教形势,陈鹤琴意识到,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因此,于1923年创办了南京鼓楼幼稚园,也就是我国第一所幼儿教育实验中心,从幼儿园课程、故事、阅读和设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陈鹤琴的幼儿教育主张

为了改善我国的幼儿教育,在南京鼓楼幼稚园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陈鹤琴于1927年发表了《我们的主张》十五条。十五条主张是对我国办幼稚园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国发展幼稚教育的指导,是我们研究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所不可忽视的[3]。

他指出,第一个主张是幼儿园应该适应我国的国情,这是现实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建设幼儿园的基本要求。陈鹤琴认为,幼儿园设施应反映我国的特点,那些具有世界性的教学内容、教法,在不违反国情的前提下是可以利用的,以至于幼儿园就能够充分满足社会的需要。

第二个主张是“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义务”。当时的幼稚园几乎都没有家园合作的概念,而父母将幼儿寄托在幼稚园,并不是为小孩子接受教育着想,只是自己图个方便,对幼儿的任务都不予理睬,这样家里所教的和幼稚园里所学的往往不能很好地相融合。

有些家庭甚至认为,小孩子既然送到你幼稚园里面了,那么作为教师的你就应该承担所有的教育责任,如果小孩子学习方面有什么问题那就是你幼稚园的失误。因此陈鹤琴认为,儿童早期教育应该是由学校和家庭双方来共同承担,这样双方在教育方面也就不会产生矛盾冲突,而且影响也会更大。

  虽然这是陈鹤琴针对当时的早期教育提出来的,但是在经过几十年发展后的早期教育,却依然存在他之前所说的现象,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更强烈的表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忙于工作和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

所以陈鹤琴的提倡在现代的学前教育方面仍具备现实性。第三条主张是针对教材来说的,“凡儿童能够学的而又应当学的,那我们就应该教他”。若一幼儿很早就能识字就可以马上教他识字,不用再等幼儿稍大了再学。

其次,在目前教育中还存在着教材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的问题,因此,近几年开始了新课程改革。虽然它是基于在中学的改革,但也表明了学校所用教材的不合理,应该贴近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第三,能使幼儿适应社会的,就可作为教材。幼儿教育是使他可以开发一些生活技能,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儿童的教材的定制也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但前提还是要以儿童心理和经验作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