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齐国学堂 刘念和她的思齐国学堂
当记者轻轻推开思齐国学堂1号馆的大门,扑面而来的全都是东方元素之美,琳琅满目的汉服、以各大词牌名命名的茶室和各类经典书籍,可以说无处不在传播和弘扬国学。
思齐国学堂2号馆仿佛是十堰城市中心的世外桃源,古琴声淙淙,让人恍惚生出穿越秦汉的隔世之感。
这两处所在,都离不开一个人,她就是十堰首家国学文化传播机构的创始人,34岁的上津姑娘刘念,一个很有古典情韵的女子,一个被认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子。
■文、图/记者 吕伟
让国学梦想照进现实
在思齐国学堂,“见贤思齐”是曝光率最高的词汇。刘念透露,这正是思齐国学堂名字的出处,语出《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当时的情形是,99%的人都不看好,亲朋好友更是一片强烈反对之声。”刘念回忆说,但自己硬是投入了全部家底办起思齐国学堂,且立志此生将以传播传统文化为终身事业。
2014年3月,思齐国学堂1号馆在香格里拉城市花园马街正式亮相,作为十堰首家国学堂,身为一个80后堂主,刘念和她的思齐国学堂自然备受瞩目。
在国学复兴之路前景未卜的大背景下,文文弱弱的刘念国学实践到底能够走多远呢?大部分人预测,这个学堂最多只能存活半年,听到这一论断的刘念只是微笑,不置可否。
2016年1月1日,思齐国学堂2号馆在北京中路华府名邸悄然开业,刘念的国学弘扬计划和产业探索再一次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即便如此,很多人都会知道这一路走来极其不易,默然前行而不言困苦的刘念,面对记者的问题,她始终不肯说半个“苦”字。一再追问之下,刘念终于透露,最初是她一个人在做,后来无意中邂逅了来自北京的孙君先生和郑宇昌先生。当两位先生造访了思齐国学堂之后,对刘念的国学复兴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先后加入,这无疑为思齐国学堂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这么讲吧,我在最初的一年多时间里是踽踽独行的,当两位先生成为携手同行的合作伙伴后,前行的信心陡然倍增。”
当古典梦想照进现实,刘念笑起来像孩子一样,灿若朝阳。
最爱汉服之美
刘念很遗憾地说:“我喜欢国学,也喜欢汉服,认为汉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服装之一。可是,汉服却在岁月中渐渐被许多人忘却,这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所以,崇尚汉服传承的是一种民族精神,应该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汉服的推广和展示,刘念打造了自己的汉服品牌——雅兮布衣。她说,服饰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符号,是可以产生温暖感的。
除了汉服,传统乐器和典籍同样也是思齐国学堂的灵魂之所在。漫步雅室,你可以看到各种国学典藏,以及悬挂于墙壁上的古琴和安放在案几上的洞箫……
如果你曾经造访过思齐国学堂,你会经常目睹这一场景:身着汉服的女子聚集在一起,或者品读《论语》,或者抚琴品茶,或者弈棋作画……
国学经典中的道德伦理观,对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为此,刘念决定开讲国学经典公益课。其中包括亲子国学公益课和女德公益课,前者面对的群体主要为5至12岁少年及其家长,后者为成年女性及男性。
据了解,两种类型的公益课属思齐国学堂普及国学教育的公益课程,长期开设,人数均控制在40人以内,国学经典公益课不收取学员费用,女德公益课前期不收取学员费用。
在思齐国学堂的雅士课程表上,记者看到,包括古琴、书法、国画、茶道、洞箫、太极功夫、《道德经》及《国学心游》在内的课程是付费的,茶道、《论语》、《诗经》及《中国美学》等课程则是免费的。需要指出的是,国学堂会员可享受会员价,非会员人群则按照市场价。
弘扬国学背后
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一个在山乡长大的女子,为何会有脱俗的古典气质,雅致的人文素养,以及果敢的文化担当?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刘念出生于郧西上津。据刘念介绍,她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是多才多艺之人,写得一手好字,拉得一手二胡。
童年时期的刘念,读了大量中外名著。师范毕业后的刘念,当过一段时间的教师,但她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她辗转到了厦门投身房地产行业,从文案人员做到策划经理,直至营销主管。后来,刘念在北京接触到了国学,终于找到了灵魂栖息的方向。之后,她走访了首都多家国学培训机构,收集办学经验,并暗自坚定信念。2013年底,刘念回到十堰,决定弘扬国学。
谈及传统典籍,刘念毫不客气地指出:“很多人都会购买《诗经》、《论语》、《道德经》等经典名著,但又有谁能够坚持阅读?又有谁能够大声朗诵呢?”她说,现代人很多时候是默读,由读书变成了看书,很多人的心态是“不好意思”,“看到你不读,他不读,那我也不读,是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随大流。
否则,就会被贴上‘怪异’和‘不合群’的标签。事实上,这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坚持诵读会找到内心的安稳和宁静,非常神奇。”刘念的话语中满含虔诚。
路漫漫其修远兮
路漫漫其修远兮!步入新世纪以来,传统文化呈现出全面的振兴之势,2016年更是被学者们认为是弘扬中华文化机遇很好的一年。
郧阳师专副校长、教授潘世东从事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的研究,被公认为是汉水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他解读说,国学目前正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形成一股热潮,这和中国日益上升的国家影响力关系密切。作为民族软实力的瑰宝,国学是中国发展最深刻的动力和最根本的支撑,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核心精神力量。
潘世东分析说,就发展程度来看,国学传播和弘扬存在不均衡的现状,经济发达地区,国学传播也得到应有的重视,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学传播则相对要滞后。这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是成正比的。在很多一线城市,传播国学的文化机构可谓遍地开花,而在众多三线城市,国学可以说还是冷门。
“总的看来,十堰的国学处于破题阶段,是缺乏活力的,这是一个必须要经历的阶段。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民众醒悟,那么国学就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
”潘世东表示。“因此,能有文化人站出来传承和弘扬,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潘世东指出,在某种意义上,重估国学的价值,在新时期推行国学教育和开展国学研究是全新的事业。“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这是刘念最喜欢的一则读书联,也是她的愿望和真实心境。唯有精神安详,方能淡泊致远,在文化荒漠化时,刘念说她一定要种植出一片郁郁葱葱的国学文化绿洲,才是不负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