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波院士 中科院院士田波昨天在武汉大学宣布:全球首种抗非药在实验室合成(图)

2017-08-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荆楚在线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李卫中宋效忠通讯员杨凯军杨欣欣)经武大现代病毒学研究中心.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攻关,一种能有效阻止非典病毒侵入细胞的多肽药物,在实验室首次合成.昨天,中科院院士.武大现代病毒学研究中心主任田波在武汉大学宣布这一喜讯时说,世界上尚无同类成果对外公布,这是全球首次在实验室内利用多肽合成稳定的抗非药物,已在武大P3实验室完成了抑制实验.田波介绍,非典病毒是一种带囊膜的冠状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第一步是病毒囊膜和人体细胞膜融合,而后将病毒基因注入细胞进行复制,这一过程是由

荆楚在线消息(楚天都市报)(记者李卫中宋效忠通讯员杨凯军杨欣欣)经武大现代病毒学研究中心、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攻关,一种能有效阻止非典病毒侵入细胞的多肽药物,在实验室首次合成。

昨天,中科院院士、武大现代病毒学研究中心主任田波在武汉大学宣布这一喜讯时说,世界上尚无同类成果对外公布,这是全球首次在实验室内利用多肽合成稳定的抗非药物,已在武大P3实验室完成了抑制实验。

田波介绍,非典病毒是一种带囊膜的冠状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第一步是病毒囊膜和人体细胞膜融合,而后将病毒基因注入细胞进行复制,这一过程是由病毒囊膜糖蛋白(S蛋白)通过一系列构象变化完成的。多肽药物就是利用蛋白质多肽与病毒S蛋白相互作用,阻止上述构象变化,从而阻止病毒囊膜与人体细胞膜的融合。

据称这一药物具有预防和治疗两种功效:用这种药物制成喷鼻剂,可阻断非典病毒入侵体内;制成注射剂则可阻止非典病毒在体内继续扩展。

据项目组介绍:按常规,该成果用于临床还要经过药检、动物实验、临床3期实验,约需3年时间,而且所需费用高达500万-1000万元。但如果抗非药物“绿色通道”畅通,年内即可生产使用,喷剂和针剂每支价格百元左右。相关报道瞄准多肽研制抗非药

《中国青年报》报道:第四军医大学的科研人员近日成功培育和合成出能有效阻止和抑制非典病毒侵入细胞的13个抗体和9个多肽。5月1日,第一批3个具有抗非典病毒作用的多肽,正式通过了中国疾控中心的鉴定。

新华社主办的新华网也报道:5月11日,香港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国际知名艾滋病研究专家何大一宣布,可借鉴艾滋病治疗经验,利用合成的多个氨基酸链即多肽,阻止非典病毒入侵人体细胞。其合作试验尚在实验室阶段,进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