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冬子红军后代 不同版本的潘冬子 将领后代的综合
这是一部较优秀的儿童片,它以在上世纪30年代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共产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将他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比较突出。
该片利用电影手段,将许多画面点染成深远的意境,比如,用红军帽上的红星,象征革命和希望,寄托了少年主人公对红军父亲的思念和追随革命的信念。影片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片中插曲格调昂扬向上,节奏鲜明,有力地烘托了影片主题。
人物原型
潘冬子是多个红军将领后代的综合
“潘冬子”身上既有许光,也有鲍声苏,还有千千万万与他们有相同经历的红军子女的身影。原著作者李心田曾在部队速成中学当教员,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儿子许光、政治部主任鲍先志的儿子鲍声苏,都曾跟他上学。他俩都是长征前留在家乡、全国解放后找到父亲的。
还有一个故事,江西根据地有一个红军的儿子,父亲出发长征时,他只有三岁,当他长到六岁时,母亲被白匪杀害了。母亲被杀害前,曾交给他一顶红军的军帽,帽子里有他父亲的名字。解放后,这位红军的儿子拿着这顶帽子找到了父亲。
这些人和事吸引了作者,正是了解了这些革命后代特有的经历,才有了《闪闪的红星》。可以说潘冬子的原型不止一个人,而是取自许光、鲍声苏等一批有类似经历的红军将领后代。
主角类比
不同版本的潘冬子
电影《闪闪的红星》,1974年出品。祝新运在《闪闪的红星》中饰演潘冬子一角,出色地刻画了潘冬子机智勇敢、大胆果断、疾恶如仇的性格特色,成功地表现了一个山娃子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的经历,12岁的祝新运因该片一举成名,成为享誉中国影坛的著名童星。
影片拍完他就进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成为团里最小的演员。他相继参加拍摄了《萨里玛珂》、《赣水苍茫》、《十天》等影片,饰演了一个个真实自然、活泼可爱的少年儿童形象。
动画片《闪闪的红星》,2007年10月1日上映,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出品。潘冬子的配音人员为超女许飞,原版潘冬子的扮演者祝新运在动画片中给冬子的爸爸配音,冬子妈妈则由蒋雯丽配音。原版胡汉三扮演者刘江为动画版胡汉三配音。“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也再现银幕。
电视剧《闪闪的红星》,2007年发行。为了挑选“潘冬子”的扮演者,制作方煞费苦心,千挑百选,一次制片人偶然看到电视里重放《激情燃烧的岁月》,扮演童年石海的小演员令他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小孩再大几岁正符合他心中“潘冬子”的形象,几经寻找,终于找到了当年小石海的扮演者陈星旭。
那时刚刚十岁的北京小学生陈星旭几年来已经拍摄了多部影视剧,很有表演经验,形象也符合制作对“潘冬子”的要求,于是他幸运地成为新版“潘冬子”的扮演者,剧中其他三位小主角椿伢子、胖仔、细妹子也都是由三位“童星”来扮演。
经典阐释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一提起胡汉三,人们就想起他那句经典的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人们了解认识胡汉三,是从《闪闪的红星》开始的。胡汉三是《闪闪的红星》里面的地主恶霸、还乡团头子,有句经典的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当时,农民激烈反对他搜刮民脂民膏。他一再沦落,但“坏人活得长”,他总是一再恢复地位。胡汉三最初被农民运动给镇压了,仓皇出逃。但是在农民运动走入低谷时,胡汉三当上了还乡团团长,镇压农民运动。在回来的时候,得意地叫嚣:“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后来由于看这部电影的人多,“胡汉三又回来了”这句话便流行了起来。大家用它形容某人又恢复了从前的地位或重出江湖了,多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