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鼓应简历 陈鼓应:老庄思想与艺术人生

2018-11-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们讨论老子思想,以<老子>一书为本;讨论孔子思想,以他弟子及再传弟子笔录的<论语>为据.老子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家,孔子是中国第一位伦理学家,将他们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彼此观念的异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代表的道家,其在"德道"方面也有很多相通之处.陈鼓应简历 陈鼓应:老庄思想与艺术人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面对诸侯纷争不断."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孔孟提出了仁义礼智信,而老庄却能在动中趋静,提出"动极而静

我们讨论老子思想,以《老子》一书为本;讨论孔子思想,以他弟子及再传弟子笔录的《论语》为据。老子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家,孔子是中国第一位伦理学家,将他们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彼此观念的异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代表的道家,其在“德道”方面也有很多相通之处。

陈鼓应简历 陈鼓应:老庄思想与艺术人生

在春秋战国时期,面对诸侯纷争不断、“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孔孟提出了仁义礼智信,而老庄却能在动中趋静,提出“动极而静”的动静阴阳学说。仁义礼是儒家非常重要的学说,但老子在仁义礼方面也有自己的理念。就拿《论语》和《老子》做一个对比吧。

陈鼓应简历 陈鼓应:老庄思想与艺术人生

比如说“仁”。《老子》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将“仁”的概念通过水来表达出“善”;而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仁义的人喜爱山,像山一样稳重、岿然矗立。其实,孔子和老子在精神层面都有这样在动荡之中维持内心稳定性的一面,所以孔子所谓“仁者静,智者动”,这动、静的观念就来自于老子。

陈鼓应简历 陈鼓应:老庄思想与艺术人生

《老子》第八章,说“与善仁”“动善时”,仁就是人与人之间,我与你之间,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有仁爱之心。但是,你可能会马上反问,在通行本《老子》第十九章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又主张“绝仁弃义”、抛弃仁义的呀!

1993年,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发掘出一批竹简,有800余枚,直到1998年才公布。我有幸参与了探讨,其中涉及《老子》的有甲乙丙三组释文,而那第十九章出现了惊人的不同,它说“绝智弃辩”,也就是说通行本中的“绝圣弃智”,在郭店简本中作“绝智弃辩”,就是要抛弃“辩”,而非“圣”,老子原本并不反对“圣”;“圣”字在《老子》一书中出现过32次,其中出现在“圣人”一词中就达31次,它就是指修养达到极高或最高境界的得道之人,是道家的圣人,是为老子所肯定、所赞颂的。

接着竹简本中老子说“绝伪弃诈”(通行本作“绝仁弃义”)。所以,老子并非抛弃仁和义,这与第七章是相应的。

其次,仁和礼也很重要。《老子》第三十八章中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很多人解读道家会将其解读成负面的含义,其实,道德仁义礼有着不同的层面。道和德,有人道和人间的德,有一种道德的行为,从这个层面上讲,孔子和老子是相通的。

因为孔子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也就是说思想要志于道,行为要依据德行,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有没有仁爱之心,“依于仁”然后才能“游于艺”。从这里讲,孔子和老子的仁义也是相通的。

《老子》第三十八章还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人禀赋于天地,而天地于上,便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也就是《老子》第一章中所讲的道德创生天地万物,那么,人禀赋了道德的特性、特质,德者得也。所以,这里的道和德便是那行善之道。这也是老子的一个哲学突破。

回过头来看《老子》第三十八章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失道而后失德、失仁、失义、失礼,环环相扣。道、德是我们得以生存的母体,如果失道,那么德也会跟着失去,道德都丧失了,又何谈仁义礼呢?如果失去了道,再失去德,那么人与人之间内在的仁爱之心也会消失,而表现于外在的义也会丧失,紧接着礼也会受到影响。

礼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忠信,如果忠信不足,那么祸乱就会开始,这就是它们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原因。

还有,孔子和老子都讲“孝悌”。《论语》开篇就讲“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悌也是其为人之本义。《老子》中讲孝慈,其中在《老子》第十八、十九章,都提到了“孝慈”,说“六亲不和,有孝慈”“绝伪弃诈,民复孝慈”,老子很重视孝慈,他在第六十七章中就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的三宝中,第一个就是“慈”,慈爱,然后是俭朴,再然后是不敢为天下先。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五十四章说道:“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所以老子说“善建者”“善抱者”,要以德修身、修家、修乡、修邦、修天下。

这就让我想到,作为客家人的自己,特别是在清明节回乡祭祖,从城里走到乡下,渡过河爬上山坡,开始祭祖,一代一代这样传下去,真的是别有一种感受,时常也会想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因为从小有这种祖先崇拜,于是在祭祖的时候就很重视,也很正式。

其实,不只是客家人,千百年来的中国人就有这样的传统:一是典籍文化传统,二是民俗、家庭的文化传承。母亲不识字,但儒家文化却代代相传;父亲是个守信的人,我深受他的影响。“信”,也是《论语》的核心理念,“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在《老子》中,“信”出现的次数最多。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我一般答应的事情也会尽量做到。

庄子亦然。比如说“仁”,庄子说人人爱物为之仁,他的“仁”的境界更高了,不是一般的父子亲、儿女亲的“仁”,所以有人问他,什么是仁的最高境界呢?庄子便说:“虎狼,仁也。”也就是说,动物也是有仁心的。这种仁的范围更广、思想更高。

还有人问,孝的最高境界又是什么呢?庄子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庄子认为尊敬父母也不易。他说,用敬来行孝容易,用爱来行孝难;用爱来行孝容易,使父母安适难;使父母安适容易,让父母不牵挂我难;让父母不牵挂我容易,使天下安适难;使天下安适容易,让天下忘我难。

因此,不管是从祖先崇拜还是从社会层面来看,人与人之间的尊敬、人与人之间的仁义礼智信,儒道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

老庄思想解读

我一直认为,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创始者。打开《老子》第一章,你就会发现,哲学思辨、艺术思维都出现在眼前,所以说,他还是中国艺术思想的开端者。第一章就出现了艺术的概念,“道可道,非常道”,南朝宋画家宗炳在其《画山水序》中有“澄怀”“味象”“观道”的概念,这里的“道”便是老子说的第三个“道”。

“道可道,非常道”,三个不同的道,不同的脉络有着不同的义涵。“道可道”,就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道,道理,这个道理是指天道和人道。日月星辰的运转、四时的交替都属天道。人道,就是指人类社会的规范,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和对话来解决、建立和沟通。

第三个道,就是下面老子说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一个探讨天地开始、万物根源的问题,这也是古今中外所有的哲学家所要讨论的天地从哪里来、万物的根本又是什么的问题,也是哲学说中宇宙本源的问题,而其中的“有”和“无”也是美学的范畴。

《老子》第二章就进入到美学和伦理学的范畴了。第二章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美与丑是艺术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善之为善”是伦理学的范畴。

在《老子》中,两两相对的概念有很多,比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等,在古代这叫对演法,现在叫辩证思维。老子非常重视辩证思维,“有无”是老子思想中一组很重要的概念,第一章中的“有无”指的是行善之道,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是要探究天地的本源,在哲学上这叫做“现象界或本体界”。

就拿一棵树来说,我们能看到的是它的树枝、树干、树叶,这是现象界,也叫显象,而深埋地下的树根是我们看不到的,也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要探讨一件事情就先要了解其起因、源头,然后再追问根源,表面上玄玄虚虚,实际上是为了使我们打开思维、深入探寻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根源问题。这也是《老子》第五十九章所讲的内容。

《老子》第五十九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啬”是什么?爱惜、保养,爱惜保养人的精气。“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积德。”早服,就是早做准备,早做准备“重积德”,就是要不断地累积人的生命力。在《庄子》中,他说鲲鹏展翅之前,鲲要潜藏海底,深蓄厚养,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展翅高飞。所以“啬”字在道家的思想中是相通的,就是要不断累积人的生命力,要有积厚之功,因此,这才是“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回到第二章,刚刚第一章讲的是“有无”,谈的是行善之道的起源、天地万物的起源以及万物之根本问题。但是,第二章的“有无”是“有无相生”,谈的是现象界的事物,不是起源和本源问题。比如电波,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存在的,这种存在就是“有,名万物之母”,无是看不见的,电波是摸不着的,这是一个现象界的例子。

《老子》第十一章中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就是说,车轮的中间是空的,辐条插在中间就可以运转,这就是“当其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空的空间是无,有了东西才能用。与艺术结合起来,我们可以想到,在中国绘画传统中,“留白”是很重要的,西方的油画追求满,中国画追求留白,以空白来衬托整幅画的特性。这也是“有无相生”从哲学概念转化到艺术范畴的应用。

再比如说,“有无相生”在中国古典诗词以及艺术学科中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有一句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江水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宋代大词人苏东坡也有一首诗《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是说他去杭州拜访两个僧人,在西湖边上看到乌云遮瞒了西湖,“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层叠的楼台与青山,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这两首诗都有“有”和“无”,这就是老子的哲学思想又转化到美学概念的范畴了。

在庄子《齐物论》中,也讲到两两相对的概念,他说,世上没有孤立的事物,“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事物没有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也没有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这一面,两两对立但又相辅相成。

与“有无相生”相类似的两两相对的概念,在《老子》中还有,比如说“虚实相涵”“动静相养”“阴阳冲和”,这都跟艺术相关。“虚实相涵”,《老子》第三章中提到:“虚其心,实其腹”,就是说心胸一定要开阔,但还要能吃得饱。

第四章中的“道冲而用之”的“冲”也是虚、空的意思。第五章中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天地是空的,只有在空的情况下,空气才能流动,创造的因子在虚空中不停地流动,蓬蓬勃勃地流动而出。

这也跟“虚”有关。到了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谷”也是虚空;“不死”,是变化不停歇。“玄牝”就是指无迹而微妙地萌生和创造。“玄牝”“天地根”,其实它是用母体的身之器,来讲道从何而来,所以这就是“虚”。

“动静相养”,一般来说,身处动荡不安的社会和时代,都希望和平、清静为天下。《老子》第十五章:“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这里的“浊”是浑浊、动荡不安,是浮动、躁动、盲动,所以在浑浊的状态下以静,强调静的重要性。静下来,恢复思想的清静、内心的平静,“徐生”,就是要慢慢地恢复自身的生命力。

除此之外,老子还有很多学说和观念与艺术相关,比如道、气、气韵生动等。比如,《老子》第十章的内容就常常被艺术家引用;第二十一章是从美学的范畴,对道、气和象进行了阐释。

所以,雌雄、阴阳、动静、虚实、有无这些相辅相成且又对立统一的概念,在老子的思想中是很重要的。在中国,儒释道三教可以合而为一,比如在河南老子的故里太清宫的圣母殿里,老子的母亲像、孔子的母亲像以及释迦牟尼的母亲像并列在一起,象征了三教合一,儒释道可以融通、可以相处、可以并列。

这就体现了“和”的思想。这与孔子说的“和为贵”是相一致的,就是说每一个社会人、每一个社会群体,甚至是国与国之间到了要解决对立问题的时候,都常常以“和”来化解。

我们读老庄,不只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是为了万事万物之间的和谐。宇宙是和谐的,天地是和谐的,我们禀赋了天地的和谐,因此我们内心深处也是和谐的。

老子还有一种学说就是“自然无为”。“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观念。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自身的情况去发展,不必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事物本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附加。因而老子提出“自然”的观念,来说明不加一毫勉强作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的状态。

老子的“自然”就是自己如此,也就是要遵行自己的准则来运行。那么,每个人就要发挥每一个人的自为性、自动性、自主性、自发性、自在性甚至是自由性,这里的“自由”不是一个现代概念,它在汉代就出现了。自为、自主、自发就是“自然”的意思。因此,我们一说到人文和自然,就说儒家讲人文,道家讲自然,其实这个“自然”不是天地各异的自然。

道家的“自然”有三重意涵:一是天地,就是外在的自然,也是物理自然;二是“自己如此”状态的自然,是人文的自然;三是境界的自然。在《老子》中,与“自然”相合的是“无为”。“无为”客观的解释就是不为,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不专断行使自己的意志,就是不会干涉太多。老子主张以本性为心,不要专断地来做,所以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不要强做妄为,不要集权,不要擅权,不要强权。这就是老子的“无为”观念。

其实,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庄子。庄子的生命情调、艺术情怀都是令人心驰神往的,他的人生境界更是值得我们探讨。

我在《庄子人性论》里从开放性的审美心境角度讲到庄子的心、性、情,因为心在庄子看来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所说的心神、心思、精神生命、思想生命都与庄子的“心”有关;孟子也说“心者失之宽也”,都是从庄子演化而来。

在《论语》和《老子》中,提到心的概念分别是6次、10次,但都没有与其最重要的学说比如仁、道的理念发生联系,到了孟子、庄子,特别注重心的阐释,《孟子》中就出现了120多次,几乎都是讨论道德心,对道德意识的阐发,对道德行为的实践;《庄子》中提到了180多次。

从孔老到孟庄,为什么对心的概念这么重视呢?其实心就是重视生命的一种体现。因为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天下困苦,战乱不休,人的生命非常脆弱又极其珍贵,所以,生命价值的体现、个体生命的关怀以及人类前途命运的走向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

我在写《庄子人性论》的时候,不仅从庄子的开放性的审美情怀做了一个梳理总结,还将他与孟子的性善论做了对比。人们可能往往较少关注道家的人性论,多讲心性,却不讲情性,把感情压得很低,对此书中也写了两篇讨论情的文章。

庄子在谈宇宙的神奇时,讲“道奇”“天奇”“人奇”,人情禀赋天地之情,他将情上升到了宇宙层面,“任其生命之奇,安其性命之奇”,以这样的角度来写庄子的情。然后由魏晋时期经学家、哲学家王弼讨论圣人有没有感情的问题入手,讨论庄子的感情。

王弼认为圣人是有感情的,这揭开了魏晋这一个有情的时代,形成了魏晋这一个精神解放的时代,创造了艺术百花齐放、人文精彩纷呈的时代。所以,我认为庄子的情带动了整个魏晋的艺术活动。

当然,庄子的心、性、情不只这些,我从所谓性善学的角度、哲学的理论建构等角度,阐发一下自己所研究的内容和观点。每一家学说都有相通相异的地方,每个学派的思想内容也都博大精深,我们只有慢慢学习才能获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