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季相声五官争功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代表作品:《五官争功》

2019-04-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群口相声<五官争功>是由马季创作,并在198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与刘伟.冯巩.赵炎.金宝表演的.抛开表演时的火爆热烈.观众笑如涌泉不谈,单就<五官争功>的艺术构思.结构安排.包袱设计与文学品位的高新而谈,的确是群口相声中的一篇佳作.马季相声五官争功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代表作品:<五官争功><五官争功>短评:在现存的三百多段传统相声中,"群口相声"不足四分之一,且大多数为三人相声,如<扒马褂>.<训徒>.

群口相声《五官争功》是由马季创作,并在198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与刘伟、冯巩、赵炎、金宝表演的。抛开表演时的火爆热烈、观众笑如涌泉不谈,单就《五官争功》的艺术构思、结构安排、包袱设计与文学品位的高新而谈,的确是群口相声中的一篇佳作。

马季相声五官争功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代表作品:《五官争功》

《五官争功》短评:

在现存的三百多段传统相声中,“群口相声”不足四分之一,且大多数为三人相声,如《扒马褂》、《训徒》、《拆字》、《金刚腿》、《牛头轿》、《大审诓供》等等。四个人表演的“群活”很少。解放以后,大多数群口相声多是通过文字游戏来表达作品主题的,如《帝国主义纸老虎》讽刺了战争狂人,《新诗风》采用了对诗、绕口令的形式歌颂了新人新事。

马季相声五官争功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代表作品:《五官争功》

尽管60年代出现过一批化装的群口相声、70年代有过小型的相声剧、80年代的中型或大型相声剧,但都因没有过硬的作品而未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马季创作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播出后,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效果,这是因为:

马季相声五官争功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代表作品:《五官争功》

一、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相声《五官争功》采用的是寓言体的表现形式,用四个演员分别扮作甲的嘴、眼、耳、鼻,并通过它们与甲的争论及它们四方的相互争辩来构成包袱产生笑料,进而表达主题的,所以显得生动自然又妙趣横生,在新颖的比拟中给人以新的思考。表达这样一个主题,如果用甲、乙二人来演述只会事倍功半,而采用演员模拟进入人物,则贴切自然,生动有趣。

在节目的开头垫话部分,简洁自然地引出第一个人物,“眼睛”,用“三番四抖”的手法抖响开门包袱,以后“鼻子、耳朵、嘴”用同样的艺术手法出场共产生笑料,“重复”这种构成包袱的手法在这里运用得很自然,毫无硬山搁檩之感。

接着点出四个人物为荣誉而来,这里先暗示了主题,然后在他们各自争功的过程中,每一位都安排了贴切自然又脆爆的笑料进行揭穿,这就已经显示出他们争功的无理与过错,而马季的高妙又在于安排了口、耳、眼、鼻为了荣誉相互争论的一笔,最后那“我的位置往上调”、“我得站最高峰”、“长你脑瓜顶上”等,使作品所要表达的寓意及暗示的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清晰可见,那种见利不让、寸功必争的心态暴露无遗,而最后的结尾“你们几位全走了,我脑袋成鸭蛋啦”,更是寓意深长,表明个人与集体的利害关系。

群口相声《五官争功》的创作年代是八十年代后期,当时社会上的空气中普遍存在着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成分,那种脱离集体,排斥他人之风大有蔓延之势,社会上看不惯他人先进或致富的言行、举止也常常溢于一些人的言表之中。

相声《五官争功》所以能在笑声中产生让人幡然醒悟的作用,就是它及时、准确地剖析、展示了某些“红眼病”者的病态心理。作品以寓言体出现又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人物的语言简洁自然又生动有趣、相互间配合默契使整段作品无论从文字脚本上还是表演上都达到了一个尽乎完美的艺术高度,从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社会功效。

这段相声演出后,《人民文学》在1987年第3期上予以发表,可见其艺术性与文学性是达到了雅俗共赏、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这一审美高度的。 (袁冀民)

《五官争功》台词:

甲 哎,我来跟大家说个事儿啊,我昨晚作了个梦,我这梦啊!特别奇怪,我梦见我这五官啊,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