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毅微盘 唐君毅先生简介(生平、著述、研究)

2018-08-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唐君毅(1909-1978),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牟宗三誉为"文化意识宇宙的巨人"."文化意识宇宙中之巨人",并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自朱熹.王阳明以来的杰出哲学家"(<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唐君毅微盘 唐君毅先生简介(生平.著述.研究)唐君毅学问渊博,打通古今,会通三教,学贯中西,对中.西.印哲学思想无不尽心钻研,尤用力于中.西.印三大文化传统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他的学术思想进路

唐君毅(1909-1978),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牟宗三誉为"文化意识宇宙的巨人"、"文化意识宇宙中之巨人",并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自朱熹、王阳明以来的杰出哲学家"(《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唐君毅微盘 唐君毅先生简介(生平、著述、研究)

唐君毅学问渊博,打通古今,会通三教,学贯中西,对中、西、印哲学思想无不尽心钻研,尤用力于中、西、印三大文化传统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他的学术思想进路,被海外学者概括为:以黑格尔型的方法及华严宗型的系统,展开其"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都为"一心"所涵摄的文化哲学体系,名曰"唯心论的本体——文化论的哲学系统"。

唐君毅微盘 唐君毅先生简介(生平、著述、研究)

唐君毅的先世是广东五华(今属梅县)人,后以岁荒迁徙至四川省,以糖工起家,置田产,遂为宜宾县柏溪人。 父迪风(1886-1931),名烺,初字铁风、傥风,晚易为迪风。十七岁正式入学,十八岁应童子试,为乡中末科秀才。

性刚直,不为不义屈,不为权势移。"长身美髯,望之有如侠士"。曾就读于成都叙属联中及法政专门学校。民国十四年(1925年),贷大洋三百,举家远赴南京支那内学院,问学于佛学大师欧阳竟无,欧阳竟无称其"可以适道";唐迪风自忖己之志业仍在儒学,尝于欧阳大师座前请曰:"弟子不愿学佛,愿学儒。

"欧阳大师不以为忤。民国十六年(1927年)返成都,所讲者仍为儒学,"益以阐明孟子及象山之学为己任"。先后执掌成都、重庆等地中学、大学之教席,前后凡十五年。

所执教者,如川北江油省立第二中学、成都省立第一中学、成都省立第一师范、重庆联中、华西大学、成都大学、四川大学等。与声气相投的蜀中学人,如龚向农、林山腴、赵少咸、李培甫、祝屺怀、萧中仑、庞石帚、夏斧私、杨叔明等相友善,互相砥砺学行。

后更与彭云生、吴芳吉、蒙文通、刘鉴泉等创办敬业书院,被推为院长。一生忧道不忧贫,"有钱买书,无钱买米"。民国二十年(1931年)辛未夏五月十日,因染时疫病逝于乡,终年四十五岁。

著有《广新方言》、《诸子论释》、《志学謏闻》、《孟子大义》及文集、诗集若干种,今仅有《孟子大义》一书传世。 母陈大任(1887-1964),字卓仙。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丁亥二月十二日生于四川宜宾窦坝乡。因其生日俗谓百花生日,故以卓仙字之。曾就读于其父陈勉之所任教之成都淑行女校(成都第一女子师范前身)。从小即甚有主见,不随顺世俗。18岁,与唐迪风结婚。

婚后,除任教于简阳女子师范及重庆省立第二女子师范数年外,皆尽瘁于养儿育女。甘苦食淡,处之泰然。1964年正月十四日病逝于苏州旅寓,享寿77岁。有诗才,重家教,著有《思复堂遗诗》五卷,用笔真朴,感情纯挚。平生课子甚严,欧阳竟无比之"孟母",推为蜀中奇女子。 唐迪风、陈大任有子女五人,唐君毅居长,二女至中,三女德叔(早逝),四女恂季,五子君实(慈幼),六女宁孺。

唐君毅,学名毅伯。清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十二月二十六日(1909年1月17日),出生于宜宾县柏溪镇普安乡周坝村水槽头老家。 唐君毅幼承庭训,聪颖异常。1919年春,入成都省立第一师范附小高小。国文课教师萧仲仑(萧萐父之父)教以《庄子》之《逍遥游》、《养生主》,甚感兴趣。

1920年,就读于重庆联合中学,第一年的国文课老师为其父,第二年的国文课老师为蒙文通先生。1925年毕业于重庆联中,往北京就读。先入中俄大学,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老师有熊十力、汤用彤、张东荪、金岳霖诸先生。

尝听胡适、梁启超、梁漱溟等先生演讲。1927年,转读南京东南大学(后改名为中央大学)哲学系,副修文学系。老师有方东美、宗白华等,并常往欧阳竟无大师处请教。

1929年暑假后,回成都休学一年。因蒙文通先生之介,在四川大学文学院讲授西方哲学史。1932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哲学系,返四川成都任教于中学,讲授伦理学、人生哲学及国文等课。

1933年,回南京中央大学任助教。1937年"七七事变"后,返回成都,历任华西大学、蜀华中学及天府中学教席。是年,与友人创办《重光月刊》,鼓励国人抗战。1939年,任重庆教育部特约编辑。1940年,返中央大学哲学系任讲师,并结识牟宗三。

1942年,创办《理想与文化》杂志。1943年,与谢廷光女士结婚。1944年,任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1946年夏,往李源澄先生主持的灵岩书院讲学十余天。

秋,被华西大学社会系借聘三个月,后返中央大学哲学系授课。1947年秋,被聘为江南大学教授,并任教务长。1948年夏,亲往鹅湖书院,筹备复校。同时亦在中央大学授课,并在江南大学兼课。1949年四月,应广州华侨大学校长王淑陶之邀,与钱穆先生同赴穗讲学。

八月,赴香港,与钱穆、张丕介等人创办亚洲文商专科学校。1950年春,亚洲文商专科学校改组为新亚书院,除兼任教务长及哲学系主任外,更主持文化讲座。1956年夏,在新亚书院成立人学会。

1957年2月10日至8月29日,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访美,并遍游日本、欧洲各地。其间,赴哲学会两次、远东学会一次,广泛接触各国哲学家,发表各种学术讲话凡七次。1958年元旦,与张君劢、牟宗三、徐复观联名发表题为《中国文化与世界》的文化宣言。

1959年6月,参加第三次东西哲学家会议,会上宣读论文《中国哲学精神价值思想之开展》。1961年八月,赴台参加阳明山会谈。是年,在《祖国》发表《说中华民族之花果飘零》。

1962年八月,东方人学会成立,任会长。1963年十月,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并被选为文学院院长。1964年二月,母病逝,为设灵位做法事,居庙十日,斋戒静思,尽人子之哀。

1965年六月,赴汉城参加亚洲近代化问题国际会议,发表《儒学之重建与亚洲国家之近代化》。1966年6月,赴美参加"明代思想会议"。1969年七月,赴夏威夷出席第五次东西哲学家会议。1970年夏,赴意大利参加"十七世纪中国思想会议"。

1972年六月,赴夏威夷参加王阳明五百周年学术讨论会等。1973年八月,赴日本东京出席中日民族文化会议。是年,将其母遗诗汇集出版,题为《思复堂遗诗》。1974年秋,由香港中文大学退休,专心办理新亚研究所。

九月,赴台参加中日文化交流会。1975年初,赴台讲学。1976年八月,被诊断为肺癌。1977年年底,《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一书出版。1978年二月二日病逝,归葬台北观音山淡水河畔之朝阳公墓。

夫人谢方回(1916-2000),字廷光,四川眉山人。"学养深纯,长于琴书;居家接物,悉以先生之心为心,对先生之照顾,无微不至,有长才而未尝以才自见;先生于校务所务丛错之中,仍得专心学问,从事著作,盖内助之力也"(《唐君毅先生事略》)。

唐君毅先生无子女,养女唐安仁系其妹唐恂季之女(本姓王),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女婿王清瑞博士,台湾台南人。 【关于唐君毅先生的生平及其著述,详见唐端正:《唐君毅先生年谱》,《唐君毅全集》第廿九卷,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初版。】

附录: 一、唐君毅著作 唐君毅:《唐君毅全集》(三十卷),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 张祥浩编:《文化意识宇宙的探索——唐君毅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黄克剑、钟小霖编:《唐君毅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 唐君毅:《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唐君毅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唐君毅:"唐君毅作品系列"丛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包括《人生之体验》、《人生之体验续编》、《道德自我之建立》、《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人文精神之重建》、《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青年与学问》、《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补编》。

】 唐君毅:"唐君毅著作选"丛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包括《人生三书》、《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哲学概论》。】

二、唐君毅纪念集 冯爱群:《唐君毅先生纪念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 台湾学生书局编辑部:《唐君毅先生纪念论文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 刘国强等编:《懿范千秋——唐君毅夫人谢廷光女史遗稿暨纪念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2002年。

三、研究著作举要 李杜:《唐君毅先生的哲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3年。 张祥浩:《唐君毅思想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单波:《心通九境:唐君毅哲学的精神空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黄兆强:《学术与经世——唐君毅的历史哲学及其终极关怀》,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10年。 何仁富主编、彭华副主编:《唐学论衡:唐君毅先生的生命与学问》(上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彭华(印川)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