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尊重别人的句子 清明节是让我们学会尊重生命

2019-04-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自2009年4月1日清晨我家的电话铃骤然响起,电话那头姐着急地告知我"母亲不行了"开始,我的生命中从此不再拥有令人向往的愚人节.截止到今年的4月1日,母亲正好去世10周年.说实话,十年时间,不管对于谁来说都是一个漫长的岁月了,伤痛也被慢慢治愈了.然而留在心底的忧伤和追思将永远跟随着我.学会尊重别人的句子 清明节是让我们学会尊重生命失去亲人的悲痛我也只有在痛失了母亲之后才慢慢体会到的.它像一副慢性毒药,缓慢地侵蚀我的身心,然后到骨髓.在最初的日子里,我常常无法相信母亲已经真的离开了这个世

自2009年4月1日清晨我家的电话铃骤然响起,电话那头姐着急地告知我“母亲不行了”开始,我的生命中从此不再拥有令人向往的愚人节。

截止到今年的4月1日,母亲正好去世10周年。说实话,十年时间,不管对于谁来说都是一个漫长的岁月了,伤痛也被慢慢治愈了。然而留在心底的忧伤和追思将永远跟随着我。

学会尊重别人的句子 清明节是让我们学会尊重生命

失去亲人的悲痛我也只有在痛失了母亲之后才慢慢体会到的。它像一副慢性毒药,缓慢地侵蚀我的身心,然后到骨髓。在最初的日子里,我常常无法相信母亲已经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常常觉得母亲只是跟我们开了个玩笑,不久她就会回来。

学会尊重别人的句子 清明节是让我们学会尊重生命

直到母亲离世的第三年,我才慢慢地确信母亲真的离开了我们。

在母亲最初离开的半年时间里,我常常看见路上稍有像母亲背影的人就疾步上前,那一刻我充满惊喜,我忘记了母亲已经离世。等我追上那个人,看到一张陌生而又惊讶的脸,我的笑容僵住,喜悦的心也悬在半空中。当那人转身离去,心瞬间跌落,悲中从来,泪夺眶而出。

学会尊重别人的句子 清明节是让我们学会尊重生命

一次又一次地希望被无情的陌生人一次次浇灭,在一次次的失望中我终于慢慢地接受了母亲已离世的事实。没有了母亲的孩子,心里总是有了那么一个窟窿,少了一份依靠和基石。

然而,我想亲人的离世最终要教会我们的应该是让我们活着的人学会尊重生命吧!

每一年的清明节正是祖先留下的悼念已故亲人的日子,是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不管清明节如何春暖花开,是个踏青的好日子;还是亲近大自然的不二选择。但它总是弥漫着淡淡的伤感,试问谁家没有亲人故里去?

诗人左河水在清明时节写的诗足以说明一切:水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子孙赶上坟;处处青山烟雾起,焚香祭拜悼先人。当诗人看到清明节的这个景象他又想起了之前写的《乡村请明日》: 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寂静青山人陡涌,冥钱纸烛祭先陵。

今年的4月1日,又是个特殊的日子。

先是上课时,本想着马上清明节放假了,想给学生放轻松点。结果学生一放松就失了分寸,其中有一学生口无遮拦地说:祝富老师清明节快乐。

一向温和的我立马严肃地说道:出来!请站在队形外面。并问其他同学:清明节是用快乐来祝福的吗?学生回答:不是!我又问那清明节是用来做什么的?学生回答:是用来悼念和祭祀的。

看着学生起初对清明节如此嬉笑和不尊重,心里突然升起一股怒火和悲哀。对逝者的不尊重即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对生命的不敬畏。我问同学参加过家里扫墓的人举手,我以为会是全班举手的。结果还真有七八个同学没有举手,说没有扫过墓,家里的父母说小孩子不用参加扫墓的。

天呢!这就是我们很多家庭教育的失败!悼念祖先,追思故人,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教育,我们从何而来?祖先是我们的生之根本!一个人如果连祖先都可以忘却,对逝者的尊重都可以失去,那么他又如何懂得尊重生命呢?

生命来之不易,也弥足珍贵,但消失可能就在弹指之间。

今年4月1日下午,四川扑火队员牺牲的消息在朋友圈铺天盖地刷屏,最大的47岁,最小的只有19岁,30名战士瞬间失去生命。留下30个破碎的家庭,那是无法承受的生命之痛。

有一句话说的好:“哪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而已!”我们有如此美好安宁的生活是靠祖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即便在这样的和平世界里,也因为有很多像四川扑火队员这样的战士在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才得以拥有如此春暖花开的人间四月天。

我们在嬉笑、踏青、赏花、吃美食时,那30个失去至亲的家庭正在悲痛中痛哭流涕、承受无法承受之痛。

生命不分贵贱、不分贫富,生命本身就是最值得尊重和敬畏的。在这样的一个清明时节里,祭祀和悼念的本身就是教会我们尊重生命。因为只有尊重生命才对得起故去的亲人,对得起为保家卫国牺牲的英雄们。

也只有学会了尊重生命和敬畏生命,我们才会对故去的亡灵充满尊重和哀悼。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必须学会尊重生命和敬畏生命!

最后借用古人的一首诗作为结尾:燕鸣春来柳青青,漫山桃花正清明;牵儿归乡登高处, 四处浮烟寄亲灵。

作者介绍:

富晓红,少儿心理咨询师、《校长传媒》专栏撰稿人、国家级形体教练、瑜伽教练、高级形体礼仪指导师,从事教学23年来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每一次的教学都是一次实践,如何和学生沟通,如何说话,选择什么时机说话,都成了不断研究的课题。终极目标就是帮助自己和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走上更幸福的路。

本文为富晓红老师原创投稿,“富晓红的幸福家园-(ID:fuxiaohong5166)”亦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