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意境李可染 国画大家李可染的山水画意境特点
意境是境和意、景和情的模糊糅合,而境不仅仅是景,意也不仅仅是情。情与景是构成意境的两个核心要素,两者互相融合,契合无间。由景触情,境外生意,其中景是基础,情是主导,境是糅合,意是生发。
李可染 《雨亦奇》
例如《雨亦奇》,此图描绘的是阴雨蒙蒙的西湖风光,采用俯视取景,湖中的“三潭印月”、湖心亭、孤山以及湖周围的远山等景物都纳入画面中,淡墨轻染,水天一色,充分地描绘出画家对江南细雨的感受和“雨亦奇”的诗意,表现了雨中西湖的柔和之美。
(二)意境是客观事物精华部分的集中
李可染认为,意境既是外物精华的客观反映,更应该是作者独特感情的宣泄。创作的过程,既是客观的典型表现,又是主观的感情抒发,意境正是主客观的统一、融合。由此可见,李可染的山水画创作已经把个人情感与“境”紧密的联系起来了。
李可染《苏州拙政园》
李可染《无锡梅园》
艺术从生活中来,是现实生活的反应,但不等于生活。如1961年的作品《人在万点梅花中》,根据画面题跋说明了李可染创作的来源。他把1956年旅行写生时,画过的《苏州拙政园》和《无锡梅园》二者综合起来,将所见所知,经过所想加工,创造成一种新意境。保留《苏州拙政园》中的亭子和长廊,只稍微移动了位置,园中的绿树全改为梅花。《无锡梅园》运用近似西画的写实手法描绘梅树和花。
李可染人在万点梅花中嘉德2011秋拍成交价989万元
这幅《人在万点梅花中》只强调盘旋的梅树老干和盛开的花朵,省略细节的描写,画中又增加了泼墨的远山和题跋。画面中所反映出来的生活比现实生活层次更高、更典型、更理想。与直接写生的作品相比,简略并且单纯,笔法和墨韵也更为讲究,这幅作品正是李可染熟练运用提炼生活、典型概括和超越写实、追求诗意的炉火纯青之作,也成功实现了笔墨及意境上的突破。
所以李可染说道:“山水画不是地理志,不是地理位置的说明和地貌的简单图解,它当然包括自然环境的一定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所谓‘见景生情’。”由此可鉴,这就是李可染所说的山水画意境。
(三)意境表达出丰富深邃的思想感情
意境是画家独特思想感情的抒发,由景象升华为意境,就要求作品能表现出更为深刻、绝妙的画家感受,比如中国传统山水画所追求“画中有诗”的境界。
李可染《山月照弹琴》
例如李可染1984年《山月照弹琴》充满诗的意境,他以写生得来的丰富材料和生动的感受,进行再创造,通过高度的意匠加工,从而营造出诗的艺术境界。涓涓细流沿绝壁而下,将焦点引入正在月下弹琴的两位文人雅士。水流的出口处朦胧衔接远山隐约可以看到虚实的微妙。眼前主峰浓墨积染,笔笔有痕。近景墨色浓厚的苍松,株株挺拔高耸,苍劲金石笔力营造琴音、流水共鸣的交响曲。这是一幅描写古人诗意、月景和点景人物是难得的作品。
李可染《无尽江山入画图》
1982年《江山无尽》是李可染歌颂祖国江山之美的画作,意境极为特殊,山河位于云海中,好似人间仙境左边山谷水气弥漫,右边小河往上蜿蜒,延伸至天边,彼此相互呼应,蕴含祖国江山绵延不尽的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