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刘美君教授在我院讲学
香港城市大学刘美君教授在我院讲学发布时间:2017-04-06点击数: 569
3月24日下午和晚上,香港城市大学语言与翻译系主任刘美君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主题分别为“中文动词的语意延展——事件推理、语意侧重与多义性”和“从中文看中文——中文语法到底有何道理”的两场学术报告,吸引了来自文学院、外语学院的众多师生。两场报告分别由文学院院长涂险峰教授和湖北语言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基地副主任、外语学院吴泓缈教授主持。
刘教授有着深厚的西方语言学理论功底,同时又对语言事实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对英语和汉语均有深入的观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透过西方理论来观察和审视汉语,在英汉对比中发现汉语的独特性,反思汉语研究。在对汉语多义动词的研究中,她认为词义应该基于构式,所有语义分析必须基于语法表现的不同。
刘教授认为,运用隐喻来解释一词多义的传统方法,在说明多义义项语义关系方面解释力欠佳,而当我们把动词的多义看成事件语义的集合后,便能解释多义词多个义项之间的语义关联。
她以汉语中的两个高频动词“放”、“挤”为例,论证了多义动词的多个语义来源于对该动词所激活的事件基模不同部分的表达。指出:多义词的多个语义源自对事件不同要素或不同阶段的截取,而选择什么样的视角进行表达则取决于说话者的表达需要。观点颇有新意。
在晚上的讲座中,刘美君教授首先提出了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经常会遇到的困惑,例如汉语“我感冒,我生病”后面为什么要加“了”。为了简洁有效地去解释这些问题,刘教授指出应立足于中文自身的语性,去看中文语法到底有何道理。
她从总体上提出了中文的四个特性:1.中文是重情境的语言,以情境为导向;2.主题显著;3.词序排列以自然时序为主;4.主成分在后。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若干中英文语言事实对以上四个特性进行了证明,进进一步明确中文的标记方式是重点后讲,先因后果,主从不分,话题为大;英文的标记方式重点先讲,先果后因,主从分明,主词为本。
随后,刘教授就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分享了她的见解。比如汉语中的老大难问题“了”,她认为“了”并不全是完成式的标志,也不是必须出现在“有界”的事件中,“了”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一个事件或状态的实现或真实发生的标志(a marker of eventive predication or actualization of an event)。
通过观察汉语事实,并与英语中的完成时进行对比,刘教授认为“了”虽然所处位置不同,但所表功能始终一致。
接着,刘教授又结合“没”和“不”、“又”和“再”、“过”、“很”、“是”、“的”、“得”、“着”等功能词的句法语义分析,说明了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比较高效地进行语法教学。
湖北语言与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基地主任、文学院萧国政教授认为,刘美君教授的演讲内容深刻,研究扎根于汉语语言事实,在对语言事实进行深度挖掘的基础上进行英汉对比,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汉语的特色,而且刘教授研究的指向目标也很明确,是为简洁说明语言而研究语言。(王冬芝,张钰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