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谊画展开幕 7件临摹敦煌壁画作品首次亮相
12月3日下午,《自在途程——靳尚谊油画语言研究展》在北京中国油画院美术馆开幕,展出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从上世纪50年代到今年的77件作品。82岁的靳尚谊神采奕奕现身画展现场,这次画展一大亮点是有多幅从未展出过的近十年的画作,其中几幅还是今年所画。
然而靳尚谊在评价这些作品时却说出了让在场所有人吃惊的话,直言近期的作品不如以前画得好:“我不是谦虚,到我这年龄,越画水平越差。八十多岁了还开画展,真是有点不自量力。”
靳尚谊口中的“不自量力”是他对于自己精力感到现实的无奈。“早年画画有力量,现在没劲儿了,就是这样。”靳尚谊告诉晚报记者,油画和中国画不一样,“油画非常耗费精力,一张画要反复画,花费很多时间,中国画是一次完成,很多花鸟几笔就画完了,所以中国画越老水平越高。
”靳尚谊看来,欧洲很多知名的油画家在60岁以后就画得不太好了,“现在生活好了,人的寿命长了,画到70岁都是可以的,但80岁以后就绝对不行了。所以我开这个展览是很勉强的,这我心里很清楚”。
这次展览颇受瞩目的一幅作品是靳尚谊绘画生涯中的第一幅油画《附中的女学生》,上世纪五十年代靳尚谊在中央美术学院求学,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画素描。“我之前一直没有画油画,正式画油画是1955年春天。虽然我没学油画,但以前艺专有西画专业,有些老师如徐悲鸿也画油画。
我们学画的人都喜欢油画,就自己准备个画箱,买点油彩。”靳尚谊说,自己找了一位附中的女学生当模特,“附中刚刚招了学生,那是我人生画的第一幅油画,现在再看这幅作品,很粗糙,颜色也不行。”
此次展览展出了靳尚谊2006年以来创作的13幅新作,其中包括2015年最新创作的《齐白石》《途中》《蒙古族公主》几件作品。靳尚谊认为,中国没有经历较为完整丰富的现代主义艺术启蒙和发展就直接进入了后现代观念艺术,造成了艺术语言、社会接受度上的很大断裂,因此提出“中国艺术要补现代主义这一课”,他希望自己能够身体力行,所以在近年的画作中进行了一些实验,创作了一系列新作。
“这些年我画了一点新作,用十年时间,开始画得还可以,最近一两年不行了。”靳尚谊说。
此次画展的作品大多都未曾露面,是靳尚谊的私藏,而许多名作如《塔吉克新娘》和《青年女歌手》此次并未展出。靳尚谊表示一方面自己很多名作大家已经看过很多次了,另一方面借出这些画也确实很有难度,如1984年所作的《青年女歌手》被中央美院美术馆收藏,极少外借展出。
不过在谈到这幅作品时,靳尚谊表示他确实用心在中国画和西画的结合,背景是宋代山水画大师范宽的《雪景寒林图》。“范宽的画我以前没见过,上世纪80年代初天津博物馆收藏的,我一看很喜欢,正好这张写生肖像我就把它用上了,前面的人物为了跟后景结合起来也显得平面了一些。”靳尚谊说,“我是最早把中国画用到油画里去的,这是一种新的探索。”
“这是一个倒着的展览,我的一生研究的是就是绘画的基本语言。我这个展览没别的,就是把我个人学油画的过程,达到了什么程度,跟大家展示一下。”靳尚谊说,画展从他上世纪50年代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求学期间接受国内教师、苏联派来的油画家马克西莫夫等人教授的苏派写实画法,到1978年后参观欧洲古典油画探索古典风格的肖像创作,再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构图、元素和油画语言的融合。
“这次拿出来我早期很多写生和头像,都是展示我的基本功的,当时我们学生说话比较坦率,说中国油画是土油画,色彩不行,我们关于色彩都是从苏联引进过来的。”靳尚谊说。
靳尚谊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最强调“基本功”,称风格的探索对他来说并不特别重要,因为风格是别人教不了的。“近30年我出国多了,看欧洲的原作多了,才发现我的油画还有很多弱点,有着基础性的弱点。”靳尚谊说,“看了以后才发现,我的油画差远了,光是体积问题我就没解决。
我以为我做到了,但当我1979年第一次到德国看到西方原作后才知道自己没有做到。” 这次展览有一幅名叫《画家黄永玉》,是靳尚谊的一次探索:“黄永玉的肖像是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画的,我想吸收中国壁画的特点,有点线和平面的东西。”
此次画展的另一大亮点是靳尚谊此前从未展出过的早期写生和临摹作品,比如他极少面世的7件临摹敦煌壁画的作品。1978年,在常书鸿先生的带领下,靳尚谊在敦煌临摹壁画,留下一批用油彩模仿中国古代壁画的作品。“那是一次很特殊的经历,现在的敦煌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当时我拿油画把敦煌的壁画临(摹)出来,也是对传统的一种研究方式。”靳尚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