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鹏指挥怎么样 著名指挥家彭家鹏

2018-10-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著名指挥家彭家鹏曾与天津歌舞剧院歌剧团合作,执棒原创歌剧<原野>捧得"首届中国歌剧节"七项大奖.时隔四年,他再度携手天歌,于6月4日指挥民族乐团,为天津乐迷奉献了一场气势磅礴的民族交响音乐会.在演出前后,彭家鹏两度接受渤海早报记者采访,谈起他把中国民乐推向世界舞台的经验,他直言:"如果中国真想在音乐上有一些国际地位的话,我认为最有可能的突破口是民族交响乐."彭家鹏指挥怎么样 著名指挥家彭家鹏扭转误区指挥民乐不简单身兼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歌剧团.民族

著名指挥家彭家鹏曾与天津歌舞剧院歌剧团合作,执棒原创歌剧《原野》捧得"首届中国歌剧节"七项大奖。时隔四年,他再度携手天歌,于6月4日指挥民族乐团,为天津乐迷奉献了一场气势磅礴的民族交响音乐会。在演出前后,彭家鹏两度接受渤海早报记者采访,谈起他把中国民乐推向世界舞台的经验,他直言:"如果中国真想在音乐上有一些国际地位的话,我认为最有可能的突破口是民族交响乐。"

彭家鹏指挥怎么样 著名指挥家彭家鹏

扭转误区指挥民乐不简单

身兼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歌剧团、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澳门中乐团、中国东方交响乐团等多个国内顶级乐团的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彭家鹏是中国当代民乐指挥界的佼佼者,但他其实是学西洋音乐出身。1985年,彭家鹏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1987年转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学习,毕业后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先后师从徐新、郑小瑛两位大师级指挥家。

彭家鹏指挥怎么样 著名指挥家彭家鹏

1997年,彭家鹏被选中参加乌克兰举办的国际指挥大师班,以大师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面对乌克兰的留任邀请,他作出了一个令当时无数人跌破眼镜的选择,回国指挥民乐,接替中国现代民族管弦乐的奠基者、已故民乐大师彭修文,成为中国第一支新型的专业民族管弦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首席指挥。

彭家鹏指挥怎么样 著名指挥家彭家鹏

为何这个选择会让那么多人感到费解?彭家鹏说,因为很多人都对民乐指挥有一个误区,"人们觉得搞西洋音乐好像就神圣一点、高档一点,搞民族音乐就简单得多,甚至认为一个指挥家去指挥民乐之后就很难再指挥交响乐了。"而彭家鹏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扭转人们的看法。

多年来他一直在民乐、交响乐两种乐团之间转换,有切身体会,"我觉得通过指挥民乐,我的西洋交响乐反而指挥得更好了。"在彭家鹏看来,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是西洋音乐所没有的,因为西洋音乐已经非常规范,约定俗成的东西很多,全世界的交响乐团演莫扎特的装饰音都按照同样的方法。

而民族管弦乐却有很多潜力,一个颤音、一个装饰音的演奏,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丰富的音乐色彩和极强的可塑性中,蕴含了巨大的创造空间,令他一接触民乐就上了瘾。

发展桎梏缺少曲目和指挥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彭修文为代表的一代民族音乐人,创作和改编了一系列民乐乐曲,建立了中国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最初编制,使民族音乐从民间乡野登堂入室,走进了高雅的音乐厅。几十年来,中国民乐已经有了显著飞跃,但彭家鹏认为,民乐还远未达到完善的地步,而缺少曲目和指挥,制约了民乐进一步发展。

"民族乐团的曲目量亟待扩大,很多乐团的曲目都太陈旧了,还在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品。不是那个年代的作品不好,而是那个年代的民族管弦乐意识和现在是两回事。"彭家鹏坦言,很多作曲家都宁愿写西洋交响乐,也不愿意主动写民族音乐作品,经常因为有委约才创作民乐,有时候为了金钱、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写,而没有从心里迸发的灵感。

一些运用了现代创作手法的民乐新作品,又因为打破了传统惯例、演奏难度大,令许多乐团望而却步。

另一方面,民族乐团缺少专业的指挥。部分民乐指挥,都像彭家鹏一样是从西洋交响乐"转行"而来,还有一些民乐作曲家、演奏家迫于无奈登上了指挥台。"我知道民族乐团以前是没有指挥的,很多小合奏,用扬琴代替一下就指挥了",彭家鹏说,"好的指挥不会到民族乐团来,于是很多搞作曲的、搞演奏的来兼任或者转行当指挥,但指挥不是你去进修一下就能学好的。

我学西方管弦乐指挥,是一点点学出来的,后来去指挥民乐,还专门向很多老前辈拜师,请他们跟我说这个旋律,告诉我那个乐器的性能,学了很多,也学了很久,才能把我交响乐的知识和训练乐队的经验与民乐的指挥融合在一起。"

走出国门需要包装和运营

2000年起,彭家鹏连续十多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指挥欧洲不同的交响乐团,上演中国民族新春音乐会,还带领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在欧洲各地巡演,把中国民族音乐推上了世界舞台。"我是学西洋音乐出身,但我是中国人,我必须要让中国的音乐跟国际接轨,这是我的理想和追求。"

外国人能否接受中国民乐?彭家鹏对此充满信心。"如果作品真的很好,我们演得也好,外国的观众完全能听懂。我带广播乐团去欧洲巡演,回避所有的小节目,就是用90人大乐队,演当代作曲家的作品,或者由传统乐曲改编的交响作品,比如《月儿高》《历史故事》《秦兵马俑》等。

无论走到哪里,当地的观众都非常欣赏,甚至能站起来鼓掌十分钟。我们在英国的一座小城市演出,市长听过后激动不已,他说他听《月儿高》好像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听《秦兵马俑》能感受到一场大战正在酝酿的氛围,和战争中人们生离死别的不舍。像这样的音乐,在欧洲一定会受欢迎。"

彭家鹏认为,无论民族、文化有何不同,好的音乐永远是世界的通行证。然而只靠偶尔去国外演一场,并不能把中国民乐真正地推向世界。"西方的各大交响乐团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是因为他们长年演奏各国作曲家的作品,已经形成系统化了。

他们的演员从小就开始听贝多芬、莫扎特等很多作曲家的作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们的乐团有大的经纪公司操作、有财团和政府的支持,得以科学地运营。"在彭家鹏看来,民族交响乐是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突破口,而想在西方主流舞台上形成气候,我们需要有经纪公司来运营,需要系统的宣传和包装,需要令中国民乐在国外的演出形成固定的常态化。

   更新理念变合奏为交响    彭家鹏经常与世界各地的交响乐团合作,然而回到民族音乐的指挥台上,他就"保守"起来。

"一般我不会跟别的民族乐团合作,主要是因为指挥民族乐团比较难,每个民族乐团的训练和对声音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去一个陌生的民族乐团指挥,要额外花费很多精力。

"这一次破例执棒天津民族乐团,彭家鹏为天津的民乐演奏家们带来了全新的音乐理念。    天津民族乐团等当代民族管弦乐团,都仿照西方管弦乐团,按照弓弦、弹拨、吹管、打击等乐器分为不同的声部,还在民族乐器之外使用了大提琴、倍低音提琴等西洋乐器,演奏的曲目也从民间小调、歌舞音乐扩展至民族交响乐。

在彭家鹏看来,民族乐团不仅要在形式上与国际接轨,更要转变音乐理念,从过去"对齐了就行"的合奏演变到真正的"交响"。

  "既然称之为民族交响乐,它的方方面面就必须与国际接轨。一定要看五线谱,一定要用固定音高的概念去演奏。乐团不但要精通中国的作品,也要精通西方的作品。

"更重要的是,乐团的演奏者需要减少自己的"个性",增加合作意识,想做到这一点,对于擅长独奏的民乐演奏者来说,并不容易。"我们的乐手个性太强。之所以中国的乐团在西方难以进入主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人都是从小培养独奏家,即便到国外学习,学的也是独奏。

我们的技术非常好,乐团里坐满了独奏家,拉出去一个就能获国际大奖,但放在乐队里就不行。因此我告诉乐手,观念要变,在乐队里就是要平衡,不许有个性,大家要互相配合、互相贴着演奏,谁要是冒出来了,即便拉得再好,我也认为他拉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