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志精选集》读后感
《张承志精选集》内容概要:张承志是新时期文学中性格最鲜明、立场最坚定、风格最极端的作家。“世纪文学60家”书系入选作家,均以“精选集”的方式收入其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之外,我们还约请有关专家撰写了研究性序言,编制了作家的创作要目,其意都在于为读者了解作家作品及其创作上的特点和文学史上的地位,提供必要的导读和更多的资讯……
《张承志精选集》读后感,来自亚马逊卓越网的网友:2007年2月80年代初就读过他的著名作品《北方的河》,深深感受到他的倔强、偏激和对特权阶层的反抗精神。后来他成了名作家,我却再没有读过他的作品。这本精选集包括《牧人笔记》、《黑骏马》和《金牧场》等三个作品。
《牧人笔记》曾在国外引起轰动,不是小说,只是蒙古民族民俗风情的介绍,却丝毫也不枯燥,反而妙趣横生,再配上韵味十足的简笔插图,生活气息浓厚,恍惚回到几十年前,十分吸引人。
至于《黑骏马》,早在多种媒体上看过介绍,典型的现实主义传统作品。没想到如此感人,我甚至流泪了——这两年能让我流泪的作品太少了,也许能打动我的只能是传统作品吧。《金牧场》则非常奇怪,开头简直是耐着性子读,是什么“结构主义”创作方法,到最后才越看越有味道。
掩卷长思,作品企图包含的内容太多了,越想越有味道。不由得关注张承志这个人,到底是什么人?知道他和我一样是“老三届”,当过红卫兵,大串联,下乡,上大学读书。
也许是当前中国唯一的理想主义作家吧,与时下的一些所谓“现实题材大腕作家”不可同日而语。再翻看作者介绍和评论就更吃惊了:他是“红卫兵”一词的发明者。他充分肯定红卫兵造反的含义和对特权阶级的敌对。
他是回民,但他的以下观点显然不是血统决定的:“恐怖主义”这个被现代文明和意识形态污辱了的词,张承志却通过自己的作品重新恢复和焕发了其原始主义的光辉和惊心动魄的美。他更为石破天惊的观点是:索非亚比起“十月革命”、安重根比起朝鲜独立运动、秋瑾比起武昌起义、荆轲比起陈胜吴广起义,是更美更壮丽的。忽然想起同样是当年下放到内蒙古的北京知青姜戎的作品《狼图腾》,无论文笔、立意和精神……
张承志精选集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我犯了错,但我不后悔——最可怕的红卫兵心态。只有《黑骏马》适合普通读者。整体故事比较平庸,加入民歌才赚回一点诗意。《金牧场》在我看来是失败的,淹没在技巧与结构当中,牺牲了故事性——也许他想讲的不是故事,他说他是当今唯一创作纯文学的作家——但除了思考过于富余的闲人,没人愿意在繁复纠结的结构中跟着他打滚。
红卫兵是最失败的一代,根本没有资格不认错,没有资格大肆渲染他们的时代,由红卫兵蜕变的知青继续犯错,歌颂回味揣摩错误,张承志主要讲述的内容就是他的知青生涯。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自恋以及自大,他们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