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行空排气管声音 新区设计 从来不是天马行空拼创意
本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丽琴 图/资料图片
随着人口、经济、社会的发展,内涵式增长的老城更新和外延式扩张的新区开发成为当今城市空间增长的两大主要态势,近年来出现了大量产业开发区、大学城区、综合新区等新型城市空间,而投入最好的资源开辟出一个新区域,想要从一张白纸开始建立更好的城市的目标能否实现,新区的设计规划是关键。
新区是如何设计出来的?日前,南沙新区南沙湾地区城市设计的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区设计不是天马行空完全自由地发挥想象,其难度甚至高过老城更新。而未来,非定义的空间和元素将是城市设计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丽琴 拍摄/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剪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延
设计解读
南沙湾设计三个小中心
非凭空设想乃顺势而为
南沙湾地区作为南沙新区的核心区域,是南沙区发展的重点。《广州南沙新区南沙湾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是德国ISA国际设计集团和清华同衡合作设计的,清华同衡负责控规部分,ISA则负责城市设计部分。德国ISA国际设计集团设计总监伍哲陶对记者表示,南沙并非一个完全意义的新区,它的不少区域已经建成,介于新区和老区改造之间,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设计案例。
位于广州南沙区中心位置的南沙湾未来将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海上门户、广州国际海洋文体休闲中心。这个定位是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而确立的,根据经济、产业研究的结果梳理出来的三点,这三点正是回答南沙湾的特质是什么的核心问题。
南沙湾究竟有什么?有山、海和闲适的生活,粤港合作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有邮轮母港、连接港澳的客运港。伍哲陶说,当设计师把所有这些属于南沙湾的元素梳理出来之后,再结合经济、产业研究以及和周边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和广州市区之间的空间关系,就发现,南沙湾整个湾区在空间上形成三个各具特点的小中心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结论。现实来看,南沙湾已有这个雏形,设计师则通过设计元素将其更清晰地表现出来。
设计时,北边和整个南沙区以及广州中心区有交通上的便捷,再结合现有的资源和环境,形成一个海洋文化休闲为主体的海上客厅节点;在中部,结合邮轮母港以及连接港澳的客运港,形成一个游憩商务区,体现南沙湾作为广州出海口门户的职能和风采;而南边,是早已形成气候的以粤港合作、文教创新园区为主体的湾区中部科技创新区。
这三个小中心在空间上是各有侧重来体现其定位,但并非完全割裂的,这三点其实是渗透到湾区的每一片区,只是空间的侧重点不同。
怎么通过设计来体现三个片区的功能特色?伍哲陶表示,这三个片区各自职能不同,比如游憩商务区,要体现的是游憩和商务,所以空间构成上要考虑的是如何设计一个好玩的区域,周边要有哪些产业来带动。因为邮轮母港在这个区域,结合邮轮有哪些附属或服务性比较强的产业,设计产业结构构成时要考虑配备和邮轮产业相关的,比如总部或者服务公司。
邮轮上下船有很多人,因此设计要考虑能配置什么好玩的项目或区域让大家停留游玩,或者从这个区域方便通达其他区域,这些都是设计游憩商务区时需要考虑的。
南边则是已经打好基础的产业园区,已经有很好的孵化器项目,还有香港科技大学等校园职能也在这一片区,西边则有不少中科院的研究机构。怎么在现有基础上突出氛围和特色,是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让产业结构更加清晰,明确周边的空间是为哪些职能服务的,以及配套的配置。比如产业园孵化器要吸引年轻人来,需要有很好的工作和居住条件,让大家觉得在这里工作生活舒适,就要考虑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要有哪些城市空间作为依托。
宜居的环境则要考虑景观环境的品质,比如南方天气炎热,需要足够的树荫、骑楼,足够的配套设施,包括一些小商业等,这些还要结合现状以及当地人群的需求来考虑配置。
设计难点
新区设计难过老城更新
犹如苹果与梨不可比较
目前,内涵式增长的老城更新和外延式扩张的新区开发成为当今城市空间增长的两大主要态势。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城市规划与环境设计研究所所长赵红红表示,从世界城市发展的路线来看,跨过了一个经济的早期快速发展阶段后,必然要重新对城市的老城区进行再开发。
比如,英国伦敦二战之后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新城建设运动,建设卫星城、规划新城、疏解人口和转移产业,现在,英国提出老城复兴战略,让城市精英重回城市中央,利用老城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资源,包括滨水资源、文化等,焕发新的青春。
近年来,国内各个城市涌现大量的新区,从地理位置来看,新区通常位于城市外围区域,在老城更新再开发兴起的情况下,新区的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对规划设计的要求也更高。
相比老城更新,保留传统基础上焕发新的活力,大量从零开始建设的新区让人担心没有积累呈现出相似的面容,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城市设计不是天马行空的,需要做大量调研和研究,从本地特定人群的需求出发,去寻找属于这个地域的逻辑。今天,商品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可能有趋同性、相似性,但地域环境、人群结构、背景不同,地域性的差距是不可否认的存在,由始至终没有改变过,因此不用担心城市设计出现雷同。
伍哲陶对记者表示,表面来看,新区设计似乎限制条件要少一些,但事实并非如此,从设计角度而言并不能天马行空完全自由地发挥想象,还是要从特定的人群的需求出发,去发现和挖掘属于这个地域背后的逻辑关系。在新区,这种人群结构、需求,背后的逻辑反而是不明显的,对于设计师而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去寻找,去论证,老区就不同,它的特质、矛盾显而易见地摆在眼前,所以设计师的重心只是理顺这些关系,设计新区和老区使用的精力和方向是不同的。
比如,做水乡更新的设计,水乡的特色本身已经很明显,设计时主要精力可以放在设计本身的核心上,使古老的水乡适应新时代生活的需要。但新区就不同了,比如在江南有一片土地,要设计一个全新的水乡出来,困难反而大很多。
一开始就需要回答“为什么”,为什么这里需要一片水乡,能给当地带来什么,当地人的直接收益是什么,为什么以水乡的模式而不是其他的模式呈现?这些都是设计师需要回答和论证的,但却不是容易回答的问题。所以,很多情况下,设计新区有时候反而比老区更新设计难度更大。事实上,它们是完全不同的,就像苹果和梨是两种不同事物不能一起比较。
设计亮点
推广步行尺度街区
据伍哲陶介绍,在设计时,大家认为南沙湾应该是个闲适好玩的地方,让人有归属感,能安居乐业。因此,其设计亮点有步行尺度街区的推广。现在城市道路越扩越宽,大家能悠闲步行体验城市的地方越来越少,而这其实是老广州的特色,因此在南沙的设计中,特别注意这部分空间的设计。此外,保留与南沙特质相关的大小元素,原有的山海廊道,滨海步行街区,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设计一种高密度的开发模式,鼓励步行优先,减少车行道宽度,增加路网密度,游客从地铁站出来300米之内可步行到达海岸,通过丰富活跃的商业文化功能和优质的步行环境,游客可在各个区域内自由穿梭,轻松到达滨海空间。
加上自行车和滨海巴士系统,连接将更为便捷。港前大道东侧控制为公共职能带,其中包括水道南侧的三处大型文化事业设施:探索博物馆、滨海艺术中心、水上运动中心;水道北侧设立公共游艇码头一处, 融合渔人码头等商业休闲、艺术博览、滨海酒店职能。
自山到海创造系列通廊,构建城市设计骨架,并把景观作为一种基础设施进行考虑。将20公里长岸线分为11公里的文化娱乐东岸与9公里的自然生态南岸两个段落,并规划车行景观路,融入临时停车功能,主要作为滨海景观游线。
非定义的城市空间
对于规划类设计,人们总希望能满足未来的需求和发展,尤其是新区设计,需要漫长的时间培育区域的成熟,当下的设计是否有超前意识能满足未来的使用需求也是众人关心的问题。对此,业内人士却认为,超前设计是个困难的课题,很难预知未来让真正意义上的超前设计难以实现。
事实上,能折射到未来三到五年的愿景,在行业内就算是合理的设计。相比于超前设计,伍哲陶对记者表示,设计师们对一些非定义的城市空间或元素更感兴趣,所谓非定义是指这个空间或元素没有清晰的定义。
在传统城市环境中,大家已经习惯了定义清晰、职能相对单一的空间,比如纪念性广场、菜市场,大家都知道其用途。而一些多元化的空间相对而言是缺乏的,它的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和包容性,需要生活赋予它内容和意义。
非定义的城市空间或元素的存在,给城市空间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人的需求。在南沙湾的设计中,每一个街区街道都设置有这样的空间,它就像投放的一粒种子,会成长成什么样子是不知道的,需要大家在生活中使用来决定,将会成为非常有生命力的空间。
记者观察
城市设计切实反映
人的诉求并非易事
城市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独立的,走到今天,已有六十多年,经历了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但有一点由始至终都没有变,那就是人作为整个城市生活的主体和核心是没有变的。所以城市设计由始至终应该围绕着人的需求出发,以人为本的理念虽然不是什么新思路,但并不容易做到。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人的需求自然也会发生变化。现实中,设计师所理解的需求和人们实际的需求常常产生偏差。
例如,设计师希望南沙湾能有一条完全贯通的滨海观景大道,现场调研显示这是个极有特色的设计,但是现实中因土地权属、地块现状等各种原因,这个设计需要大量的协调和努力,实施起来难度也相当的大。在南沙湾新区的设计中,设计师除了现场调研,还通过大量的问卷和访谈来获得诉求信息。
由于涉及权属方和利益方众多,要理顺各方关系,就采用了工作营的方式推进设计,一些大的设计决策都是将涉及的各方请到工作营现场,直接对话,通过直观的模型,让大家共同参与寻求解决方案。经过一年半的设计,最终方案各方还是比较满意的。
事实上,设计概念很好,但人们能否按设计来使用却是不一定的,如果一个设计方案能切实体现一两项大家真实的诉求和愿望就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了。比如一个广场,因设计漂亮大大改善了周边环境,而常被人租用举办各种活动,对于周边居住人群而言,活动期间道路封闭导致出行不便或是噪音扰民,可能就是设计师设计时意想不到的。因此,设计项目使用后的评估更为设计师们看中。
世界首座3D打印钢桥成型
将安装在荷兰最古老运河
荷兰机器人公司 MX3D 在荷兰设计周上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座3D打印不锈钢桥。这座桥是由设计师 Joris Laarman 设计的,安装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最古老最著名的运河上,现在跨度和甲板都完成了。该项目为工业机器人配备了专用工具,展示了多轴3D打印技术潜在的应用。
该钢结构在2015年首次被提出,由六轴机器人建造。机械臂被编程来控制大型焊接机器,而整个桥梁的设计要遵守当地议会的法规和规范。此外,阿兰图灵研究所的数学家和奥雅纳大学的工程师与 MX3D 合作,在桥上建立了一个智能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的设计目的是记录桥梁的性能,收集应变、旋转、荷载、位移和振动等数据。该项目计划在2019年年中之前安装。
建筑师设计人造“海绵山”
吸收二氧化碳
阿姆斯特丹建筑师安吉洛·雷纳(Angelo Renna)在意大利都灵设计了一座90米高的人造“海绵山”,主要用途是吸收二氧化碳。这座山用连接都灵和里昂的铁路隧道施工现场挖出的土堆积形成的,该项目希望通过工程土壤改善空气污染。这座人造山将沙子和混凝土混合在一起,作为城市绿色环保标志的样板。
设计时将环境影响与休闲空间相结合,海绵山将在都灵创建一个新的休闲区,人们可以在这里锻炼身体,也可以休闲放松或眺望这座城市。这座山的表面积有11公顷,在上面可以俯瞰整个都灵的城市风光。这个方案是源自于TAV铁路,在建设中将创造6吨土壤,并且还要使用碳酸钙。
通过多学科的研究,雷纳认为,这座人工建造的山有能力在五年内以无机物的形式每年以每公顷85吨的速度吸收二氧化碳。与每年每公顷可吸收5吨二氧化碳的雨林相比,该项目可能对城市产生重大影响。随着都灵的不断扩张和城市化,海绵山项目是可以帮助吸收二氧化碳的。
472米!纽约中央公园旁
将建造世界最高住宅大厦
位于纽约市的世界最高住宅大楼的设计已经揭晓。由 Adrian Smith Gordon Gill architecture 建筑事务所设计建造的“中央公园大厦”将高达472米,该建筑有望成为全球最高的大厦。
项目将以“超豪华公寓住宅、动态休闲空间以及面积为2.65万平方米的诺德斯特龙百货商店”为主要空间。在大楼的上面,视野范围将会涵盖从街道边缘一直到中央公园的最大视野,大楼里面将包含179个住宅单元和4645平方米的豪华服务空间和设施。在大楼的第100层,建有一个面积为1400平方米的露台,还有室内和室外游泳池、操场和健身中心。中央公园大厦预计将于2020年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