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路最新足彩推荐 张路:校园足球不看成绩 竞技体育最终是比天才

2019-03-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9月1日,本报刊发了记者对中国著名足球评论员张路的采访,文中他谈到了自己担任足球解说嘉宾近三十年的心路历程.实际上,除了足球评论员,张路还有另外一个身份 ,就是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副董事长,此前他还当过专业足球运动员,获得过北京体育大学的硕士学位 ,在北京市体科所工作过多年,虽然不解说国足比赛但长期关注中国足球的发展.张路最新足彩推荐 张路:校园足球不看成绩 竞技体育最终是比天才日前 ,张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针对目前热门的校园足球话题,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提出"竞技体育最终是比天才&q

9月1日,本报刊发了记者对中国著名足球评论员张路的采访,文中他谈到了自己担任足球解说嘉宾近三十年的心路历程。实际上,除了足球评论员,张路还有另外一个身份 ,就是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副董事长,此前他还当过专业足球运动员,获得过北京体育大学的硕士学位 ,在北京市体科所工作过多年,虽然不解说国足比赛但长期关注中国足球的发展。

张路最新足彩推荐 张路:校园足球不看成绩 竞技体育最终是比天才

日前 ,张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针对目前热门的校园足球话题,表达了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提出“竞技体育最终是比天才”的观点,认为“足球运动员的成才过程应该是普及、选材、训练提高,而不是从小把人选出来进行尖子训练。

张路最新足彩推荐 张路:校园足球不看成绩 竞技体育最终是比天才

”从这个角度来说,此前教育部提出的四级联赛机制,虽然初衷不错,但方向上却是一种倒退。

观念 体育不应被异化为锦标主义

“中国是人口大国,但也是足球人口的超小国。”从现状看中国足球的未来,张路认为,在15年到20年间不会有明显的改观。而造成这一尴尬的主要原因,就是观念。

张路最新足彩推荐 张路:校园足球不看成绩 竞技体育最终是比天才

“体育的概念应该是Physical Educa-tion,身体教育,但这些年被异化成了Sports,单纯的竞技,也就是锦标主义。”张路说,因为从国家体育总局到地方体育局,对这些体育主管部门工作成绩的考核指标就是“金牌”,所以也导致了他们长期以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只能是“抓尖子”。

“那种层层拔尖子层层要成绩的做法极大地打击了基层学校普及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导致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同时也导致了弄虚作假之风盛行,破坏了合理的足球人才选拔培训体系,从普及和提高两个方面对中国足球造成了根本性的破坏,中国足球的衰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张路说。

实际上,“抓尖子”伤害的不仅是中国足球,还有广大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现在的很多小学生不喜欢运动,整天对着电脑,身体素质变得很差。所以,这已经不是中国足球的危机,而是整个国家的危机了。所以,我们强调在小学阶段开展足球运动,其实不是为了培养球星,而是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通过参与足球这样一项集体运动,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张路认为。

措施 校园足球考核不看成绩看人数

在张路看来,教育系统、社会培训中心和职业俱乐部在足球运动员的成才过程中承担着各自不同的任务。其中,教育系统的作用主要就在于普及,而普及也只能通过学校来开展。

“有人说,校园足球不好开展,因为受到场地的限制,没有教练,家长也不支持。”张路说,其实在普及阶段对场地和教练的要求并不高,“不是要让他们踢得多么正规,在最初阶段就是玩,让他们随便踢,一个大操场,一百多个孩子都在踢球。教练也不需要多么专业,有体育老师看着,注意安全就可以。至于时间,也不用每天都踢,每周安排两次,每次40分钟就可以了 。这样的强度,不会耽误学习的时间,家长也不会反对。”

张路一直强调校园足球要通过教育部来实现,而不能通过体育总局或者足协,因为只有前者才能真正实现普及,但也要保证不被异化。要顺利实现这一点,重要的仍然是考核标准。

“小学阶段,一定要淡化成绩。在低年级,只组织班内的比赛。到了中高年级,可以加入一些班与班之间的比赛。如果我们舍弃成绩、输送等体育界的传统指标,把小学足球的指标定为每个学校每年举行校内比赛的场次,学校班级球队的数量,每周参加足球活动的人数等等,学校和老师们自然就把普及放在了首位,很多不正之风也就没有了市场。”张路说,要实现这一点,重要的是自上而下改变评价标准。

关键 竞技体育最终比的就是天才

对于省运会、全运会等比赛近年来设置小男足的比赛,包括教育系统此前提出的全国范围内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设想,张路认为,“这些想法的本意是好的,是想推动基层足球的发展,但是方向是错误的。这跟我们上世纪80年代干的那些事是一样的。”

张路所说的“上世纪80年代干的事”,是曾经在中国红极一时的全国足球“三杯赛”:萌芽杯、幼苗杯、希望杯,分别由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参加,后来又增加了贝贝杯,是小学中低年级参加的比赛。

“一搞竞赛,要成绩,各种问题就出来了。说以学校为单位参加比赛,到后来就成了要参加比赛就从各个学校开始调人,把所有踢球好的孩子都集中起来,最后就成了一个城市只有几个小学在玩,其他学校看不到希望,没有积极性,就干脆不搞了。”张路说,实际上“竞技体育最终比的就是天才,而天才一定是在普及的情况下自然涌现出来的。”

关于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如何实现,张路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具体想法,“对于那些表现出足球特长的小学生,感觉在学校里每周这两堂足球课吃不饱,可以参加一些校外的培训中心 ,然后让他们回到各自的学校里再去带动其他小学生,而不是把他们集中到一所学校里。就是不要过早地给他们定终身。实际情况是,那些身体过早成熟的,往往不是真的有天赋。”

在张路看来,“足球运动员的成材过程应该是普及、选材、训练提高,而不是从小把人选出来进行尖子训练。”

设想 足球人口500万可拿世界冠军

针对目前有说法认为,如果从小接触了错误的技术动作,成年之后会很难改正,张路并不认同,“足球技术没有那么神秘。世界足球强国的训练理论一致认为,在12岁以下并无必要进行长时间正规化的训练,那样不但效果不佳,还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厌倦,甚至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

按照张路的观点,小学毕业应该是一个分水岭,这时候一些表现出足球天赋的孩子可以进入足球学校或者足球培训机构进行相对专业的训练,“足球培训机构的作用就是承上启下,一方面从众多的足球少年当中进行选材,另一方面也为职业俱乐部的梯队培养输送人才。在培训补偿这一块,中国足协也有相应的规定,但保护的是12岁之后的这一阶段,所以培训机构从小学阶段开始过早介入对自身来讲也是没有收益、没有意义的。”

但是,这种培训仍然只是初选,不能定终身。“男孩在13岁到16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大的,所以对于职业俱乐部来说,从16岁开始选人是比较合理的,再早就会导致选出来的可能并不是最优秀的选手。”对于目前中国足协要求各俱乐部从U11开始设置梯队,张路认为,这和省运会、全运会设置小男足一样,初衷是好的,但效果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