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颉篇的作者是谁 秦朝的课本竟是《仓颉篇》 是迄今存字最多的文物!

2019-04-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上海古籍出版社在沪宣布,<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一.三.五卷集中出版面世,包括10种古书.其中,第一卷<苍颉篇>为迄今发现存字最多的<苍颉篇>.<苍颉篇>也称<仓颉篇>,是一部失传已久而深受学界重视的重要字书.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丞相李斯作<苍颉篇>七章,车府令赵高作<爰歴篇>六章,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七章,均以秦小篆书写,作为统一文字的依据.西汉时期在民间教书的"闾里书师"将此三篇字书合

上海古籍出版社在沪宣布,《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第一、三、五卷集中出版面世,包括10种古书。其中,第一卷《苍颉篇》为迄今发现存字最多的《苍颉篇》。

《苍颉篇》也称《仓颉篇》,是一部失传已久而深受学界重视的重要字书。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丞相李斯作《苍颉篇》七章,车府令赵高作《爰歴篇》六章,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七章,均以秦小篆书写,作为统一文字的依据。西汉时期在民间教书的“闾里书师”将此三篇字书合一,断六十字为一章,共有五十五章,仍称《苍颉篇》。此书汉代以后不再流行,宋以后即已失传。

仓颉篇的作者是谁 秦朝的课本竟是《仓颉篇》 是迄今存字最多的文物!

20世纪初以来,我国先后于甘肃几处汉代遗址出土的简牍中发现了《苍颉篇》残文,但存字很少。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汉简《苍颉篇》,也仅存500余字。北大汉简《苍颉篇》经缀合后,有完整竹简63枚,残简18枚,每枚简写满为20字,现存1300余字,是迄今所见《苍颉篇》中存字最多的。

仓颉篇的作者是谁 秦朝的课本竟是《仓颉篇》 是迄今存字最多的文物!

相关资料:

我国最早的识字课本是西周宣王时太史籀所编的《史籀篇》,收录的文字是当时通用的大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林立,言语异声,文字异体。到了战国末期,籀文大篆已通行500多年,书写繁难,多有不便,已经不能适应日益繁复的社会活动了,人们在实际应用中就有求简取便的自然需求。

仓颉篇的作者是谁 秦朝的课本竟是《仓颉篇》 是迄今存字最多的文物!

秦国为周之故土,使用的文字自然是古籀大篆一系的文字,而其他东方六国所使用的文字则与周秦系文字颇有不同,王国维先生谓之“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到秦统一六国之时,秦人在原有大篆的基础上,颇有省改,取其便捷易用,这种比大篆简易省改的秦国文字就是小篆。大篆、小篆等名称,都是后世学者所拟定的,当时人并不这样称名,小是相对于大而言的。

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在全国推行简易规整的小篆字体。为了顺应这一“书同文”的文字改革国策, 丞相李斯作《苍颉篇》,共7章,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共6章,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共7章。

三人所作共计3篇20章,世称“秦三苍”。这三篇读物的文字“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即小篆字体。可惜秦国亨祚日短,二世而亡,李斯等人的《苍颉篇》在“正文字”和“教小学”诸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就可想而知了。

《苍颉篇》最初由三篇文字构成,分别是秦丞相李斯的《苍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的《爰历篇》和太史胡毋敬的《博学篇》,共20章,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的产物。

习惯上,人们把李斯等人编写的《苍颉篇》原本称之为“秦三苍”。苍颉也作仓颉。汉初,闾里书师合“秦三苍”为一篇,断60字为一章,共55章,合计3300字,仍称《苍颉篇》。

仓颉篇

第一章

苍颉作书,以教后嗣。幼子承诏,谨慎敬戒。

勉力讽诵,昼夜勿置。苟务成史,计会辩治。

超等轶群,出尤别异。初虽劳苦,卒必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