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和森夫妇 蔡和森91年前的一封信发出铿锵建党先声

2019-02-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蔡和森91年前的一封信发出铿锵建党先声蔡和森,建党学说,建党理论,建党思想,1918年纪实2 往事追忆赴法勤工俭学,自学翻译马克思主义读物1920年,年仅25岁的蔡和森何以能在那个年代拥有先知先觉,提出如此领袖群伦的重要建党思想?"寻求救国真理是蔡和森多年向往的事情."赵丛玉为记者解开了谜团.蔡和森夫妇 蔡和森91年前的一封信发出铿锵建党先声"1918年4月,新民学会在长沙正式成立,会员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们觉得仅仅在长沙学习或者工作,不能扩大知识面,渴望出国学习,寻求

蔡和森91年前的一封信发出铿锵建党先声

蔡和森,建党学说,建党理论,建党思想,1918年

纪实

2 往事追忆

赴法勤工俭学,自学翻译马克思主义读物

1920年,年仅25岁的蔡和森何以能在那个年代拥有先知先觉,提出如此领袖群伦的重要建党思想?“寻求救国真理是蔡和森多年向往的事情。”赵丛玉为记者解开了谜团。

蔡和森夫妇 蔡和森91年前的一封信发出铿锵建党先声

“1918年4月,新民学会在长沙正式成立,会员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他们觉得仅仅在长沙学习或者工作,不能扩大知识面,渴望出国学习,寻求革命真理,而充满着改造社会雄心壮志的蔡和森就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最坚决最积极的一个。

蔡和森夫妇 蔡和森91年前的一封信发出铿锵建党先声

” 赵丛玉一边带着记者参观新民学会旧址,一边娓娓叙述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往事。1918年6月,蔡和森受学会的委托,赴北京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事宜。次年12月,蔡和森就从上海乘船赴法。赵丛玉介绍说,正是留学法国的这段经历,让蔡和森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逐步奉之为信仰。

蔡和森夫妇 蔡和森91年前的一封信发出铿锵建党先声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找到蔡和森留法时期的一些细节,记者辗转联系上了蔡和森的女儿蔡妮。听闻家乡的记者来采访,90多岁的蔡妮老人在电话中很是激动,由于担心老人家的身体,其儿媳孟雅转述了老人的一些记忆,并建议记者采访向警予研究协会会长舒新宇。舒新宇所作的《盗火者之歌》,专门记录了蔡和森、向警予夫妇的留法经历,通过他的介绍,蔡和森的思想成熟之路渐渐清晰。

“蔡和森抵法后进入蒙达尼中学就读,后来觉得学校功课太浅薄,不到一个月后就离校决心自学。尽管蔡和森的法文基础很差,但靠着一本《法华字典》,3个月后就基本能看懂法文报纸了。”舒新宇告诉记者,满怀一腔报国热情的蔡和森,在法国的学习堪称如饥似渴,“当时,渴望接受新思想的新民学会会员一到法国,就学习、研究西方流行的思想流派和学说,尽管经济拮据,不少人仍攒钱购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读物。

”由于分散在法国各地,蔡和森等人把各自购买和搜集到的进步书刊贴上邮票循环邮寄,共享了资源又节约费用。

半年之后,蔡和森就收集和翻译了马列主义和传播十月革命的重要小手册百余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蔡和森迅速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舒新宇说。

谈到蔡和森写给毛泽东的信,舒新宇还介绍了当时的一个背景:“1920年7月,30多个国家在莫斯科召开万国共产党会议,蔡和森从法文报纸上获悉这个消息后,十分兴奋,认定苏联一定会派人到中国组织成立共产党,于是便有了8月13日写给毛泽东的第一封信,并明确将党的名称定为‘共产党’。

”这封信强调了建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突出了党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当时党的创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也奠定了蔡和森在建党历程中的卓越贡献和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