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幼婷刘长乐 李嘉诚、刘长乐与中银香港三角关系
7月9日,TOM证实,它已经与亚视永久名誉主席林百欣旗下的丽新发展达成备忘录,将在6个月之内购买香港第二大免费电视亚洲电视股份有限公司32.75%的股权,成为亚视第二大股东。不过约定价格与传闻中的11亿港币大相径庭,只有区区3亿港币左右,甚至远低于5.3亿港币的账面值。
第二天,TOM复牌后一改前几日连续阴跌走势,一举窜升8%;而丽新发展前一日受11亿港币传闻影响还大涨近27%,复牌后即急跌19%。
这个价格使市场感到意外。因为去年亚视前行政总裁封小平,曾公开宣称亚视的估值为50亿港元左右。尽管这个估值未经投资界认同,但传闻中TOM将以11亿港币收购近1/3股份,毕竟也还在市场的心理范围之内。
与香港电视市场领头羊无线(TVB)相比,亚视的收视率和广告市场份额通常只有无线的1/5左右;考虑到无线目前市值约400亿港币,亚视的市值无论如何也不会只有无线的1/40。
4年前封小平和刘长乐等接手亚视51%股权时,代价大约为7亿港币,也就是说,那时亚视的全部价值为14亿港币。如果拿这个价格作为参照,3亿的价格也吃亏不少。因为4年来亚视已经由亏转盈,估值应有进一步提升。
7月10日,亚视新总裁陈永棋重申,李嘉诚的购买价格“实在超值”。他预料,若亚视将来成功上市,价值会达50亿港币以上。
不过,7月10日,一位非常接近这场交易的亚视前高层向记者表示,“李嘉诚购买亚视,根本就是一场围绕亚视大股东的债务重组,只不过表面上是股权转让而已。”
亚视困局亚视是香港最早的电视台,1958年由英资财团成立。自那以后,围绕亚视控制权发生了频繁的股权动荡,到现在已经
有5次重大的变更。其间的重要原因是一直以来亚视的业务表现不佳,被占据市场第一的无线电视远远地甩在后面,收视率只有无线的1/5,广告价格只有其1/3。
事实上在2000年以前,亚视一直处于严重的亏损之中,沾手的所有股东,无一不被拖累。仅在1988年到1998年10年期间,林伯欣、郑裕彤与何鸿就已为亚视投入28亿港元之巨。
1998年封小平与刘长乐等接手亚视时,向林伯欣承诺将达到以下业绩目标:1998年是4000万港元,1999年则是1亿1500万,至2002年更会达2亿6500万,并计划2001年6月前上市。
可是,亚视连一项目标都未实现。亚视在香港市场的积弱积贫,业绩每况愈下。1998年上半年亏损1.3亿;封小平入主后全年亏损仍达2.8亿;而1999年亏损仍无收窄趋势,至当年9月已亏去2亿。此后两年,经封小平运作,亚视才逐渐走出低谷。
近年来,亚视积极寻求向内地发展。
在广东东莞市兴建影视城及培训人才是一个举措,意图引进制作新人,减低制作成本。另一方面,亚视削减在港节目成本,从大陆引进一些节目,这样一进一出,经营成本已经降到只有凤凰的70%。
经营上获得一定成功的亚视,局面并未产生根本改变。
刘长乐绕道收购
1998年5月,亚视大股东林伯欣决定出让亚视51%的股权,封小平和刘长乐组成的龙维有限公司与黄保欣的联旺有限公司分别得到46%和5%股权,当时每股作价1.795元,总价7亿港币。其中封小平和刘长乐分别得到24.12%和13.79%股权。
这次股权转手的背景是,刘长乐正处于创办凤凰卫视之初,对电视业的兴趣正浓。但由于刘是持有伯里兹护照的外籍人士,根据香港电视管理条例的要求,外籍人士不得控制超过15%的香港电视机构股权。所以,龙维与联旺成为刘长乐规避香港电视法规的特殊安排。
这一事实在1999年11月林百欣状告亚视新管理层时被公开。林百欣称,每当问起黄保欣有关亚视的问题,黄总是叫他找刘长乐;当林百欣转问封小平时,封亦要问过刘长乐。由此林百欣质疑,刘长乐才是亚视的真正决策人。
今年6月,刘长乐与陈永棋通过一间于英属处女岛成立的控股公司VMH,以部分现金、部分股份的形式,全面收购以封小平和刘长乐为主要股东的龙维有限公司,及龙维持有的46%亚视股份。VMH的主要股东为以刘长乐为大股东的今日亚洲有限公司。刘长乐持有“今日亚洲”的93.3%股权,而陈永棋则持有其余的6.7%。至此,刘长乐持有亚视43%的股权,成为亚视单一最大股东。陈永棋则另持有20%左右。
之后不到1个月,就发生了李嘉诚收购亚视第二大股权事件。
消息人士指出,在这些纷繁的收购事件背后,一个关键的背景是刘长乐当初组织龙维与联旺接手亚视51%股权时,全部资金来源都出自中银香港的贷款。
如此一来,主导亚视股权的关键是债权银行。而今年以来由于中银香港上市,必须清理不良资产,这笔陈年旧账被翻了出来。
李嘉诚的生意历来是在最适合的时机介入,这时与中银香港谈债务的重组,正是时机。
“李嘉诚如果不与债权银行谈好条件,并进而和债务人进行过沟通,怎么可能去购买第二大股东的股权?”一位接近亚视高层的人士分析道。
李嘉诚借力中银香港
7月11日,记者与中银香港联系,查证贷款之事,公关部的叶小姐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客户的秘密,按照银行的惯例,无法对外披露。
不过,中银香港在上市之前处置不良资产的力度的确在加大。在向机构投资者提供的招股说明书中,中银香港披露,其于2002年6月向中银香港在开曼群岛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出售了114亿港元不良贷款,使不良贷款比率由11.48%下降到9.48%。
一位亚视前高层向记者透露,刘在购买亚视时向中银香港贷款近8亿港币,以到手的亚视股权作为质押。4年来,这笔贷款一直没有归还。
尽管近年亚视在经营上有了一些改观,但由于近年香港股票市场步入熊市,亚视上市事宜一推再推,陈永棋日前表示,今年不会有上市计划,今后也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这使得中银对手中的亚视股权质押不敢掉以轻心。消息人士称,在上市之前,中银为降低不良贷款比率,要求刘长乐赎回股票,但刘长乐很难一下子归还贷款。
“李氏传媒帝国”初现?
一位亚视的前高层表示,李嘉诚确实走了一条捷径。“事实上这是一场先难后易的交易,也就是说,与林百欣的交易其实是最难的,毕竟林是亚视10多年的旧人,对亚视有着深厚的感情,不会轻易放手。但如果达成交易,后面的事情只是水到渠成而已。”这位亚视的前高层说。
TOM与林百欣成功达成交易,李嘉诚控股亚视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与此相呼应的是,7月10日李嘉诚表示,很支持TOM收购亚视股权,现在TOM是亚视的小股东,将来会是大股东。
有亚视前高层进一步透露,刘长乐当初建立凤凰卫视,资金也大多来自中银香港,中银香港旗下的全资附属公司华颖国际一直持有8%凤凰卫视股权。
由此李嘉诚通过连续的跨媒体收购,最后和默多克重新建立“拍档”关系当是可能的选择。默多克在亚洲传媒市场的根据地星空传媒(原STARTV),就是1993年从李嘉诚家族手中购买而来。
如果李嘉诚最终购买部分凤凰卫视股权,拥有等量股权的默多克,会否成为其合作伙伴?
目前,刘长乐也在积极构筑防线。7月11日,香港广管局宣布刘长乐6月份增持亚视申请获得批准。这对刘长乐是个好消息。同时,陈永棋亦表示他和刘长乐都不会减持亚视股权,亚视现管理层欢迎TOM和李嘉诚的进入,但是TOM只能取代丽新发展做“沉默的合伙人”,而不会影响亚视决策。
在李嘉诚的企业帝国中,以前也有过电视媒体。李嘉诚说,他甚至比无线的现任董事长邵逸夫更早拥有无线股权,但后来出售了。而STARTV原本就是和黄产业。本次收购亚视,李嘉诚有望重新打造一个包括电视王国在内的跨媒体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