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涛生日礼物 赵江涛:平凡的青春 不平凡的梦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28日电 (记者 刘喆 通讯员 李超 韦跃) 赵江涛,陕西人,如今已参军八年。八年间,他立过功,受过奖,曾参加过“9.3”阅兵执勤安保任务、“十九大”执勤安保任务等重大勤务。他从不主动邀功,总是把机会留给其他战友。在训练场上赵江涛是一个敢打敢拼、血性十足的“硬汉子”,但是在深夜的哨位上他却是一个牵挂家人、思念家乡的“兵娃娃”。
小时候,赵江涛家的桌子上一直摆放着一张早已泛黄的大伯的军装照。照片中大伯挺拔的军姿深深地吸引着他,他总是吵闹着要听父母讲这军装背后的故事。当父亲耐心地讲起那段故事时,年幼的他每次都听的津津有味。父亲总会亲切地抚摸着他的头,对他说长大了也要像大伯那样去当兵。长大去当兵,这个梦想深深埋在了赵江涛的心底。
带兵时,战士们心里的好班长
没有穿过军装的人会羡慕军装的帅气,只有穿过的人才会明白这身军装承载了多少担当。
训练场上,赵江涛刻苦拼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超 摄
夏季,升旗时间早,执勤的哨兵在升旗前两个小时就要起床上勤。凌晨两点多,赵江涛总会第一个醒来,他静悄悄地起床,穿上那一身令他骄傲的橄榄绿,生怕弄出声音惊醒战友们。看着班里还在熟睡的战友,蹑手蹑脚地走出屋门。即使是开门的声音他也很注意,生怕一不小心吵醒他们。没过一会熟悉的哨音响起,战士们开始迅速起床穿衣,然后在出门时顺手取走赵江涛事先准备好的装备,整齐列队,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哨位。
赵江涛的心中总是充满温暖的阳光,战士们都很喜欢他。他希望自己的体格能够更强壮,这样才能更好地守卫祖国,保护人民。为了这份执着,他每天坚持举杠铃,拉杠,战士们在他的影响下也开始健身锻炼,部队的训练氛围变得更加浓厚。
同班的战士们常说,什么是战友情,就是当你第一次跑五公里时,战友不顾自己疲惫和满头汗水,拉着你的手向前方冲去。
赵江涛跑步速度很快,但是他每一次都跑在最后,每当有坚持不住而放慢脚步的同志,他总是在他们身边不断勉励:大家们都在前面等你,不要放弃,我们绝不会抛弃任何一个战友。
八年的磨砺,他早已是一把锋利的剑,在与战友们一同拼搏前进中,他从不掩饰锋芒,但是也时刻不让每一位战友掉队。不抛弃不放弃,成了他与战友之间的约定。
执勤时,游客眼中的好战士
每天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的游客总是络绎不绝、人山人海。每一次赵江涛执勤的时候总会格外注意游客的安全。
赵江涛在执勤。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超 摄
有一次,赵江涛负责维护天安门广场出口处的秩序,突然一个小孩子坐在地上大哭,他赶紧跑过去询问情况,原来这个小孩子和父母走散了。
赵江涛立刻向周边民警说明了情况,紧接着他把孩子抱到了游客较少的地方,一边安慰他一边通过电台通知友邻哨兵注意观察,尽快找到孩子的父母。没过一会儿,孩子的父母就在相反的出口被友邻哨兵发现了。焦急寻找孩子的父母早已泣不成声,见到自己的孩子安然无恙,他们连忙向赵江涛和民警握手道谢。
当父母准备带着小孩子离开时,他还依依不舍地看着赵江涛。看到孩子的样子,赵江涛亲切地抚摸着小孩的头,并叮嘱他的父母一定要看管好孩子。最后,孩子在赵江涛脸上亲了一口,才依依不舍地跟着父母离开。
像赵江涛这样“热心肠”的故事在天安门广场上有很多,战士们都习惯把这种“热心肠”视为自己的“责任”“义务”。每当有人问起他们的名字,他们总会很自豪地回答——中国武警。
赵江涛(右一)结婚当天与妻子、父母的合影。通讯员供图
穿上军装就要肩负起责任,但是远方的亲人依旧是赵江涛心底永恒的牵挂。虽然在家时父亲总是开玩笑说他做的不够好,还要努力,但母亲告诉他,其实父亲和亲戚朋友们说的最多的,就是他那当兵的儿子。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多年以后,当这一切都成为一张张泛黄的照片时,也许他会看着这身永不褪色的绿军装笑着流出眼泪。看向远方,回想着拼搏奋斗的那些年,骄傲地微笑,笑自己曾勇敢地走过军旅这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