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故居 立一座人民公仆的丰碑——话剧《谷文昌》观后感
我观看了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演出的三幕话剧《谷文昌》,心情难以平静。没有料到,这部以老一辈英模人物谷文昌事迹为原型的剧作,竟能让人感受到如此强烈的震撼!
话剧《谷文昌》剧照
受真人真事的约束,歌颂英模的戏难写,这是戏剧界不争的共识。然而,我们是一个英雄模范辈出的国家,通过戏剧来传播英模的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也是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难写,却又需要写。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如何在不失其真实性的前提下,创作出艺术的精品来?这只能通过实践来回答。
话剧《谷文昌》的创作始于2016年。两年多来,主创人员深入生活,学习历史,感受时代,认识英雄,已将剧本修改了二十多稿。这部戏的主要优长在哪里?这里,仅谈谈我个人的感受。
一是真实、浓缩地再现了谷文昌的英雄事迹。话剧《谷文昌》撷取了谷文昌在福建东山工作14年史实中的若干事件入戏,此前的经历均放在幕后去叙述,且简略带过。这是编剧的正确选择,毕竟一部话剧的容量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
写好这14年,能最集中、最生动地体现谷文昌作为人民公仆的作为和精神。剧中出现的正确处理群众祭拜关帝庙所引起的矛盾;为群众摘掉“敌伪家属”的帽子;找水打井、造林治沙的艰难;宁肯自己挨饿也不让群众断粮;热情关怀从国民党军队逃回东山自首的乡民;严厉要求子女做普通人,不搞特殊化;临终时仍牵挂着东山的人民群众,遗体永远埋葬在东山的泥土中……这些事件和情节,均源自谷文昌的生平事迹,这让我们在舞台上看到了一个真实不走样的谷文昌,既不夸大、拔高,也没有丝毫的贬损。
惟其如此,才能以其强大的真实性感动于人。
二是在艺术创造上下了功夫。一部戏剧如果只凭选了一个好题材,满足于如实地演绎已经发生过的英雄事迹,而无自己的艺术个性和艺术创新,那么最终进入精品佳作之列的可能性就不存在。话剧《谷文昌》之所以比听英雄事迹报告、读报告文学更感人,正在于它将原始素材进行了精心的梳理,找到了它与今天时代脉搏和观众思考的连接点,从而做出了艺术性的构思、剪裁与表达。
比如第一幕的结尾,谷文昌化解干部与群众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这场戏既有历史的依据,又有艺术感染力的提升。刚解放不久,东山群众按照祖辈习俗,要祭拜关老爷,以祈求丰收和保佑远方亲人的平安,却遭到县长吕志远带领民兵的阻止。
理由是海防前线必须安定,不准“敌伪家属”参加祭拜。吕县长与“敌伪家属”之间各不相让。在冲突愈演愈烈之时,谷文昌急匆匆地赶来了,他携妻子和群众一起跪在关帝庙前,着实让大家吃了一惊,却又巧妙地化解了一场矛盾。
又如第二幕写谷文昌请能人林望龙“出山”,也是一场难得的好戏。戏剧舞台上的“三顾茅庐”并不少见,《谷文昌》的与众不同,正在于请人“出山”不仅仅是语言说服,更是凭已经做到的务实成绩使对方感到值得信任,愿意付出心血与之共同奋斗!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剧本在戏剧矛盾的设置和解决上、在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上、在舞台节奏的安排上、在演出现场的效果与演出之后可能带给观众的思考上,都花费了心思。这幕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既满怀理想又脚踏实地的共产党人的艺术形象。
再如第三幕中谷文昌对子女的教育。谷文昌即将去福州工作,3个儿女围着母亲吵闹不休。这场“家中戏”初看似乎与改变东山面貌无关,实则是一场不可或缺的重头戏。唯有在这更具有个人私密性的家庭生活和父子、父女关系中,更显出一个共产党人的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公私分明。
全剧的结尾,是写谷文昌即将走完生命最后途程,在妻子的扶持下,他回到了日思夜想的东山。环顾着这片被大海拥抱、木麻黄树林遮天蔽日的美丽的第二故乡,他心满意足地俯下身来,在一块巨大的青石之上静静地睡去了……全剧从始至终的风格都是现实主义的,唯独在此处亮出了一抹浪漫的色彩,有欣慰、惋惜、怀念,更有尊重和敬仰,却没有伤感。我赞赏这一摆脱了一般化窠臼的结尾。
三是辛柏青饰演的谷文昌,表演功力深厚,形象丰润完美。此剧能成功地立在舞台之上,离不开编剧的反复探索、导演的总体把握和全剧组的通力合作。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谷文昌的扮演者出色地完成了这一艺术形象的创造,真正地成为这部戏剧的“顶梁柱”。
辛柏青没有让我们失望,他有身材高挑、气质淳朴、声音圆润、吐词清楚的优越条件,面貌有些近似谷文昌。但更为可贵的是,他经过学习、体验和创造,不仅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经过战火的洗礼、带有几分农民的憨厚、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同时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思路清晰、耐心办事、通情达理、与人为善的基层领导人谷文昌。
辛柏青创造的谷文昌形象,标志着他的表演艺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话剧《谷文昌》还可进一步修改提高。县长吕志远的形象多少有些概念化。打井出水时群众之欣喜,群众寒夜之中以棉被护树的场景,都可以渲染得更动人些。多媒体灯光、视频的设计和运用还可以改进,应该使其化入戏剧,防止硬性拼贴。
祝贺中国国家话剧院给我们创作了又一台好戏,为“人民公仆”立起了一座丰碑!(钟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