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希怡是谁的女儿 我看郑希怡再露点事件:下一次还能露什么?

2018-12-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眼球经济"就是我们目前最真实的现实,而最少被人们思考的反而是我们吸引来的眼球是什么性质的,比如它是欣赏的还是憎恶的.在经济学的层面上,道德价值被悬置了,考虑最多的只是经济效用而已,而在这个道德真空的环境中,往往是道德值越低,经济值反而越高.郑希怡是谁的女儿 我看郑希怡再露点事件:下一次还能露什么?在郑希怡的身上,我们也许就可以侦测出这样的信息:假如她在慈善晚会上捐出500万元港币,谁会记得她做过这样的善举呢?可是,当她在电视屏幕上露点3秒钟,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会有人对此记忆犹新.这就

“眼球经济”就是我们目前最真实的现实,而最少被人们思考的反而是我们吸引来的眼球是什么性质的,比如它是欣赏的还是憎恶的。在经济学的层面上,道德价值被悬置了,考虑最多的只是经济效用而已,而在这个道德真空的环境中,往往是道德值越低,经济值反而越高。

郑希怡是谁的女儿 我看郑希怡再露点事件:下一次还能露什么?

在郑希怡的身上,我们也许就可以侦测出这样的信息:假如她在慈善晚会上捐出500万元港币,谁会记得她做过这样的善举呢?可是,当她在电视屏幕上露点3秒钟,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会有人对此记忆犹新。这就是在社会现实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的“黑比红更红”定律。

郑希怡是谁的女儿 我看郑希怡再露点事件:下一次还能露什么?

现在,我们已经找不到任何逃避的理由,阴谋论的逻辑必然成为我们思维方式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就生活在阴谋之中,我们终日与阴谋相周旋。在阴谋论的阴影下,我们的同情心被更扎实地包裹起来,我们总是倾向于在事情的真实面目未经证实之前保持怀疑审慎的态度。这种铜墙铁壁式的结构,固然是生活在后现代氛围中的我们的一大不幸,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准犬儒思维也是我们心灵的保护伞,令我们免于欺诈与蒙骗。

郑希怡是谁的女儿 我看郑希怡再露点事件:下一次还能露什么?

反方:“点”是娱乐界最后的意识形态

■ 刘铮

前些时,在电视上偶然看到《康熙来了》节目对台湾一位女名模进行采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该期节目一大半的时间都花在了对露点和走光问题的探讨上。该名模似乎曾不止一次在T台上露点,于是舆论猜测她是借这种办法“上位”,而名模本人,

不管是真无辜还是假天真,总之坚称自己不是故意为之。而接下来的话题似乎更有意思,名模说,亚洲人的“点”究竟跟颜色暗一些,露出来也不大好看,按她的逻辑,既然不大好看,当然也就不大可能有人故意要露。她补充说,有一回到欧洲表演,偶然看到欧洲模特赤裸的上身,被那粉红色的“点”震撼到了,眼睛想挪都挪不开。

重述上面这一段,当然从一方面暴露出我的恶劣趣味,但从另一方面说,也是因为我感到这个“点”也许会成为引发娱乐界“内爆”的极点。在名模、小S、蔡康永之辈眼中——至少以他们的公众形象论——“点”已经被纯粹物化了,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它自身,是它的物理尺寸和外在颜色,除此之外,它什么也不是;除此之外,它什么也不能是。

必须承认,在某种程度上,我居然赞成他们的观点,因为它确实什么也不是,除了一个“点”而已。然而,我跟名模、小S、蔡康永们的最大区别在于,这个“点”在我这里是没有意识形态光晕的,它的露与不露已经不再是个问题。

在机械唯物论者眼中,它只是某种质量、体积、形状、颜色的组合而已。最有意思的是,“点”的被遮蔽,好像是假装我们不知道那里本来应该有什么似的。

在郑希怡露点事件发生后,最有意思的反应就来自于容祖儿,她说:郑希怡难道不知道用乳贴吗?所以说,衣服滑落了不要紧,关键是保住那个“点”——就好像是假装我们不知道那里本来应该有什么似的。

这个逻辑我们其实相当熟悉,比如说,跟别人搞暧昧不要紧,只要不上床就行;上床也不要紧,只要不突破最后一道防线就行;突破最后一道防线也不要紧,只要不怀孕就行……自欺欺人的关键是设定那么一个位置,只要这个位置不失守,那么其他的一切都没什么不可以。于是,穿着多么暴露、多么挑逗都不要紧,反正你有乳贴。于是,我们都成了机械唯物论者,我们不认别的,就认“点”。

容祖儿的说法引发我另一种猜想:假若郑希怡贴了乳贴又怎么样呢?假若戴了就可以毫不羞赧地在舞台上表演了吗?假若贴了她就获得了衣服滑落的合法性了吗?假若贴了她就不用在事后嚎啕大哭(据称)了吗?这又是怎样一种坚持与固守呢?

意识形态是什么?意识形态就是对神秘性与特殊性的标榜。我说“点”是娱乐界最后的意识形态,就是因为它是最后的神秘与最后的特殊。假如有那么一天,就像我们当中一部分人已经了然的那样,所有人都终于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除了是一个点之外,“点”什么别的都不是,那么,这个意识形态也就消失了。我相信,那一天其实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