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会战时间 四次长沙会战的时间介绍

2018-08-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长沙作为抗日战争中受到严重摧残的城市之一,历来为人熟知.持续六年的四次长沙会战,战况空前.斗争惨烈,前三次均以中方大胜收场.四次长沙会战具体都在何时开始,何时结束,让我们来了解一番.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四次长沙会战的时间,希望你喜欢.长沙会战时间 四次长沙会战的时间介绍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939年10月13日)冈村宁次指挥10万兵力,从赣北.鄂南.湘北进犯长沙,国民党第九战区代理司令长官薛岳动员战区所属部队约24万兵力迎战.10月15日,30集团军克复三都并继续追击

长沙作为抗日战争中受到严重摧残的城市之一,历来为人熟知。持续六年的四次长沙会战,战况空前、斗争惨烈,前三次均以中方大胜收场。四次长沙会战具体都在何时开始,何时结束,让我们来了解一番。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四次长沙会战的时间,希望你喜欢。

长沙会战时间 四次长沙会战的时间介绍

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939年10月13日)

冈村宁次指挥10万兵力,从赣北、鄂南、湘北进犯长沙,国民党第九战区代理司令长官薛岳动员战区所属部队约24万兵力迎战。10月15日,30集团军克复三都并继续追击,日军伤亡达2万余人,中国军队伤亡3万余人。

长沙会战时间 四次长沙会战的时间介绍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日军10余万大军,配备强大的火力和大量骑兵,于9月中旬发动了对长沙的第二次大规模进攻。中国第9战区所辖兵力为11 个军30个师。日军9月27日攻入长沙后仅3天就被迫撤退。10月8日敌我双方恢复到战前状态,日军伤亡达2万余人,我军损失近7万人。

长沙会战时间 四次长沙会战的时间介绍

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7日~1941年10月11日)

日军为打击中国第9战区主力,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第11军在湘北岳阳以南地区集结了总兵力达12万余人,在司令官阿南惟几指挥下,采取将主力并列于狭窄正面上,以纵深突破的战略,向长沙进犯。

19日,日军抵达汨罗江北岸地区。为阻止日军向长沙推进,第9战区电令第 37、第99军坚守汨罗江南岸,阻击日军。此时日军破译了第9战区作战命令的电报,决定放弃原作战计划,命令各师团向东挺进,于捞刀河以北地区围歼从东面侧击日军的中国军队,并于28日占领长沙。

中国第9战区已于27日奉最高统帅部电会,转移攻势,从各方调集增援部队陆续赶至战场投入战斗,将日军包围于捞刀河、浏阳河之间。与此同时,第3、第5、第6战区部队分别向当面之日军发动了攻势。11日,中国军队恢复了原阵地,与日军对峙于新墙河,会战结束。

此次会战历时月余,中国军队共歼灭日军4.8万余人,击落飞机3架,击沉汽艇7艘,使其妄图一举歼灭第9战区主力的计划遭到失败。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15日)

1941年12月23日,日军再次强渡新墙河展开进攻。 中国在前两次长沙会战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进行防御作战。于是被迫退却。中国军队合围部队立即转为向敌阻击、截击、尾击作战,穷追不舍,在多处予敌重大打击,扩大战果,敌狼狈逃窜,至1942年1月15日,中日两军恢复战前态势。中国军队获得长沙数次会战以来首次全面胜利。此役,日军遭重创,被毙伤5万余人。

第四次长沙会战(1944年5月27日~1944年6月19日)

第四次长沙会战1944年5月揭开了序幕。这次会战又叫做长衡会战。是指1944年(民国33年)5月至8月,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豫湘桂战役中,中国第9战区部队在湖南长沙、衡阳地区对日军进行的防御战役,攻击的日军人数约有36万,守势的中国国军约有30万。6月16日,逼进长沙的日军开始向长沙城区猛攻,6月19日中国军队撤退,日本攻陷长沙。

长沙会战一共打了四次,史称为"长沙会战",或称"长沙保卫战"。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日本方面的指挥官是冈村宁次,他指挥日军从在赣北、鄂南、湘北三个地区攻击中国军队。在这次会战中,中国伤亡远大于日本伤亡,但却阻止了日本攻下第九战区的企图。

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日军方面的指挥官是阿南惟几指挥12万日军在湘北地区同中国军队交战。中国方面的指挥官薛岳使用天炉战法将日军引之新河墙进行决战。中国军队的伤亡虽然大于日本军队,但是粉碎了日本企图消灭第九战区的野心。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军遭到了重大失败,被击毙5万余人,这次会战是中国军队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次胜利是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也对当时世界上反法西斯国家的人民和军队起到了鼓舞作用,欧美国家的媒体特别报道了这次大会战。

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日本出动36万人,是四次长沙会战中出动兵力最多的一次,日军在这次会战中,采用速战速决的方式,一开始就直接攻击岳麓山,中国军队没来得及防备的时候,日本已经攻下了岳麓山。岳麓山攻下后,日军在岳麓山上对长沙城进行炮击,长沙陷落。仅隔几天,衡阳也被日军攻陷。

在激烈的攻防战中,中国投入100多万兵力,日本投入60多万兵力。

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日本集中了10万长沙会战兵力,包括第6、第33、第101、第106以及三个旅团,在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发动了湘赣会战,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16个军30多个师师约40万人的兵力阻击日军。

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日本方面的第11军在湘北岳阳以南地区集结了第3、第4、第6、第40师团和4个旅团,配有战车第13联队,野重炮第14联队,独立野战重炮第15联队第一大队及部分工兵、空军、海军部队,总长沙会战兵力达到12万余人。中国方面聚集40个师,约50余万人的兵力对抗日军。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军调派11万军队,并调派了100多架飞机以及海军的一部分兵力,中国方面派遣了20万兵力阻击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遭到惨败,本来要增援驻香港英军的中国派遣军被阻隔。

在第四次长沙会战中,日本集中36万兵力来进攻长沙,有第3师团、第13师团、第68师团、第116师团、第40师团、第34师团、第58师团、第27师团、第37师团。中国方面有30万守军。由于长沙会战兵力的悬殊,长沙最后失陷。

薛岳接掌第九战区是在1938年底。经过仔细分析,薛岳发现,日军要进攻长沙也并非易事。长沙以东及东北有幕阜山、九岭山、罗霄山等山脉,地形复杂,如果道路被彻底破坏,则崎岖难行。只要中国军队依据险要,重兵布防,日军插翅也难通过。

因此,日军主力最有可能的主攻路线是从岳阳到长沙,但这条路线经过水网地带,须突破山岳丘陵及水网地带也很困难,此外,湘北地区水网密布,只要将道路破坏,日军"陷身其中,实无异自投罗网,弹粮运输皆为骡马是赖,机械化部队更无法运用"。薛岳认为,这样的地形"正有利于我处处设伏,猛烈夹击"。

薛岳认为,不宜在第一线与敌决战,必须加大防御纵深,"依星罗棋布之纵深据点阵地,以均敌势;加大空间,节节抵抗,以均敌力;张罗四维,形成天炉,以熔解之"。因此,他在利用湘北有利地形修筑了新墙河和汨罗江两道防线,同时加强长沙防御,在岳麓山上增设炮兵阵地。

薛岳决心:如敌进攻,则利用已设阵地,予敌消耗后,即有计划地向长沙和东面的幕阜山、九岭山转移;待敌进到长沙附近时,我集中大量预备队与敌决战,退到幕阜山、九岭山一带之部队亦同时攻击其侧后。

这就是薛岳后来总结的"天炉战法"。鉴于南昌会战中,日军大量使用机械化部队和重武器装备,在突破中国军队阵地后,即快速向目的地挺进,致使中国军队措手不及的沉痛教训,薛岳于1939年4月号召湘赣战地民众"化路为田,运粮上山"。

这两项措施的实施确实打中了日军的痛处。由于日军缺乏大型筑路机械,筑路能力相当差,即便能在短时间内赶筑简易少量公路,其承载能力也很弱。这样一来,日军不仅机械化部队和重武器的使用大受限制,战役后期前线部队的补给也成了问题。

不仅如此,由于道路全部被破坏和电台数量有限,日军的电台及其零部件运输不便。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截获的两封日军向后方催运弹药和给养的重要信件都是从击落的信鸽身上搜出来的。第九战区长官部正是通过这两份信件判断出日军一线部队粮弹告罄,做出了就地反击的决策,使整个会战得以反败为胜。

这样的战绩即便称不上"战神",也足以使薛岳在国军将领中跻身一流。另外,薛岳还专门撰写了著名的论文《天炉战》,对会战期间的作战指挥、作战准备等八个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作出了详尽的阐述,对保障会战的胜利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