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的名字 钱玄同林尹的师生谊

2018-1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37年7月,温籍著名学者林尹所著的<中国声韵学通论>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是书封面题签非常醒目,那一笔畅达于汉隶魏碑书体之间的庄重题名,出自著名学者钱玄同的手笔.翻开封面,又是一篇钱玄同所撰序言,映入眼帘.钱玄同的名字 钱玄同林尹的师生谊同事同门 研究声韵林尹(1910—1983),字景伊,温州瑞安人.其父林辛(号次公).其叔父林损(字公铎),均于民国初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林尹幼承家学,16岁时即入北京大学国学系,师从著名学者黄侃.1930年,又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研究生.毕业后先任河北

1937年7月,温籍著名学者林尹所著的《中国声韵学通论》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是书封面题签非常醒目,那一笔畅达于汉隶魏碑书体之间的庄重题名,出自著名学者钱玄同的手笔。翻开封面,又是一篇钱玄同所撰序言,映入眼帘。

钱玄同的名字 钱玄同林尹的师生谊

同事同门 研究声韵

林尹(1910—1983),字景伊,温州瑞安人。其父林辛(号次公)、其叔父林损(字公铎),均于民国初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林尹幼承家学,16岁时即入北京大学国学系,师从著名学者黄侃。1930年,又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研究生。毕业后先任河北大学讲师,讲授声韵学;后任北平民国大学教授;1935年,任北平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钱玄同的名字 钱玄同林尹的师生谊

林尹所著《中国声韵学通论》,颇为钱玄同所重,不但为之题笺还为之撰序。在当时的同类著述之中,能令钱玄同如此倾心者,并不多见。事实上,早在1930年,林尹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就读研究生课程时,就常去听钱玄同在该校中文系本科的《中国声韵沿革》课。

钱玄同的名字 钱玄同林尹的师生谊

钱玄同与黄侃,本就同为章太炎门下,在黄侃于1935年逝世之后,林尹便转而多向钱玄同请益学术了;后更应钱玄同之邀,同在北平师范大学任教,二人交往亦愈加频繁。《中国声韵学通论》一书完稿之际,钱玄同更欣然命笔,为之表彰,以示勉励。

据《钱玄同日记》可知,1937年1月6日,钱开始为林著撰序;次日钱晤林之后,知其当月10日将远行,遂决定于1月8日尽快将序文完成。1月9日,钱已完稿,请人复写数份,一份自留,一份送去《世界日报·国语周刊》刊发,一份送去《师大月刊》刊发。还有一份则交给了林,又应其请求,把原稿手迹也送给了他。

值得一提的是,钱玄同为表彰学术、勉励后学,早在1937年2月20日,即将他为林著所撰序言,径直刊发于《世界日报·国语周刊》之上,比成书出版的时间早了近半年。周刊上发表的序言,题为《林尹中国声韵学要旨序》,开篇即语"瑞安林子景伊写《中国声韵学要旨》既成,问序于余",可见《中国声韵学通论》初名或为《中国声韵学要旨》,钱玄同所读到的乃是稿本,比一般读者读到的正式出版物,自然还有些内容上的差异罢。

多次重版 终身不忘

且看钱玄同对此书如何评价,对林尹的学术渊源又如何评述。他在序言中写道:

景伊为吾友次公君之子,公铎君之侄。两君皆受业于其舅氏瑞安大儒陈介石先生,得其真传。景伊既承家学,又师事亡友同门生蕲春黄季刚君,亦尝闻先师余杭章公之绪论。民国十月九年,景伊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余在本科讲述《中国音韵沿革》,景伊曾来听讲。

黄君精于小学,《广韵》尤其所专长。《广韵》一书,最所精究,日必数检,韦绝三绝,故于其中意蕴阐发无遗,不独诠其名词,释其类例,且由是以稽先秦旧音,明其声韵演变之迹;考许君训诂,得其文字孳乳之由;兽不仅限于《广韵》,且不仅限于声韵学,已备及于小学全部矣。

景伊天资渊懿,善读善悟,既受师说,复能潜心绎理,心得甚多;顷在北平民国大学讲述声韵,纂成此编。余观其书,于声韵之名称,声韵之通例,声韵之发音,韵书之起源……无不择精语详;立论多本黄君,而上及婺源江君、休宁戴君、番禺陈君、时亦采撷鄙说。景伊综合之功与组织之力,皆可赞叹。

仅从上述这段序文来看,钱玄同对林尹的家世、家学、学术旨趣一脉十分认可,认为林尹源承温州学派之家学,又得黄侃学术精义,更返溯清代朴学传统,博采众长,终得集大成之作。所以,他强调"景伊综合之功与组织之力,皆可赞叹"。

序言末段,钱玄同称,"余亦嗜声韵之学,自恨才质驽下,与黄君虽分属同门,然实无能为役。近年久病,脑力大减,衰朽余生,此后殆不能更有寸进。睹景伊之英年劬学,著作斐然,故喜而序之"。这样的结语,显然有章门衣钵、黄氏精义皆赖林尹传续之意。这样的结语,对于时年才27岁的林尹来说,实在是莫大的嘉许与鼓舞罢。

1937年7月,《中国声韵学通论》初版之后不久,"七七事变"爆发,林尹痛感民族危亡,毅然放弃教职,投身抗日救亡工作。初任华北特派员,负责民众组训工作;北平沦陷后,游击山西,矢志抗战。两年后,钱玄同病逝于北平,二人就此人天两隔。

八年后,抗战终获胜利。1946年8月,此书再版。钱玄同的题笺与序言,一仍其旧,令人不禁怀想当年钱、林二人短暂却真挚的师生之谊。1949年之后,林尹赴台湾,对此书加以修订增补,于1960年之后又多次重版印行,扉页上的钱玄同题签赫然在目,钱序亦仍冠于文首。而此书"台湾版"的最大特点乃是,林尹还将珍藏多年的钱玄同序言手稿,影印刊于书中,真真是更为深切怀念之见证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