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觉哉文集 谢觉哉家书手迹整理出版50余年 写下115封家书
《谢觉哉家书》近日由三联书店出版。73岁的导演谢飞是在前年,也就是他古稀之年时,才开始整理父亲谢觉哉的家书。随着这些家书的面世,“延安五老”之一、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的家庭往事走到了公众面前。谢飞感叹,整理父亲的家书整整晚了四十多年,对父亲的孝顺才刚刚开始。
50余年,写下115封家书
这些家书最早1919年寄出,最晚是谢觉哉1963年中风后,用左手艰难书写而成。50余年间,谢觉哉写下的家书共有115封。谢飞看着这些已经发黄的信函,看着父亲从青壮年到老年不断变化的毛笔书法,不断心生感慨。
谢飞说,因为繁忙,过去没有多少时间与精力去了解父亲。他回忆说:“1971年6月,当我兴冲冲地从保定白洋淀农村干校返回北京准备结婚的时候,面对的却是父亲的葬礼。”直到前年,他轮替哥哥谢飘,搬到母亲家住,才有了更多时间阅读父亲的著述。
谢飞读到了母亲早在30年前就组织人编写、出版的《谢觉哉传》《谢觉哉日记》《谢觉哉文集》等,对父亲的思想、工作、才华以及生活、情感有了些实实在在的了解,于是也有了整理谢觉哉家书的想法。
这些家书由家人保存,其中关于谢觉哉写给宁乡老家的夫人何敦秀和孩子们的信,谢飞说:“何敦秀夫人去世后,这些信由我四哥谢放保存,谢放去世后,这些信才辗转到我这里。”这些信是从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写到上世纪40年代。
历经两年,家书整理完成。百余封书信纵贯近半个世纪,集亲情、乡情于一体,也从一个家庭的变迁映射出一个时代的动荡与革新。
给夫人的信,深情又有趣
谢飞说,现在能找到的父亲的书信,不少是给他的前后两位夫人写的。从中可以看出,谢觉哉理智、平和地处理了在新社会“一夫一妻”婚姻制度下的家庭关系。
谢飞坦言,在“文革”结束前,兄弟姐妹们都没有听说过父亲的第一位夫人何敦秀的名字,只知道在老家湖南宁乡,父亲还有几个孩子,年龄都很大了,“后来通过父亲的日记、书信,特别是1984年我拍电影《湘女萧萧》时,第一次回到了父亲的故居,才第一次见到何夫人的照片。”
通过这些家书,谢飞触摸到父亲和何夫人相处的往事。即便已和王定国(注:谢飞母亲)结婚,并育有五个孩子,谢觉哉仍一直与何夫人通信,问候与帮助对方的生活,并坚称“你永远是我的夫人”。1951年9月7日,谢觉哉给何夫人写的最后一封亲笔信,提到希望她不要来北京,“理由如下:第一、我们离开了20多年,我在外又有了家。
你如来,很不好处置,要发生纠纷。现是新世界,和旧世界不一样。你我都是上七十的人了,经不起烦恼,对我不好,对你也不好。”何敦秀后随其小儿子谢放到北京居住,直到1967年88岁去世。
1937年,谢觉哉与比他年轻29岁的王定国结婚,如今王定国已103岁高龄,身体不错。而关于父亲与母亲的通信,也令谢飞感动。谢飞回忆说:“我母亲曾经是文盲。她曾回忆说,结婚后,父亲写文章时让她去办公室拿西北日报,拿了三次都没拿对,就奇怪地问:怎么回事?母亲才难堪地说:‘我不识字。
’”谢觉哉于是对王定国说:“不用怕,我教你。”《谢觉哉家书》中就收集了谢觉哉在王定国第一次提笔给他写的信(1956年6月18日)上的文字修改,“这是他们教与学的一个有趣例证。在他们相伴的三十四年中,母亲不仅脱了盲,还跟着父亲学写诗词,练书法,晚年成为有名的书画社会活动家。”
给孩子们的信,有爱有教育
养育儿孙,是谢觉哉家书里的主要内容。
谢飞说,父亲在湖南家中育有四男三女,北京家中有五男二女,加上后来代抚养的侄儿女、孙儿女们,不下三四十人,可谓“人丁兴旺”。
和孩子们在一起,画面温馨。1945年12月15日,在抗战胜利之后,谢觉哉步毛泽东刚刚发表的震动全国的《沁园春·雪》之韵,作了一首《沁园春·为诸孩》:“三男一女,飞飞列列,定定飘飘。记汤饼三朝,瞳光灼灼;束修周载,口辩滔滔。饥则倾饼,倦则索抱,攀上肩头试比高……”对谢飞来说,家里欢腾的场面犹在眼前。
谢飞还记得,上世纪50年代,他们兄弟姐妹还都在上小学、中学,多数又住校,父亲就利用周末时间为孩子们集体上课。他还时不时给孩子们集体写信,让秘书打印多份发给大家。谢飞记得,1962年3月8日的“致儿女”一封信写得最长,也最丰富。
他从住、吃、穿各个方面谈古说今,以自己和母亲的经历教育孩子们要节俭,“我家是地主,我又是有职业的人,我到北京才穿上绸内衣,还是人家送的,手表我以前没有……我记得1937年去兰州搞统战工作,公家给我买了一双皮鞋,到北京为了接待外宾才买第二双皮鞋。那时我快70岁了……”
对湖南老家乡干部们的浮夸接待,他也曾写信批评:“修车路,不是对我的尊敬,而是对我的不尊敬,使人民看了,说我谢胡子是个官,是个架子很大的官,这是浮夸风的反映。”
链接
《谢觉哉家书》分三部分。第一辑是1920年代到1960年代,谢觉哉写给宁乡老家夫人何敦秀及子女的书信,文字生动,情感真挚,除了家事,还涉及了当时的历史事件与时代变迁,包括军阀混战、延安生活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政策等。
第二辑是1950年代至1970年代谢觉哉写给王定国夫人及子女的书信,主要内容是夫妻之间的关爱、对子女的教育等,涉及读书、养生、提倡节俭等话题。第三辑是1950年代至1960年代谢觉哉写给家乡干部和友人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