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 “南粤红旗渠”长岗坡渡槽将打造成党员教育基地
渡槽又称高架渠、输水桥,是一组由桥梁、隧道或沟渠构成的输水系统。通常依地势而建,凌空架设而成,用来把远处的水引到干旱缺水的地方供灌溉和饮用,也用于排洪、排沙等。渡槽往往离地高达几十米、长达数千米,也被称为“人工天河”。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改变“十年九旱”的状况,罗定组织了数万名干部群众,靠着肩挑人扛,历时4年零2个月,建成长岗坡渡槽这条“人工天河”。如今,这里将要建成长岗坡党员教育基地,通过一系列的规划建设,实现长岗坡渡槽的活化利用,进一步弘扬长岗坡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肩挑人扛筑起“人工天河”
“山上不长草,黄泥往下倒。若要保老命,举家往外逃。”这是一首描写罗定“十年九旱”的民谣,数十年前在罗定地区流传颇广。
地处云开大山和云雾大山之间的罗定,有广东最大的盆地,虽然境内有多条河流,但由于自然水源分布不均,河流高低落差大,水利设施缺乏,旱涝灾害不断。
新中国成立后,罗定发动群众兴修水利,以“引蓄结合,长藤结瓜”的方式,解决了罗定县大部分农田用水问题,但是中部干旱缺水仍十分严重。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修建一座能满足农业灌溉的水利设施。于是,提出了建设长岗坡渡槽的设想。
1976年11月,长岗坡渡槽动工兴建,由于缺少资金,刚开始就面临诸多困难,很多事情要自己想办法。“没有道路自己修、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水泥自己做、没有炸药自己制……”时任罗定县委副书记李均林后来回忆说。罗定儿女敢想敢做,知难不退,在缺少工程机械的情况下,靠着肩挑人扛、钢钎铁锤、人力车等土办法、土工具,凭借人工的力量筑起一条全长5200米的“人工天河”。
罗定市泗纶镇胜乐村的胡芝荣当时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他带领村里30多人,携生活物资和劳动工具,步行数十公里到罗平镇参与长岗坡渡槽建设。到工地后,他被分配到石场负责碎石工作。每个石工一天要碎石1000斤,没有任何机械,只能用小铁锤一点点把大石块碎开。作为党员,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每次打锤都会吆喝着用力,通过吆喝声给大家鼓劲,振奋士气”。
今年65岁的罗平镇双莲下垌村村民陈锦枢回忆起40多年前修建渡槽的场景,依旧感慨万千。“知道要修渡槽,全村都很激动,大家都抢着去工地。”陈锦枢说,当时每天要工作近11个小时,基本靠肩扛手抬,干一会儿就汗流浃背,而且露天工作只靠一顶草帽遮阳挡雨,一天下来,双手和脚上都会起泡流血。虽然辛苦,但想着渡槽建成后能解决村里的用水问题,就会干劲十足。
1981年1月,长岗坡渡槽竣工通水,这条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天河”,仅用了4年零2个月建成,总造价也只有530万元。罗定儿女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打通了这条生命水道。
30多年未经过一次大修
“以前一亩水稻产量只有500多斤,修了渡槽之后,亩产能达到900多斤。”陈锦枢说,有了稳定的灌溉水源,粮食产量逐年提高,村民们的日子也好了起来。
长岗坡渡槽建成后,太平河、罗镜河的河水通过这条“空中水道”输送到金银河水库,灌溉8万多亩农田,保障了罗定城区以及乡镇50多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罗定从此告别了旱涝灾害频繁的日子,先后5次摘取“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亚灿米”“聚龙米”“青洲米”等优质大米品牌声名远播。
30多年,时光荏苒,尽管沙石、水泥构筑的槽体日夜经受水流的冲刷,但渡槽没有经过一次大修,也一直在正常发挥它的功效。这个宏伟建筑桥墩密密实实,依旧岿然不动。“虽然是土法上路,但讲求科学态度,对工程质量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李均林回忆说。
“花鹿坑上红旗展,我村社员意志坚;移山改河不怕苦,力争早日水到田……”双莲下垌村的陈开林,将参与建设渡槽的经历写成了一首40句的长诗,工整地誊抄在纸上,小心保存着,“希望把这段故事记下来,让后辈们知道”。
不忙的时候,陈开林喜欢到渡槽边转一转。望着流淌的河水,他总能回想起和工友们并肩战斗的日子。那年,33岁的陈开林负责挖土方,却遇到了突如其来的塌方。当时,他全身都陷在土里,只露出大半个脑袋,一旁的妻子吓得晕了过去。
后来,陈开林获救了,而其他6人却再也没有醒过来。看着亲人、工友在自己身边倒下,陈开林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是他没有退缩,不久后,就带着身上的伤,和妻子回到工地继续劳动,“当时下定决心,一定要排除万难,早日把渡槽建成”。
陈开林只是无数建设者的一个缩影。工程总指挥梁自然常驻工地,每天起早摸黑,由于长时间不回家,小女儿都不认得他;一次石场泥皮脱落,青年突击队员何荣南为掩护其他民工,大半个身体被泥石埋着,当场昏迷,醒来第一句话,问的是其他兄弟有没有受伤;16岁就参与渡槽建设的王树权,吃住在工地,每天5时就起床挖沙石、担泥方,持续工作到深夜,梦里都是在不停工作……建设者们怀着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豪情壮志,用实际行动筑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建教育基地弘扬长岗坡精神
2012年10月,广东省公布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长岗坡渡槽入选。今年3月,长岗坡渡槽被评为首批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
“长岗坡精神将引领罗定人民再出发、再奋斗。”罗定市委书记黄天生表示,“我们要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做好当前工作和干事创业的热情,进一步推动我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中国长岗坡》一书主编、广东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将长岗坡精神提炼总结为“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善于担当、一心为民”这16个字。他认为,长岗坡精神是“红船精神”在罗定大地的生动实践和体现。
“党员干部敢为人先,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克服了重重困难,铸就了为民、担当、实干的长岗坡精神。借助这个生动的载体,可以把党员教育落到实处。”罗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玉莉说,教育基地将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教学、音像教学等多种形式传承长岗坡精神,切实增强党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长岗坡党员教育基地即将挂牌揭幕,长岗坡纪念馆正在进行最后的装修和布展。今年刚来罗定挂职的市长助理饶晖说,长岗坡可以成为党员教育的平台,也可以打造成乡村旅游景点,助力乡村振兴。
罗平镇党委书记梁子球说:“全镇正在紧张推进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大家都铆足了劲,我们有信心把长岗坡精神弘扬好,让更多人感受到长岗坡的精神力量。”
“罗定儿女多英雄,壮志引太济金银。十里彩虹跨长岗,疑是银河落罗平。”1979年12月,时任水电部副部长李伯宁到罗定视察长岗坡渡槽建设时,写下了这样的诗篇。
如今,长岗坡渡槽的河水依旧奔流向前,滋润着罗定大地,它像一本厚重的教科书,向人们讲述着当年的动人故事,也诉说着与时俱进的长岗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