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益年龄 张宁益拍戏恋爱两不误 马琳是没缺点的男人(图)
最近张宁益正在拍摄电视剧《房奴》,担任女二号,张宁益相信她将给观众一个全新的印象。接下来,她将接演抗日题材的电视剧《菊花香》。
张宁益《北京电视周刊》封面
张宁益写真
相识马琳:爱一个人就会觉得他没有缺点
谈到跟马琳的相识,张宁益说:“其实是一个挺偶然的机会,当时我在上海拍戏,有朋友打电话给我说某天要和乒乓球队的队员聚会吃饭,问我有时间回北京吗?还开玩笑说要给我介绍一个男朋友。”张宁益推了好几次,朋友说一定来吧。
结果聚会那天张宁益看飞机回到北京已比较晚了,又说不去了,但朋友说没事,大家会等你。张宁益赶上了这次聚会,从而认识了马琳。一说,她和马琳还是沈阳老乡,用家乡话两人聊得很投机。张宁益不太了解运动员的生活,而马琳对演员的生活也不了解,两人对对方的生活都挺有兴趣的。之后一年多时间里,大家见面多了,彼此好感倍增,有段时间相处得像哥们一样。最终他们走在了一起。
和马琳相处,张宁益告诉记者他们并不像外界所想像的那样,会常聊乒乓球,马琳训练很累,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宝贵,所以他们聊的多是其他话题。
张宁益说:“马琳生活中和赛场上不太像,他在赛场上像将军,而生活中比较细腻、对人比较体贴。”
而自己,她说:”我生活中是一个挺天真、活泼、开朗的人,还是一个开心果。”
对于喜欢马琳的哪些方面,张宁益说:“我喜欢他的全部,哪个方面都很喜欢,并不是因为他是世界冠军,爱一个人就会觉得他没有缺点。”
至于马琳喜欢自己哪点,她说:“马琳喜欢我傻吧,觉得我比较憨厚、踏实。运动员的时间很紧张,没有太多时间来谈情说爱,他喜欢我比较体谅他,他对我也比较体谅。”
“像今天下雨了,他就给我发短信说:多穿点,别感冒了。平时也会常关心我。”
两人彼此挂念,张宁益说:“他到其他国家比赛,回来时会给我买化妆品、洋娃娃。我看见好玩的物件,比如手机挂坠啊,也会买给他。”
张宁益也因此熟悉了乒乓球,张宁益小时候妈妈曾经想让她学习打乒乓球,但是因不太适合而放弃。有一天张宁益问马琳的教练,自己有希望学习乒乓球拿冠军吗?教练很认真的回答:比较难。教练解释说,因为张宁益从小学习舞蹈,柔韧性练得很好,但在力量上差了一些。
互相扶持:低谷时要坚持
马琳在比赛时有很多小动作,比如擦汗、擦拍子等,记者问张宁益有没有注意到,她说:“我也问过他这个问题,还有他有时候会自言自语,他回答说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有这些表现,可能他太投入了吧。”
“马琳也压抑了很久,这次北京奥运会他最看重的是团体的金牌,至于单打上的金牌他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他觉得自己的任务是守住自己那条线,争取在单打会师决赛。”
生活中马琳和张宁益互相扶持鼓励,张宁益记得2004年马琳处于低谷的时候,她说:“2004年他输给了老瓦,那天晚上他打回国际长途,哭了很久,他很绝望,说生命意义不大,我鼓励他,说人的生命中有高潮、低潮,不可能永远站在高峰上。让他鼓起勇气,重新面对。”
“我前年拍戏时发高烧40度,过小年在医院打点滴,第二天还要继续拍摄,我很疲惫,给马琳打电话说坚持不下去了,不想干了。马琳训练完了专门赶到片场附近的医院来看我,陪我吃饭,对我说既然选择了这个工作,就一定要做好,不要任性,要坚持,还批评我娇气。我当时不太理解他,后来才明白他是为我好。像马琳,为了乒乓球事业,现在一身的伤,腰、膝盖、关节,都有伤,最近他挥拍时手还撞到球台,立刻肿了,但他很少喊疼。”
马琳探班:戏都拍不下去了
张宁益拍戏时,马琳有时候会去探班,比如拍摄《暗哨》时,马琳就去了,导演体谅张宁益,马琳来时,就尽量不安排张宁益的戏,让二人能有时间相聚,张宁益也害怕马琳在旁边看自己拍戏,自己会紧张。马琳最初会去现场看拍戏,还对拍戏好奇、有兴趣。
他比较喜欢陈谨的表演。可是他一来,很多人围着他要照相、签名,搞得戏都拍不了了,于是后来马琳去现场就少了,说不能影响拍戏。马琳走后,张宁益有时会每日每夜的赶戏,把拉下的戏拍完,就这样,她也开心愿意。而遇到马琳的重要比赛,有时候剧组甚至停工在电视前给马琳加油,这让张宁益倍感温暖。
说到什么时候结婚,张宁益告诉记者,网上有什么马琳说奥运之后就结婚,还有说要把他的奥运金牌当做结婚礼物之类的消息,其实这些都不准确,马琳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张宁益说:“其实我们都没有定下来,我觉得是哪天心情好,我们也许就去登记了,我们现在的关系很稳定,至于说登记后什么时间举办婚礼,还要看马琳的时间,毕竟他还是现役运动员,还要以他的事业为重,他也希望多为祖国做贡献。”
对于是马琳的女友,会不会有压力,张宁益说:“我没有压力,我代表不了他,我们实际上都是普通人。”
网上还有报道说张宁益想成为章子怡这样的国际大影星,对此,张宁益哭笑不得,她说:“很多报道无中生有,我不会有这样高的奢求,像马琳都不敢说自己一定要拿奥运单打金牌,我更不会说要当什么样的明星。我只是既然喜欢这个职业,就要踏踏实实的演戏,做好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