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奎为什么不去台湾 马鼎盛:张发奎为何特别反共?
凤凰卫视2010年12月8日《开卷八分钟》节目播出"张发奎《蒋介石与我》",以下为文字实录:
马鼎盛:各位好,欢迎收看《开卷八分钟》,我是马鼎盛,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一本书是出版了,但是没问题,我们会非常正面的介绍,这本书叫《蒋介石与我》,当然不是我了,这是谁呢?张发奎。
张发奎,国民党二级上将,当过北伐名将,抗日的时候也是封疆大力。抗日的时候他是第四战区长官,主管两广,也是一名抗日的战将。主要这个回忆录,其实我们是学历史的,不太相信回忆录。因为回忆录一个这老人家都80多岁了,记忆力,想起五、六十年前的事情不一定那么清楚,手边又没有大量的资料去佐证。
再有一个有立场,这哥们反共非常坚决,当然抗日也非常坚决,所以他有立场。有立场没关系,我们看了他的东西,然后把它除以立场的系数,往往可以从中得出正确的东西。再说他是一个历史人物,主要的生涯就在北伐,他是从一个营级干部、团级干部、旅级、师级、军级、集团军级到方面军级一路是凭着战功上去的。
张发奎是一个小个,一米六恐怕都悬,但是他是广东客家人,当过孙中山大总统的贴身卫士和警卫营长,和叶挺是老哥们。这老兄打仗不要命,当初当兵的时候还是大头兵呢,连枪都没发,在军阀队伍里面拿根棍子,一说冲,他就冲上去了,而且拿根棍子还缴了枪,就这么升的少尉,从兵到官这么跳过来了。
而且打仗特别英勇,两次东征他说是《蒋介石与我》,这是一个书名,也是吸引眼球,张发奎认识的人不多,蒋介石谁不认得,所以《蒋介石与我》,其实这本书里边大部分都不是讲蒋介石和他的,但是开始确实是。
蒋介石刚刚当黄埔军校的校长,而且自己去当一个特遣团团长的时候,他老兄就是营长,带兵跟着蒋介石在东征第一次的时候还以少胜多,打了十倍的陈炯明的兵,把蒋介石给救下来了。
大家都记得那个故事,说陈赓怎么把蒋介石给背下来的,那是一个小镜头,大的镜头就是张发奎领着兵把蒋介石救了,所以就升官。然后第二次东征也是不得了,第二次东征他也是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当时已经是独立团的团长了,打得热汤战役,热汤战役也是一个兵打十个兵,而且打了胜仗。
所以我们看出张发奎这个人是一名勇将,勇冠三军,但是他说的话不能全信,刚才东征二次我还是比较相信。再往后说北伐,大家就姑妄听之,他说北伐的时候我是师长,12师师长,叶挺只是个团长,而且是独立团的团长,他这个团长还是我推荐的。
可能是有他的推荐之功,他还讲了个小花絮,就叶挺那个时候当高级参谋,但是很郁闷,因为他热恋的一个女友,当时是一种风气,就是说你是一个军人,我嫁个军人,兵荒马乱地,保障不大,起码得是个团长,我嫁你。但是叶挺那个时候不是个团长,张发奎把他推荐当了团长,叶挺才能顺利地完成婚事,这是小花絮了。
但是在北伐的征途当中,张发奎是铁军当中的师长,后来升到副军长,师长是少将,副军长是中将,最后升到军长,官拜二级上将,这是一路打出来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仗叫汀泗桥,大家看历史都知道汀泗桥血战,贺胜桥血战,是北伐里边两仗关键性的战役。
但是张发奎他认为,第一汀泗桥重要,贺胜桥不重要。贺胜桥只是吴佩孚亲自指挥的,但是不禁打,他用执法队在后边拿着大片刀,谁退下来砍脑袋,不管用,所以他把贺胜桥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但是汀泗桥非常重要,汀泗桥是大家都是拼死的打了白刃战,把这仗打下来啊的。
但是张发奎认为汀泗桥和叶挺没关系,因为他说我是前敌总指挥,当时是我带着两个团去打的,而叶挺在这一仗里面是预备队。第一个是预备队,第二个在这一血战当中,叶挺独立团的伤亡人数比起他带的两个团都差得远,这是他的根据,我们姑妄听之。
但是在攻武汉时候就不同了,攻武汉的时候吴佩孚的主力在那里守着,44天城墙几次爆破都突不进去,最后是叶挺突进去的。叶挺独立团这一仗的威风就这么打下来了,然后直接就升第24师师长。
张发奎和叶挺的私交还挺不错,这个按下不表,就说南昌起义就不是私交问题了。为什么张发奎反共特别认真,特别卖力?就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军阀有一个原则,就是有兵就有权,没兵你就完蛋,在南昌起义是把张发奎的老本给掏了,两边一打,反正损失的都是他的老部下。
当一个军阀,你的资本就是你的中间干部,比如你是军长,是集团军总司令,下边有两个军,再下边有四个师,直到团都是你一步一步提拔起来的,如果你提拔起来这些人或者是死伤或者是投敌、叛变,你就完了,你在以后就没有利用价值了。
所以在北伐以后,抗战虽然张发奎还是一方面的长官,但是他所带的部队就不再是他当营长、团长、旅长、师长那个时候亲自带起来的。所以张发奎对共产党是非常仇恨的,一直到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他还准备在香港策动反共,这不是开玩笑吗?在香港搞反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