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环游世界电脑版 散文:幸福就是一杯暖暖的茶
刚上初中的儿子星期六回家,一下子扔自己在床上:“妈妈,家里真好,这么大的床!好舒服!”儿子在学校三个人睡两张床,睡觉若稍晚些,放腿的地方就很不好找了。
看着儿子躺在床上的那种放松和满足。倏尔,我被儿子此时的惬意、舒服打动了。其实我们的宿办室才二十多平米,两张床每日里都在那和两张办公桌子相互拥挤着。而儿子的满足,快乐好简单!不由得想起二十年前我母亲说的那句话:“什么时候能把粉条吃个饱就知足了”。
如今,我母亲的“幸福粉条”早已实现,并继续满足着。那幸福是什么?它是不是就是一种简单的追求和满足?果如此,幸福就不是太复杂。日本作家村上村树说的“小确幸”应该也包括这些“小满足”吧!如此看来,幸福正如作家史铁生说的“幸福的门坎很低”。幸福就在我们日常的点滴生活中,相比母亲与儿子,我的“小满足”抑或“小确信”应该和他们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我说,幸福如一杯淡淡的茶。
做为一线教师,做为班主任,工作应该是很繁重的,不要说所要担任的科目,更不说班里几十个孩子的生活杂事,但就那名目繁多的培训,就把人搞得头昏脑胀,精神疲惫,着实是人马困顿。
多少年过去了,多少事都忘了。而那天、那茶,那人,却使我今生刻骨铭心。
那是一个星期二的早晨,天刚放亮,我早早地骑上了自行车到县城去培训。教育机构是清水衙门,教师当然就是苦行僧。上午的培训结束后不住县城的我午饭也没吃,午休打发在教育局门口的新华书店里。路边的小吃没想光顾,饭店的门实感忐忑……这时候感到一袋方便面的方便。终于,一个下午的培训在心不在焉中度过。
十七里的路程,伴随肠胃不适的煎熬及难耐的口渴,艰难的行进……上大坡,下大坡;拐小弯,走大弯。终于一十七里的终点就在眼前了。当时丈夫因为身体不好闲赋在家,初中没有毕业的丈夫只能靠打点零工为生。丈夫没有太多的文化,什么甜言蜜语、怜香惜玉、浪漫爱情在丈夫这里统统走远,走远,走得很远。我们的生活平静而平淡,朴实而朴素。也有争吵,多有埋怨。小日子看似风淡云清,但说不上顺风顺水。
那年,丈夫得了急性肝炎,作为他的妻子,深知不能让他太累。孩子、家务我全包。其实,平时的我生活也是如此。丈夫身体好的时候一直在外打工。为了节约开支,在丈夫半年的生病时间里,我学会了简单的护理——打针。久病成医,久病的丈夫不成医,只好自己成医。放下自行车,我最先做的事情是洗手,打针。一路的疲惫,一路的饥饿都抛脑后。这么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忙碌和紧张,山里女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吃苦。
尽管身边的亲人,周围的同事时时议论起来都会说我的日子太苦,但平淡而忙碌的生活使我没有闲暇去“苦”。虽然平凡而枯燥中夹杂了很多摩擦、埋怨。可回头想想,早些年丈夫为娘家人做了很多,为我上学……当时他的家人是不同意我上学的。夫妻间还是要多想对方的好吧。我的要求很低。只有他的身体好不拖累我就好。
想到这些,我的记忆就变得暖暖的,暖暖的回忆绕梁三尺,在简陋的宿办室里回忆的涟漪圈圈荡漾,这涟漪竟也凝集成满屋温馨。打完针,才看到,炉台被丈夫收拾得干干净净,炉膛跳起的火舌一舔一舔,巴不得舔到我的心里。突然的心里感到温温的、热热的、暖暖的。
人常说的温暖港湾的家说的就是此情此景吧!丈夫木讷又安静的走到炉子前,端起炉台边放着的杯子递我手上。原来丈夫在我回来之前已经泡好了一杯清茶在等着我,他的全部情感都在那一杯茶中。这一杯茶的爱又有谁能来替代?
接过那一大杯酽酽的茶,我终于什么也没说。我心底的温热最终融化成了一股热流冲出胸膛,顿时,我泪流满面,趁着氤氲的热气,我慌忙地掩饰着自己。闭上眼睛深深呼吸着,细细地品味着:清淡、苦涩中,凝聚了丈夫的朴实、憨厚。
顿时以往的点滴不悦、超负荷付出及许多的不尽人意……随之烟消云散。丈夫不会甜言蜜语,没有浪漫爱情,也没有一份稳定工作,他终究给不了我安稳的生活,但也为我送上了人间原汁原味的爱。谁说贫民夫妻百事哀!我们同样有一杯茶的爱,虽然我们少了咖啡的热烈、浓郁。
原来,幸福就是一杯暖暖的茶。
结婚这么多年,这是丈夫第一次给了我一杯茶的幸福与温暖,但这杯茶也成了丈夫给我的最后一杯茶。
因为,病好后丈夫离家打工,再没回来。再回来时,已病入膏肓。
今生,我没有过多的苛求,只想满足于一杯茶的人生,可那一杯淡淡的苦茶人生也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