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玄奘的演员 心中的天竺? ——《大唐玄奘》观后感

2018-07-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啊?你也不知道天竺在哪里?没有方向,眼前只有这条路?    --你放下了一个烦恼,又拿起了另一个.初看<大唐玄奘>,萌生了写点东西的想法.片中佛理博大精深,并非我一个意象修行的初学者可以参透,故实不敢说是影评,只是篇观后感罢了.三刷<大唐玄奘>后,这篇小文的雏形,慢慢显现出来.大唐玄奘的演员 心中的天竺? --<大唐玄奘>观后感大唐初年,灾荒连年,饿殍遍野,各家流派对传入的经文解说不一,为求取真经,弘扬佛法,玄奘决定踏上西行天竺之路.然而朝廷并不支持这种跨越

    ——啊?你也不知道天竺在哪里?没有方向,眼前只有这条路?

    ——你放下了一个烦恼,又拿起了另一个。

初看《大唐玄奘》,萌生了写点东西的想法。片中佛理博大精深,并非我一个意象修行的初学者可以参透,故实不敢说是影评,只是篇观后感罢了。三刷《大唐玄奘》后,这篇小文的雏形,慢慢显现出来。

大唐玄奘的演员 心中的天竺? ——《大唐玄奘》观后感

大唐初年,灾荒连年,饿殍遍野,各家流派对传入的经文解说不一,为求取真经,弘扬佛法,玄奘决定踏上西行天竺之路。然而朝廷并不支持这种跨越国界的行为,于是玄奘选择与灾民同出。影片中,在一个分叉路口,玄奘和灾民分开,独自一人,踏上茫茫西行之路。

大唐玄奘的演员 心中的天竺? ——《大唐玄奘》观后感

凉州

途经凉州,玄奘为被杀戮的人诵经超度,也因此惹上了官府。凉州知府得知,玄奘并没有过所(通行证)时,阻挠他的西行之路,并一路向西,发下公文,凡遇此人,遣返凉州。不过这并不能动摇他求取真经的信念。于是滞留凉州数月讲经,一面弘扬佛法,一面静待其他人忘记此事。

大唐玄奘的演员 心中的天竺? ——《大唐玄奘》观后感

瓜州

然而并没有那么顺利,瓜州知府仍然认出了玄奘即为画像中人,后被其坚定的信念打动,撕毁公文,放他西去。而这时的玄奘明白,西去的各州府都已拿到他的画像,只好绕开城市,走上了丝绸之路。看了影片我才知道,原来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如此凶险,在茫茫沙漠中穿梭,还时常会遇到劫匪。而丝绸之路上的行脚之人,就这样一步一步,把西域的外邦种子带入大唐,再把大唐的丝绸,带到西域。历史的文明,在他们的脚下一点点延伸……

石磐陀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石磐陀,希望得到解脱,追随玄奘取经,然而,于公,玄奘没有过所,于私也没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能看到的只有眼前这条,甚至都不知道通向哪里的路。这种取经之路,对于石磐陀,可能真的太难了,太不可把握了。

在意象对话修行的这几年,我时常被问到,做这个意象是为了什么,这个意象之后会出现什么。而盯着眼前的意象这件事,就如同石磐陀面对这条取经之路一样,觉得不踏实,也似乎没办法给他一个貌似很积极的心理暗示。然后真正的修行,正是我们脚下一步一步的路,把心放在每一步路上,也就活在了当下。

心念被动摇的石磐陀,最终起了杀心,也终止了和玄奘的师徒之缘。他说是怕玄奘被抓住,连累他一家老小,听起来是为了家人,实则是为自己的恐惧和不确定找了个理由。我们在意象修行的路上,也会经常有各种看似合理的理由,离开面对情绪,离开了修行之路。而这条漫漫修行路上,有太多不可知的因素,也许时刻都会动摇我们“取经”的心吧。

第一烽燧

听从石磐陀临走时的建议,玄奘求得一匹识途老马。途经第一烽燧,被守城兵士擒得。然而守城大将王祥并不想将其遣返,只问他佛理都讲些什么。玄奘答曰:烦恼,解脱。王祥怒而摔碗:我在这里守城七年,这座城就像一个牢笼,我只有烦恼,如何解脱?玄奘答曰:在你眼里是牢笼,在我眼里,却可以提供饮食和水源,就像天堂一般。

其实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不一样的只是我们的心境。同是春雨,悲伤时看到,觉得阴郁潮湿,开心时看到,觉得滋润万物。所谓境随心转,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莫贺延碛

为了避开后面烽燧的守城官兵,玄奘绕道进入八百里莫贺延。八百里茫茫沙漠,渺无人烟,传说商队也是九死而一生。

一人,一马,走在荒漠之中,该是多么的寂寞和无望,然而玄奘凭着坚定的信念,仍然一步一步走在这满眼的黄沙之中。直到一阵大风,打翻了他仅有的水源,他连滚带爬的追回水袋,却只剩下潮湿的黄沙。那一刻,他坚定的信念终于崩溃了,哭嚎着倒在荒漠之中。

之后他的眼前模模糊糊的出现了幻觉,八百里荒漠,没有方向,似乎永远都没有尽头,此时唯一能支撑他的水源也消失了,玄奘似乎开始在梦中取经,又或是,在取经的路上,进入了虚幻的梦境。第一遍看完这部影片后,朋友告诉我说,水洒了之后出现的,都是海市蜃楼,我对这种说法是拒绝的。那怎么可能是幻觉?那不是念经之后的佛力加持么?

重看电影,玄奘隐约看到一人一马继续前行,之后老马要往回走,玄奘死命的拽着缰绳:不能回去!不能回去!只要一个不坚定就可以退回到长安。老马挣脱缰绳往回跑,玄奘松懈下来:也许你是对的,回到第一烽燧就有水喝了。

然后立刻警醒了一下,还是把老马拽回到路上。这一段比较像我们在修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也许是现实巨大的困扰,在遇到困扰的初期,可能会有两个声音打架,一个进,一个退。用意象对话的子人格技术就很容易诠释这个现象。此时的老马,只不过是崩溃的玄奘,内心的一个想要退回去的人格状态,此时想要前进的人格状态还占主导,于是继续前进。

就像意象修行过程中遇到的,这种前进的人格状态并不能一直坚持下去,因为面对似乎走不出去的困境,这种坚持也是很脆弱的。于是玄奘又幻想出叫做“傀”的鬼影跟在身后,其实就是我们修行过程中出现的心魔。当我们在困境中走不出去的时候,也许会感觉身后有个什么神秘的力量控制的,让自己无法解脱。

之后玄奘继续幻想出了一个白天,他拿着一个小一些的水袋,给老马喝水,这里有个细节,这次他把水倒在手心的时候,水是没有流下来的。真实的水都是会流动的,而这里是虚幻。就好像我们修行或者生活中,遇到了觉得走不出的困境,就会开始幻想一个情感的滋养,这个情感也许没有以前的丰沛,但聊胜于无。

而幻想出来的滋养,到头来仍然只是个幻想,他用水去就干粮的时候,却仍然不能下咽。此时他又幻想出一片乌云,大雨落下,玄奘在里面痛快的大口喝着。

这比较像我们做意象的时候,面对着太痛苦的现状,改变意象里面的样子,让自己在意象里得到补偿。然而这是很没有现实感的做法,想象中下了一场大雨,可真实的自己还是在炎热缺水的荒漠,那种短暂的想象,是无法改变现实的困境,或者在困境中濒临崩溃的心态的。这里也有一个细节,雨水落到沙漠上,沙漠并没有变得潮湿,这就是幻觉。

之后玄奘在自己的幻想中彻底崩溃了,像一个无头苍蝇走来走去:我走不出去了,我走不出去了……之前的幻想可能让他一时好受了一点,然后时间一长,发现自己还是在困境中无法自拔。似乎所有能想的办法都想过了,然而一切都是徒劳,最终走不出去的心魔终于笼罩了玄奘。他似乎就要迷失甚至死在自己的幻想中了。

镜头回到他躺倒的地上,这里也有个细节,不远处倒放着最开始的那个水袋。现实中的老马把他推醒,然后突然倒地,在这里,很多观影人都以为马死了,其实是无意识深处收到了玄奘的困境,即便用了很多幻想掩盖,不过那种崩溃的情绪仍然感染了观众,如此崩溃的状态下,如果马也死了,就更是迎合了玄奘那句“我走不出去了”。

其实老马是驮着玄奘,一路跑向了荒漠中唯一的水源,野马泉。这里的老马,很像修行路上的师长,在我们崩溃的时候,慢慢引领我们,走出樊笼。

高昌国

由于高昌国的威胁和盛情邀请,玄奘绕道去了高昌,也就是《西游记》中的火焰山。高昌富足,且信佛者众,玄奘在高昌讲经和修养,一晃数月过去了。当玄奘提出离开高昌继续踏上取经路的时候,高昌国王先是用锦衣玉食来引诱他,然后苦苦哀求:愿法师留在高昌,引导我们走出迷茫。最后甚至威逼,绝不放玄奘西去。玄奘用绝食的方式,让高昌国王看到了他西去的决心。最终高昌国王终于含泪认错,答应放玄奘西行。

这里就好像我们在修行路上,像八百里莫贺延碛那样的困境,可能想回头也回不去了,想要放弃修行成长也只能是把自己扔在荒漠之中。而过了这段苦修之后,自己的能量也有了更大的提高,此时阻碍自己“取经”的,往往不是痛苦的交缠,可能会变成一种被优待,甚至被膜拜的捧杀。

影片中,高昌并不在取经原计划的路途上,而是拐道过去的。就像我们在修行路上,小有所成时,就会有各种诱惑接踵而来,如果放弃了心中的信念,骗自己说:留在高昌,救他们出迷茫,也是弘扬佛法的。也许一辈子可以锦衣玉食,然而也就真的离开了取经之路。

天竺

之后玄奘带着一干信徒,继续去往天竺。途中遭遇雪山崩塌,有信徒死于雪崩之中。经过四年的千难万险,玄奘终于来到了天竺。“终于到了那烂陀,终于到了我心中的圣殿”。

玄奘在天竺那烂陀寺学习五年佛法,后又在天竺游历五年,并坐在佛陀顿悟的树下诵经。

刹那

刹那这个词源自梵语,玄奘本以为流星划过的瞬间便是一刹那,然而天竺的法师告诉他,钟锤摆动的七十五分之一,是一刹那。我们后来说的一念就是一刹那产生的,而佛家说一念十万八千里,是指一个心念的产生,就像猴子翻筋斗云一样,那一刹那,已经翻出去十万八千里了。

所以很多人想要控制心念,抓住每一念,是很难做到的。有些修行之人,因为无法抓住自己的心念,就用了“平静”的方式,我静下来,心念不动,不就是好的修行了么?其实不然,这只是压抑了自己的念头和情绪,这种“平静”,只会让自己失去觉察。意象对话中,我们一点一点的觉察在意象中的每个念头和感觉,正是走在修行之路。

无遮大会

玄奘离开天竺之前,参加了无遮大会的辩经。他对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阐述十分明晰。大会的主持宣布他辩经获胜,可以骑上大象在城中行走。这是何等的荣耀。此时的玄奘说:我的心看到一个叫“玄奘”的法师,被人簇拥着,骑上大象,受人爱戴。我们在修行中,慢慢看到自己的心,所谓心无外物,心会看着外在的我们嬉笑怒骂,而心是不动的,他只是看着。

回家

即便在天竺受到很高的礼遇,可是玄奘心中坚持着“来,就是要回去”,于是带着大量的经书、舍利子、佛像等,玄奘踏上了归途,历经十九载,终于回到长安,又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率众弟子把经文翻译出来,真的完成了他离开长安的夙愿:求取真经,弘扬佛法。

小文就写到这里,在意象修行这条路上,我遇到过很多艰难和困苦,未来的日子,还会有更多未知的挫折和困境,而“求取真经,弘扬佛法”,就像是我的使命,伴我走在这条漫漫修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