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彻三十六弟子都是谁 堪称影剧宗师张彻的葬礼 徒弟姜大卫围棋悼念!!!
张彻,出生于杭州,成长于上海,导演、编剧。1940年,在现南京大学修读政治时参加文化运动委员会而得到张道藩的器重,参加文化运动委员会从事戏剧工作,1948年与蒋经国结下友谊,为国防部总政治部简任专员,军阶至上校,并借此在台湾执导电影。2002年5月30日,张彻因肺积水入香港将军澳医院,6月22日清晨7时30分,因肺炎在该医院病逝,享年79岁,其没有子女,遗孀为梁丽嫦。
1949年,张彻自编自导处女作,也是日本战败结束殖民统治后台湾第一部国语片《阿里山风云》并因为时局的变动而留在台湾,揭开了战后台湾电影的帷幕。该片传唱至今的插曲《高山青》,就是由他作词的。张彻和胡金铨,被公认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间掀起香港电影”新武侠世纪“的两大旗手。
张彻的阳刚路线大大扭转了港片的“性格”,开创了此后长期以男星为首的港片主流趋向,张彻影片的武打动作主要是硬桥硬马,注重男性的雄健感,以及血肉暴力感,壮男裸胸露肉,是张彻影片的招牌。张彻镜头里的英雄情感炽热,性格强猛而少转折,因此多以悲剧收场。
他的英雄正和他自己升任导演的历程一样,由于怀才却不见用于当世,空有满腔赤诚,但受制于环境的局促与命运的播弄,所以在雄伟豪放中,总带着一丝悲怆愤慨。香港人把他称为“香港电影一代枭雄”。对香港电影所做的贡献,恐怕连徐克、王家卫也都望尘莫及。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张彻的名字如雷贯耳,他导演的电影是票房的保证,他也当之无愧地成为邵氏公司的头号招牌导演。
张彻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牛的导演之一,除了号称张百万之外,手底下更是有一群能征善战的弟子。我们熟知的是狄龙、姜大卫、傅声等几位,不过他们只能算是第二代和第三代,真正第一代弟子有四人,分别是午马、王羽、郑雷和罗烈。其徒弟吴宇森接获师傅死讯后表现愕然,眼眶一红,强忍泪水说:“他对香港电影影响好大,我多谢他之余,亦永远怀念他。”
图:邵氏老板邵逸夫获悉张导演去逝,感到很难过。徒弟狄龙在北京拍剧集,获悉师父去世感到难过,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师父踏入人生终结。记得之前回港探望时,师父还很精神,开心倾谈。罗文是张太契仔,当年主唱张导演执导电影《小煞星》主题曲《水仙》成名。他获悉张导演死讯觉得惋惜。
邵氏老板邵逸夫获悉张导演去逝,感到很难过。徒弟狄龙在北京拍剧集,获悉师父去世感到难过,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师父踏入人生终结。记得之前回港探望时,师父还很精神,开心倾谈。罗文是张太契仔,当年主唱张导演执导电影《小煞星》主题曲《水仙》成名。他获悉张导演死讯觉得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