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燕青年 吴春燕:结合亲身经历讲越剧
2月12日,天气寒冷,却挡不住台州戏迷听吴春燕讲越剧的热情。当天下午两点钟,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吴春燕,冒雨从杭州专程赶来,在市图书馆二楼报告厅给观众做讲座。她结合自身经历声情并茂、深入浅出地讲解,令观众充分领略到越剧的深厚文化底蕴,并使观众对越剧能够根植台州大地的原因,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年轻扮相好,
为何去演老生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在养一方人的同时,也养出了一方戏。越剧这个地方剧种,它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它不像京剧那么雍容华贵,却比京剧更添几分平和与亲切。《十八相送》《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越剧唱段,被传唱于大江南北,可谓家喻户晓。
吴春燕的老家在诸暨,越剧在那里广为流传,从小耳濡目染,这为她以后的演戏打下了基础。中国人讲究一个缘字,因缘具足,万事而生。这好比她误打误撞进了越剧团,便一直走到了现在。
越剧一般是以小生花旦为主,而年纪轻、长相甜美的吴春燕,为何会选老生这行当?“主要是因为我个子高、嗓音宽厚,不适合演女生。”有一次排练,老师让她去扮演一个老生。虽然只有简单的两句台词,却受到老师的关注和称赞,这成了她走向老生行当的开端。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在台上表演的时间,往往只有短短的一分钟,但为了台上这一分钟的表演,需要付出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艰辛努力。吴春燕认为,演艺界真正有造诣的大师级人物如周信芳、马三立、赵丹、成龙、李连杰等都是她学习的楷模,心目中的英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非常勤奋,能吃常人吃不了的苦,坚持在艺术道路上一直攀登,最终达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成就了辉煌。
进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后,吴春燕每天早早起床,与师姐妹们一道,在老师的指点下,练声、搁腿、下腰、打飞腿、鹞子翻身……
期间,她参加过一些培训,受多位名师的点拨,可谓眼界大开。她的训练更刻苦了,对自己饰演的角色,总是反复打磨,只为呈现得更精彩。之后,吴春燕不断出现在全省各地的舞台上。她的唱腔刚柔相济、韵味独特纯真、表演戏路宽,风趣自然,且扮演老生的形象亮丽,受到越来越多戏迷的青睐。
从生活中汲取营养,
认真揣摩舞台角色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还是文化传承的平台。吴春燕,就在这样的摇篮中逐渐成长。她生、丑角色都能胜任,曾在《汉武兴邦》中饰演田鼢一角,深刻表现了人物阴险、狭窄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获浙江省第九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在《赵氏孤儿》中,饰演另一反面角色屠岸贾,展现了人物的老谋深算和心狠手辣,并细腻刻画了屠岸贾晚年时的孤独和对死亡的恐惧心理。
她还多次随团赴香港、台湾演出。作品《琵琶记》获第四届中国戏剧节“表演奖”;在浙江省第八届、第九届戏剧节上,她参与表演的《陆游与唐婉》,荣获“优秀表演奖”和“表演奖”。
舞台表演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不只有角色表演。为此吴春燕巧妙地将生活搬上舞台,又将舞台下的自己与角色区分开来。她经常在街上观察来往路人的表情,揣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将他们的表情、行为收入眼底,再用艺术的表现形式在舞台上呈现。
对她而言,舞台就是舞台,是她诠释角色的地方。她也绝对不会将自己的生活搬上舞台,这是一个专业演员起码的职业素养。每当背景音乐响起,从她踏上舞台的那一刻开始,她便只是田鼢、屠岸贾等戏中角色。
一入戏,她注重的是如何去分析人物、怎么用心去感受情感,甚至每一个动作或眼神的原因和目的,都一定要把它搞清楚。在多年的戏曲生涯中,她还逐渐领悟到,演戏要懂得背景,要知道剧情的前因后果,越剧不是浅薄的美,表演要深入骨髓,激发每一个细胞,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而当她脱下戏服,坐在观众席上时,就是一个纯粹的观众,跟着台上的表演起起伏伏。
她与台州,
有解不开的情结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传统的越剧中,注入很多现代的元素,深受一些年轻人的喜欢。他们的新编越剧《梁祝》,在音乐设计上,大胆运用了西洋乐器小提琴。整场演出,不时响起大家熟悉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旋律,这不仅增强了观众对演出的共鸣感,还提升了演出的效果。
吴春燕认为,当下的年轻人,应该从多个方面去充实和提升自己,主动尝试着去接触一些传统和现代的多元文化,学会欣赏艺术,提升自己的人文艺术素养。其实,所谓高雅艺术的门槛,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高。只要你肯用心,就一定能发现它的美。
而吴春燕结缘台州,至今已有二十多个年头,她与台州有着解不开的情结。
1997年,她第一次到温岭演戏。之后,她的芳踪先后出现在椒江、黄岩和路桥等地。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当年的戏迷、二十多位温岭的小姑娘,现已迈入中年人的门槛,她们仍然在追随着吴春燕。无论她是否身处台州,身后都留有戏迷们关注的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