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可夫传有感】一切为了祖国——读《朱可夫传》有感
我对苏联卫国战争那段历史有着浓厚兴趣,对这一时期涌现的杰出人物如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华系列夫斯基、叶廖缅科等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朱可夫给我印象最为突出。为了补课,买了本《朱可夫传》一口气读了两遍,深深感到朱可夫受到苏联人民爱戴确实名实相副。
除了他高超的战略指挥艺术,更令我景仰的是他一切为了祖国、无条件服从国家需要,从不计较个人职位升降、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国家的崇高的精神境界。他这种精神对于审计人来说,非常珍贵和必要。
遍观全书,最能体现他这种精神的有三个地方。第一个是朱可夫在初任统帅部总参谋长时,被斯大林贬至预备队方面军担任司令。1941年7月底,北、中两条战线暂时稳定,但西南方向基辅战线局势最为严峻,整个西南方面军面临被德军合围的危险。
朱可夫冷静分析形势后大胆提出放弃基辅、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德军的建议,受到斯大林严厉批评,被免去总参谋长职务并派往叶利尼亚突出部负责组织反击。他没有一句怨言,二话不说,当即走马上任,全身心投入反击作战任务之中。在战争初期苏军前线崩溃的形势下,他组织的叶利尼亚反击一举歼灭德军5个师约5万人,大大增强了红军的胜利信心。
第二个是在整个战争期间,哪里有危险,哪里有需要,朱可夫就出现在那里,完全把自己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共命运、同患难”。1941年9月,列宁格勒被合围成一座孤城,随时有沦陷的危险。是他,在方面军指挥部已经在讨论放弃城市以后的具体措施问题的时候力排众议,周密布置城市防御,使得德军难于再前进一步。
1941年10月,150万德军已经逼近莫斯科近郊的危急时刻,是他,力挽狂澜,以惊人的勇气粉碎了德军攻势并成功把敌人逼退200公里,使莫斯科转危为安。1942年8月,德军集结重兵,试图在斯大林格勒与红军进行一场决定性较量。
是他,拖着日夜组织反攻的疲惫身躯,遵照统帅部的命令赶到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部布置指挥,取得了整个二战决定性的胜利。1943年4月,德军再次集中100万重兵,打响了苏德战场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库尔斯克会战,力图挽回战略颓势。
是他,指挥各方面军顽强防守最后进入全线反攻,彻底粉碎了德军图谋,从而使红军开始牢牢掌握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总之,朱可夫总是在祖国最危险、最需要的时刻出现,一直到攻克柏林。
第三个是战后朱可夫屡受排挤打压,但他为国分忧热情不减。他人生的最低谷时期是赫鲁晓夫于1957年10月免去他国防部长等所有职务,只保留了他共产党员的身份。身处逆境的他没有意志消沉,怨天尤人,仍然坚持学习,热爱生活,良好保持了一名退休共产党员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一直持续到1965年勃涅日涅夫上台后恢复名誉并于1966年授予他国家最高勋章 ——列宁勋章 –---那一天他70岁生日。
掩卷沉思,朱可夫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了自己的祖国,真可谓战斗的一生、奋斗的一生,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管我只是一名基层审计干部,但作为李克强总理喻为人民利益的“守护神”、重大政策落实的“督查员”的审计队伍的一份子,是不是也特别需要朱可夫那样浓浓的家国情怀、忘我的奋斗精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