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宏加盟乐视体育 刘建宏:加盟乐视体育3周年 我想起了这些人和事
在同事金航的朋友圈看到了于大川老师辞世的噩耗,心下凛然。20多年前的往事瞬间浮现。在老央视人称火柴盒的大楼一楼,体育频道的演播室从早到晚都一直热热闹闹。早上的NBA是徐济成、苏群、张卫平等嘉宾轮流坐庄,晚上则是于大川、张慧德、张路、李惟淼、陶伟几个足球大佬定期出现。屏幕上他们纵论球事,谈笑风声。屏幕下,大家经常会凑在演播室外的厕所外间(因为彼时这里还能抽烟)继续着神仙会。
其中有趣的一幕就是足球和篮球通过这些名嘴不断形成碰撞。有时候互相揶揄,有时候单方面艳羡,或者干脆相互攻讦。比如,篮球的各位爷常常不忿足球场上的各种假球黑哨,鞭笞起来,比我在足球之夜的主持台上还要生猛。足球的拥趸们也会嘲笑那时候CBA的幼稚和冷清。有时候国家队的表现不好了,大家又会相互打探到底有什么内情。
郝海东为什么停赛那么多?王治郅到底还能不能回来?孙继海究竟能不能在英超立足?姚明会不会在NBA打出一片天地?我因此也经常可以加入其中,或者至少能够从中听到更多生猛的内容。现在想想,自己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屁孩,从中确实受到了许多熏陶。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姚明要想站到NBA的篮下,他必须拼命提高自己的卧推成绩,只有扛住了奥尼尔的那一肘子,他才算是联盟里还算靠谱的中锋。我也和他们一样遗憾,北极星计划始终没有能够很好的落实。当然中国足球留下的记忆更是惨烈多于快乐。
在那个时代,CCTV5就是中国体育迷了解体育、迷上体育的第一窗口。张慧德、于大川、张路更像是中国球迷的启蒙老师,伴随着比赛,把许多知识和足球文化点点滴滴的普及开来。毫无疑问,于大川老师的德语和张慧德老师的意大利语是他们能够在中德、中意足球之间架起桥梁的关键。
张慧德老师会在比赛开始之前说,我刚刚给曼奇尼打了电话,他会在开场的时候扬起手臂向中国观众致意。于大川老师则处处显露着对德国风土人情的熟悉和喜爱。慕尼黑的香肠、啤酒,斯图加特的汽车,法兰克福的金融,柏林的王者风范,可惜那个时候,自己对德国还只有书面的一点点了解,尚且不能参透于老师解说的妙处。
那个时代终究还是过去了。互联网的崛起,让一切信息的传播都变的不同以往,体育也不例外。如果说1998年只有极少数人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存在,那么到了2002年的时候,网络已经变得无处不在。记得沈冰刚刚亮相世界杯主持台,迎来的就是漫天的指责、侮辱甚至是谩骂。我不得不一再安慰她,互联网给了所有人表达的空间和机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在互联网上分享出来,和叫嚣的一小撮相比,沉默的大多数才更重要。
如今自媒体、社交媒体方兴未艾,但是想要重现当年的景象可能性微乎其微。在互联网创业的三年,让我总算从一个新媒体的门外汉,变成了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从业者。德甲还是那个德甲、意甲还是那个意甲,但是受众和他们的感受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对于那些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观看比赛的方式更加碎片化、多元化。看球、聊天、互动、参与、竞猜、乃至购物,这些行为同时混杂在一个个个体身上。专家不再高高在上,屌丝也可以逆袭。传统传播被结构的同时,新的模式还在不断探索之中。
故人与故去的时代,留给我们的是无法抹去的记忆,但今天和未来,才是所有人必须面对的。今天刚刚看到一个消息,中国的传统有线电视保有量第一次跌破了1.6亿户,而IPTV电视的用户则已经突破了一亿户。那个拐点已经分明的要出现了。1986年以全国第一批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招生身份进入大学学习的我,也不得不在28年后硬生生的开启了自己的互联网之旅。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潮流里,我们也只能偶尔缅怀一下过往了。
顺带说一句,今年8月18号是我成为互联网人三周年的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