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祁祥老公 孙祁祥: 从女学霸到百年学院掌门人

2018-11-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孙祁祥,湖南长沙人,生于1956年9月.她1979年考入兰州大学经济学系,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9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保险年度人物""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等荣誉.孙祁祥老公 孙祁祥: 从女学霸到百年学院掌门人一头利落的短发.一身得体的黑色套装.孙祁祥,这位言谈举止中透着优雅.干练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孙祁祥,湖南长沙人,生于1956年9月。她1979年考入兰州大学经济学系,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9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保险年度人物”“中国经济女性年度人物”等荣誉。

孙祁祥老公 孙祁祥: 从女学霸到百年学院掌门人

一头利落的短发、一身得体的黑色套装。孙祁祥,这位言谈举止中透着优雅、干练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刚刚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

作为一名上过山、下过乡、做过工、留过洋的学者,孙祁祥为我国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对卓越、极致的不断追求,使她成为我国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界的领军人物。

孙祁祥老公 孙祁祥: 从女学霸到百年学院掌门人

“是金子总会发光”

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孙祁祥是个地道的“湘妹子”。从小,喜欢读书的她就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一次,班上选课代表,因为作文常被当作范文来读,同学们都推荐她当语文课代表;选数学课代表时,同学们又说,“孙祁祥数学好,选她当数学课代表吧”,选英语课代表的时候也是这样……上大学,是她早早埋在心底的梦想。但这个梦想迟到了7年。

孙祁祥老公 孙祁祥: 从女学霸到百年学院掌门人

1973年,知青孙祁祥来到湖南岳阳的中村公社大众大队。这个从没做过农活的城里姑娘,每天第一个出工,最后一个收工。早春时,在冰冷刺骨的稻田里“抢插”;盛夏时,冒着40多摄氏度高温,在蚂蟥的围攻中“抢收抢种”。孙祁祥特别感谢这段经历,“经历过上山下乡那段日子的磨炼,以后再遇到事不会觉得苦了”。

当她有了上大学的机会,父亲说:“现在以经济建设为重,我觉得你可以选择经济学。”父亲的这个建议,让她选定了一生的专业。在大学里,她无比珍惜学习的机会。“我一旦决定去做一件事,就会全力以赴,尽可能在能力范围内把事情做到最好”。

付出总有收获。1987年已在兰州大学留校任教的孙祁祥,以一篇题为《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国家所有制形式》的论文在经济学界初露锋芒。在北京大学读博期间,她荣获“北京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十佳”。当时为论文选题,她跟自己较了几个月的真。定下题目以后,夜以继日地调研、写作,让她“脱了一层皮”。1992年初,20多万字的论文“模式转换时期的收入流程分析”出版,发表以后即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993年,北京大学设立保险学专业,她成为领导和老教授们眼中最合适的人选,于是从她熟悉的经济学专业调入保险学这个新专业,赴美学习一年。学成归来,一家美国公司给她开出30万元的年薪,当时月薪400多元的她不为所动。

之后,有许多在外人看来很有“诱惑”的工作机会都被她婉拒。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正是自己的这份“清醒”、这份“坚守”与这份“执著”,让她有幸在北大度过了与无数优秀学子相伴的岁月。拥有一份宁静,且对专业问题独立思考,给她的人生带来了许多的感动和感悟。

在风险管理与保险学领域,孙祁祥是公认的学术带头人。她主持的数十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以及出版发表的专著和论文,在国内政、产、学界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2014年6月份,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国际保险学会第50届年会上,孙祁祥荣获了该年度“约翰·毕克利奖”。这是国际保险界的最高奖项,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推选出一位获奖人。她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学者,也是该奖自1972年设立以来的唯一女性获奖者。

“在伦敦领奖的那一天,面对着来自5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代表,我真的感到特别自豪,获奖不是因为我多么厉害,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在崛起。”孙祁祥谦虚地说,“外国人选我,最重要的是因为我是北大的教授,是一名中国的学者”。

最爱“老师”这个称呼

记者的采访,安排在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奖消息发布的第二天。当祝贺纷至沓来时,孙祁祥还在做她该做的事。“昨晚在修改学生论文,今天一早又收到另一位研究生的第三稿论文。我从来都是把荣誉当作激励和责任来看的。我是一个特别怕辜负别人信任的人,因此唯有更努力工作才能对得起这些荣誉。”

在各种各样的头衔中,“老师”仍是她最喜欢的称呼。她每学期都坚持开课,教过的学生数以千计,带的研究生有100多人,许多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她被北大学生评选为“最受学生爱戴的十佳教师”。

北大保险学专业从无到有。为了能有一本合适的教材,她自己动笔。“我的性格就是追求极致。这种性格很累很较真。”回忆起那段吃饭睡觉都想着写作的日子,不怕苦的孙祁祥用“殚精竭虑”来形容。自1996年出版以来,这本《保险学》获得了无数的奖项,一版再版,30多次重印,一直是国内最受欢迎的教科书之一。

在“传道授业”的同时,孙祁祥也利用各种机会,为学生“解惑”。有北大校友说,每有困惑,都要翻一翻孙老师说过的话,因为“她是我们的精神领袖”。

2003年“非典”期间,一位学生通过互联网发来问候:“孙老师,好多年了,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你给我们做的那场名为‘为了明天的辉煌,要安于今天的寂寞’的讲座。谢谢您。”孙祁祥回想起来,那场讲座后,有学生说:“如果早些听到讲座,我可能会少走许多弯路。”

毕业几年的学生们回来看她,大家对一位就职于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已经跃升高位的同学大加赞赏。问及原因,这位校友回答,要感谢孙老师的两句临别赠言。“一句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另一句是‘夹着尾巴做人’。我一直在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做事,老实做人。”

追求极致的“女掌门”

“我不是一个有很高目标的人,所以,不会和别人攀比,不会心浮气躁和焦虑。”孙祁祥看淡挫折、压力、名利。“我只是在尽力做好自己,因此在获得赞赏时,我总会觉得这是一种恩赐。”但命运却厚待这位认真又淡泊的女性,不仅让她获得很高的学术成就,更是一步步把她推上了领导岗位。

在校外,她担任或曾经担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经济学总会理事、首都女教授协会会长等许多社会兼职。兼职了,就要干事。每有所托,她都力求做到完美,特别怕辜负别人的信任。每当自己的观点被政府、企业采纳,她都能收获浓浓的幸福感。

她还是国际学术交流中的“熟面孔”: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连续10多年担任国际保险学会(IIS)学术主持人的亚洲学者,并且是该学会董事会里的唯一一位中国大陆学者;她还是第一位应邀在美国风险与保险学会(ARIA)年会上宣读学术论文的中国大陆学者,第一位作为人物介绍出现在“美国风险与保险学会”会刊上的亚洲人。

她的学术足迹遍布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被外国同行誉为“具有将中国保险教育和西方保险教育完美结合的非凡能力”。

2010年,孙祁祥成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百年历史上首位女性院长。如何让中国经济学科的诞生地、一个百年历史的老学院再创辉煌?她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北大经济学院是一座高山、是一片令人炫目的大海。我常常在问自己,我为这座高山贡献了什么样的石,为这片大海贡献了什么样的流?”

既要教学,又要搞科研,还要负责全院行政事务,孙祁祥无疑是个大忙人。“我是个比较有时间概念的人。”她说。繁忙的工作,让她抓紧一切可以控制的时间做事。“刚开始,我新带的学生收到我早上5点多钟或晚上11点后给他们发的邮件时,会感到吃惊,以后他们也就习以为常了。”

上课、当导师、开班子会、谈合作……这个总是在自省是否尽心尽力的“掌门人”,每天的日程都满满的。在过去的几年中,她带领全院师生,勤勉工作,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她希望在自己卸任时,把一个更加学术化、更加国际化、更具社会影响力的学院交给继任者。(经济日报记者 杨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