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我河山岳飞书法真迹 岳飞“还我河山”不是真迹?真相和金庸的老师有关
早前的中学历史课本上,讲到岳飞抗金一章时,配有岳飞“还我河山”的书法图片。该书法与岳飞抗金的英雄气节相结合,给人一种荡气回肠、气壮山河之感。
“还我河山”四字,在抗日救亡时期发挥过巨大作用,成为中国抗战的精神力量。1931年“九一.八”事变,国门被打开、东北沦陷,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发出了救亡抗日的吼声。《中国形势一览图》上的“还我河山”四字,引起了当时全体国人的爱国共鸣,迅速传遍中华大地,从此成为爱国精神的代表作。
1936年1月4日,《救国日报》头版也登出“还我河山”,后署岳飞,并将“还我河山”作为当年中国国民的座右铭。
其实,“还我河山”并不是岳飞的原迹,而是后人集字之作。今天就给大家讲讲这四个字的来历。
早在1921年,地理学家童世亨给中学生编著的《中国形势一览图》改正重印,想在书面上题写“还我河山“四个字,于是就找到了周承忠先生。
这位周承忠先生是可不是一般人。金庸,大家都知道吧,是周承忠的弟子,赵朴初、谈家桢等大家也都是他的弟子,他是嘉定近百年来最著名的文人。
周承忠先生应允之后,在家反复题写“还我河山”四字,最后都不满意。就想到了从岳飞传世书法中集字。他从收藏的岳飞石刻 《吊古战场文》拓本中,在“河水荥带,群山纠纷”中取“河”、“山”两字,在“秦没而还,多事之夷”中取“还”字,在“奇中有异于仁义(繁体)”中取义(繁体)的下半载“我”字,组合成“还我河山”四字,并配上岳飞的落款和图章。
“还我河山”,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从此作为岳飞的真迹,与《满江红》词一起,迅速传遍全国。
“还我河山”四字并非岳飞亲笔所写,因此不能称之为真迹。但是每个字都是从岳飞真迹中挑出来的,也不是“假冒伪劣“。“还我河山”所表达的,确实是岳飞真实思想的体现,再加上当时的抗日救亡大环境,所以能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这四个字既然都是从岳飞真迹中挑选出来的,那岳元帅的书法功力可见一斑。那我们就顺带着再说说岳飞元帅的书法。
岳飞虽出身行伍,但自幼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教育,再加上他的勤奋和努力,文武双全,能诗善词。岳飞的书法以行书、草书为主,畅快淋漓,龙腾虎跃,气韵生动,章法严谨,意态精密,纤浓符中,刚劲不柔,自有一种淳正之气,颇含文臣气质。传世书迹,有《书谢眺诗》、《前后出师表》、《吊古战场文》等。一并在文后贴出,供大家欣赏。
岳飞传世书法:
《吊古战场文》,草书,相传为岳飞手书。在杭州岳庙,碑共10石,每石高52厘米,宽103厘米,刻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碑文为岳飞书唐朝李华作的《吊古战场文》和南宋文天祥,清彭玉麟、德馨的题跋(该拓片只有文天祥的跋,故只有八片)。碑原在众安桥忠显庙,1979年移至岳庙。
岳飞《书谢眺诗》(局部)行草:
岳飞《前出师表》(局部):
爱好是一种生活方式,越纯正的爱好,越接近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