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于新野 中国远征军老兵新野人邹荣盛 百发百中的英雄

2017-09-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6月3日上午,远征军老兵张浩东和前去看望他的漯河老兵王林森叙旧,并享受了一次王林森的按摩.得知流落在缅甸的河南老兵回国探亲,漯河市源汇区空塚郭乡86岁的王林森急切地给今报记者打电话请求上门叙旧,并要亲自"为战友按摩一次".昨日10时40分,记者驱车将王林森带到张浩东堂弟张爱忠家.两位远征军老兵见面后,张浩东突然健谈起来.两人说话丝毫没有听力的障碍.但是此前大家和张浩东谈话时,他总是听得很吃力."我也是1943年坐美国飞机经过驼峰航线到印度.然后,在南永桥军训4个星期后分到工兵

6月3日上午,远征军老兵张浩东和前去看望他的漯河老兵王林森叙旧,并享受了一次王林森的按摩。

得知流落在缅甸的河南老兵回国探亲,漯河市源汇区空塚郭乡86岁的王林森急切地给今报记者打电话请求上门叙旧,并要亲自“为战友按摩一次”。

昨日10时40分,记者驱车将王林森带到张浩东堂弟张爱忠家。两位远征军老兵见面后,张浩东突然健谈起来。两人说话丝毫没有听力的障碍。但是此前大家和张浩东谈话时,他总是听得很吃力。“我也是1943年坐美国飞机经过驼峰航线到印度。然后,在南永桥军训4个星期后分到工兵团,修中印公路。当时那儿都是密林,修路要铲断树木,用工程车压平,再铺上一层从河里拉上来的石头压实。”王林森说。

在王林森的引导下,张浩东记起了曾经的经历。他把自己怎么成为驾驶兵,怎么开车给前方部队送物资,说得非常详细。

他说:“部队开到哪儿,汽油管就接到哪儿。”“我吃过饭后,经常坐在汽油管上歇息。”“我会做面条,美国人品尝后非常爱吃,就经常把我请过去做给他们吃,我为此还被照顾少干了很多苦活。”“我厌战,留在缅甸,找了个缅甸老婆,生了5个儿子,3个女儿。”说到高兴处,两人哈哈大笑。说到伤心时,两人痛哭流涕。

虽然素不相识,但两位老人的手一直拉在一起。

○●享受战友按摩,真得劲

两位老兵谈了一个多小时,大家怕他们疲惫,劝他们歇会儿。

趁歇息之时,王林森对张浩东说:“老战友,我今天来一是想和你叙叙旧,二是专门来给你按摩一次。我在日本投降后就回国了,曾学过按摩,经常给周围的人免费按摩。”

王林森从颈、肩、背、臂,缓慢地给张浩东按摩起来。张浩东非常享受,不停地用仍然没变的河南方言说:“得劲、得劲。”

王林森说:“你要感到舒服,明年再回来,你回来一次,我给你按摩一次。”张浩东连连点头。中午到了,王林森不愿再打扰张浩东,就留了地址和电话。“回去咱俩打电话再好好聊。”同时,两位老人相约明年再见面。“我回去教儿子学汉话,明年再回来探亲时,把儿子也带回来。”张浩东承诺说。

张爱忠说,堂兄在老家睡了一夜,说比宾馆住着舒服多了。他逗张浩东说:“哥,今天我送你回缅甸吧?”张浩东说:“等几天再回去吧,我趁这几天看看亲戚,到处走走。”

6月3日一大早,张浩东就问张爱忠:“家后面的大水坑还有没有了?”张爱忠说“有”,并带他去看。张浩东笑着告诉今报记者:“我看了两次。”

原来,昨天尽管和亲人相识,但是张浩东仍然不敢相信张爱忠是自己的亲人,他害怕认错了。如今,他已经完全相信这就是自己的河南老家。

■对话王林森我的战友,你们还健在吗

记者:你的远征军经历能说说吗?

王林森:当然能。1943年,我被抓壮丁入伍,在昆明校兵场被美国人检查合格,胳膊上被盖了两个“合格”大字后,乘飞机飞到印度,军训4个星期,分到工兵团修中印公路,两次遇敌机轰炸,幸运存活下来。

后因读过私塾认识字,被派到总指挥部军邮501局工作,再被派到战车第一指挥组2002军邮派出所工作,经常和总指挥官美国人史迪威将军等人见面。

缅甸战争胜利结束,我被调到新一军军部,任军邮345局局长,上校军衔。在密支那上飞机回国。

在广州接受日本投降。数月后,内战发生,我随军到香港,然后乘船坐火车,到沈阳。1948年,我因厌战辞职飞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我回到漯河老家。我在印度、缅甸参军之事,一直没向外人提过,已经沉默60年了。

王林森:我也是为了向世人声明,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在缅甸战场上的战士是救国的英雄,不是坏蛋。

再一个,我一直喜欢看新闻和书,关于远征军军邮方面的详细报道,现在在国内,我认为还是空白。现在,两岸三通了。当时我在军邮局工作的战友还健在吗?如果还能找到,我希望他们能回河南老家看看。我今年已经86岁了,再不提可能就晚了。

在河南远征军老兵很少了

□今报记者 路治欧

“我几年间前后走访了43位远征军老兵,河南的有几位,其中86岁的董元祥去年已经去世。”李磊说。

他是中华民族网(抗盟)的网下活动管理员。前几天,流落缅甸的两位河南老兵回家时,他带着7名志愿者到新郑机场迎接老兵。

从2004年开始,抗盟把援助贫困抗战老兵作为一项长期活动,并通过走访让抗日老兵在最后的岁月里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

康定国86岁,住在巩义市康店镇。他1940年参军打鬼子,所属部队为71军87师259团3营机枪3连。这是蒋介石的王牌部队。

康定国谈起作为中国远征军经历的战役,思路非常清晰。讲到松山战役,康定国描述:“青山都打成红山了,一根草毛都没有了。”据了解,战后很长时间,整个松山只有一棵弹痕累累的老树,别的树都被炸没了。“我们吃饭将弹药箱摞起来,蛆虫就在下面爬。一天说是吃两顿饭,可第一顿也许晚上才能吃到,第二顿更不知道在哪里。饭都是挑到阵地上的,天下雨的时候,半桶饭到阵地就成满桶了。”老人描述起来很从容。

在战争中,他左胯部被弹片炸伤,由于湿热感染后留下的疤痕至今都很明显。

抗日战争后,他在东北参加了四平战役。他说:“打鬼子咱打,可自己人打什么呀,就不想打了。”他就回家了。如今,老人没有儿女,由侄子照料,侄子们都不在家,老人自己生活。

今年5月,李磊拜访了康定国,送给他一枚中华民族网(抗盟)制作的抗日纪念章。康老爷子很高兴,他想用这枚纪念章来证明自己打过日本侵略者。

89岁的邹荣盛,是南阳新野县歪子镇棉花庄村人。他现在是一个普通农民,64年前是一个“百发百中消灭日军集团目标”的炮兵英雄。

邹荣盛说:“参加了无数的大小战斗,我如果在步兵部队,早就牺牲在战场了。炮兵,毕竟是远距离作战。”他从1937年到1945年参加过八年抗战。

1943年2月,他随中国远征军开往云南保山。他们在怒江东岸布防阻敌,一直到1945年8月日军投降。在云南的两年半时间里,邹荣盛参加了滇西抗战的几乎所有重要战役。

由于他炮打得准,屡立战功,71军军长宋希濂曾在考察时拍着他的肩膀说:“像这样的兵,一个连有十个八个,这个连就充满战斗力了!”

滇西抗战胜利了,他成为散兵游勇,一路做小买卖、要饭到了重庆。这个中尉军官在重庆失业军官管理处,每月领18块现大洋,同时卖卷烟、做小生意糊口。

邹荣盛不愿意参加内战,就找老乡军医开出“抗战8年,严重胃溃疡”的假条。

新中国成立后,邹荣盛从来不说自己打过日本人,还把自己的军官照片、奖章全部烧毁了。4年前,他才说自己参加过抗战部队。

洛阳籍老兵喝家乡水、尝家乡土

□今报记者 李娟娟

6月3日,远征军老兵王之平回到了孟津柿林村老家。这天,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老家的一包黄土。他也喝到了那甜甜的家乡水。“大爷,这是专门给你包的故土。这次走时带上。想家时,就闻闻家里的味儿。”专门到洛阳接老人回孟津老家的白鹤镇党委书记刘宝兴,听到老人回洛阳的消息,一早就开车把老人接到镇上。

在迎接仪式上,当镇党委书记递上一包家乡的黄土时,老人紧紧捧着用袋子装着的黄土,抓了一点,放在嘴里尝了尝。“20年了。转眼就是20年。”老人哭着说,“不知道下次回来是什么时候?带上家乡的土,走到哪儿,家就在身边。”老人把黄土装在了行李的最里层。

迎接仪式后,王之平老人回到了柿林村的老家。他一进村,还没站稳,就加快了脚步,推门进了老宅子的堂屋,走到水缸旁,舀了碗家乡的水,小心地抿了又抿,才大口喝了起来,一边喝一边流泪。

等王之平情绪稳定后,他的儿子王玉顺说,大姐刘玉仙小时候,父亲就一直给她说,他有一个心愿:让大姐帮他找到家。

1966年,王之平的女儿刘玉仙从缅甸回国。她回国后,一边在工厂干活儿,一边打听老家的消息。“我按照父亲说的地址,写了封信寄到了村里。两年后,才有了家乡的消息。”刘玉仙回忆说。“有了老家的消息,我第一时间告诉了父亲。

当时,父亲高兴得一夜没睡。”刘玉仙说,那时家里很困难,但父亲还是买了好吃的,和家人庆祝了一番。“到现在老人还一直是中国国籍。”儿子王玉顺说,老人在缅甸生活了这么多年,但他一直没有去办缅甸的“户口”。老人说他的中国国籍什么时候都不能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