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仁他妈什么梗 幸运遭遇“黄世仁他妈”
我这辈子妥妥地遭遇了“黄世仁他妈”。有人说,人生相逢便是缘。茫茫人海中,几人能共事?这“遭遇”也许就是一种缘分。
在我们认识之前,她应该不叫“黄世仁他妈”。就是我们认识了一段时间以后,她也不叫“黄世仁他妈”。直到我们在同一个部门“干革命”,她才背上这个称呼。
她是我们部门的“一把手”,领导我们几号人负责本部门那块“一亩三分地”。她的职责是每天安排我们去找稿件、写稿件,然后编稿、签稿、做版面,为第二天报纸“做嫁衣”。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如此。
这近乎流水线生产。找不到稿件就无法写稿、写不了稿就无法编稿、编不了稿就无法编版、编不了版就无法出报,其中某个环节“掉链子”了,问题都很严重,因为谁都不敢在第二天出版的报纸上空出一个版面,上面大大方方地写着“本版今日无新闻”。
我们的工种属于这条生产线的第一个环节:找稿件、写稿件。几个人负责一个版面,每人每天至少要有1000个字的稿件上交,否则这个版面就有“开天窗”的危险。
为了避免这种危险,她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轮流给我们每个人打电话,很多时候几乎没有任何过门就直接问“你今天写什么稿?”或者直接安排“你今天去那里采访。”“赶紧点,赶紧点,没有余粮了,再不抓紧就要开天窗了!”
然后,我们就在她谋划的“作战图”上像陀螺一样转,上午采访、下午写稿、傍晚交稿、晚上绞尽脑汁想明天要写什么稿,应对她第二天早上问选题催稿件,严寒酷暑,风雨无阻,真是应了那句话——“等我忙完了今天,就可以接着忙明天了”。
在一次饭桌上,我们部门一位资深的老大哥开玩笑着对她说,你这样天天催稿,真像黄世仁催田租一样,有时候比黄世仁还黄世仁,简直就是黄世仁他妈。
她听了这话,放下手中的茶杯,哈哈大笑起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不催稿,你们不交稿,报纸开天窗怎么办?”
“黄世仁他妈”胆子还很肥。有一次,我一个小稿子惹了个大麻烦,有人三番五次找我谈话,但我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那就是职业道德任何时候都不能用来做交易,并为此提交了7000多字的“情况说明”,阐述坚持自己观点的理由。我这么一犟,就把一些人给惹火了,觉得我不配合工作,准备借此上纲上线把我开除掉。
“黄世仁他妈”对我这个稿子从采访到出稿都非常清楚,也支持我的观点。她听说有人准备借此开除我时,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呼呼跑到准备开除我的那个人办公室,敲着桌子指名道姓开口第一句就是“你想干什么?”转身摔门就走。
“黄世仁他妈”就这么把我的饭碗给保住了。在此后一次饭桌上,这个想开除我的人当着她的面对说我:“你要好好感谢,没有她,你那次肯定是被开除了。”不单是那时候,就是现在想起来,我真的谢天谢地谢“黄世仁他妈”。
有一次,我们部门一个同事也因稿子遭不公平责难,也被她狠狠地骂回去了。在她看来,小伙伴们风里来雨里去已经很不容易,不能让大家流了艰辛的汗水又流委屈的泪水。
“黄世仁他妈”有个和许多人不太一样的习惯,就是不喜欢在办公室里一个会没完没了开大半天,叽叽歪歪不停地刷自己的存在感。她觉得这样很浪费时间。
因此,一些紧急事项,她直接在电话里三句两句给大家说了,不急的事她选好时间和地点,预告大家抓紧把手头的稿子弄好,然后集中开个“圆桌会议”。等大家到齐坐定,她很霸道地宣布说“今天我买单,你们谁都不能动”,接着在等待上菜的空档把该说的事说完。
大家觉得这种方式挺好,不但能把该说的事说了,还能经常聚在一起交流感情,暖心又暖胃。因此,这种“圆桌会议”被大家延续了很多年。后来,我们部门当初的同事,有的离开了这个部门,有的甚至离开了这个单位,但我们的“圆桌会议”依然存在。
很多次“圆桌会议”,她把后面进入这个部门的同事和已经离开这个部门的同事都叫到一起,大家像一个小家庭一样,度过一个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欢乐时光。这时候,她常常是半壶热茶,不讨其烦地陪着大家漫无边际地闲聊着,笑完张三笑李四,说了天南说地北。
可是,“黄世仁他妈”有时候很不“知趣”,经常在大家高谈阔论正进入佳境时,突然喊“刹车”,带着命令的口吻说,“都几点了?赶紧喝完了撤了!”大家一看时间,确实不早了,就都纷纷“门前清”,一边恋恋不舍地散会,一边心里嘀嘀咕咕着说,“黄世仁他妈”有时候是霸道了点,但从里到外都是一个没有坏心眼、没有小心眼、性格直爽、善良仁厚的好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