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心致志的事例 “专心致志”并不好 运动才是宝!| 家教

2018-12-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上学的时候,总有做不完的练习题,老师说熟能生巧,平时做多了考试就会了;在家写作业,你妈总把你从客厅赶回卧室,不准边写作业边看电视,学习要专心;期末考试如果考的还不错,爸爸就带你去了游乐园.给你买新的玩具或衣服.关于专心致志的事例 "专心致志"并不好 运动才是宝!| 家教这些场景是不是都很熟悉?但是,有一本叫<专念学习力>的书,一一批驳了这几件事儿:第一,练习题做得滚瓜烂熟,会阻碍我们的进步;第二,所谓的专心一致,事实上是不可能做到的;第三,成绩好就能获得奖励?No,只能让我

上学的时候,总有做不完的练习题,老师说熟能生巧,平时做多了考试就会了;在家写作业,你妈总把你从客厅赶回卧室,不准边写作业边看电视,学习要专心;期末考试如果考的还不错,爸爸就带你去了游乐园、给你买新的玩具或衣服。

关于专心致志的事例 “专心致志”并不好 运动才是宝!| 家教

这些场景是不是都很熟悉?但是,有一本叫《专念学习力》的书,一一批驳了这几件事儿:第一,练习题做得滚瓜烂熟,会阻碍我们的进步;第二,所谓的专心一致,事实上是不可能做到的;第三,成绩好就能获得奖励?No,只能让我们越来越讨厌学习。

关于专心致志的事例 “专心致志”并不好 运动才是宝!| 家教

为什么呢?

滚瓜烂熟会阻碍进步

真正学会一个技能,要熟练到不过大脑就能完成的程度。这个观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天经地义的,难道不是吗?可是你有没想过,一旦对一件事滚瓜烂熟,就很难再进步了。

关于专心致志的事例 “专心致志”并不好 运动才是宝!| 家教

比如说,很多同学习惯上课做笔记,而且做的特别熟练。但是有时候,翻看以前的笔记,却记不得上面的笔记说的是什么了,为什么?就是因为记笔记成了自己惯性的一部分,并不过脑子了,所以才会出现不知道记了些什么的情况。

对一件事太熟练,我们就会被习惯绑架,那怎么才能打破套路,持续进步呢?

有一个关于弹钢琴的实验。实验是这样的,把一些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老师先给学生们做示范,然后和学生们说,老师希望你们不要死记硬背这些弹琴指法,要多尝试一些新的演奏技巧。

另一组老师只是做示范,不会引导学生们去尝试新的方法。学习一段时间后,研究者发现,第一组学生们弹的曲子不管是技巧还是创意,都比第二组要好。这个实验证明,学习的时候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而不是死记硬背。

专心一致是不可能做到的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在打游戏的时候,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可是学习的时候呢,10分钟就想拿起手机刷刷朋友圈。为什么在游戏面前我们就能专心一致,学习就不行了呢?其实是因为我们对于“专心”的理解出了问题。

我们以为,专心指的就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一件事情上,不胡思乱想,就像是拍照要聚焦一样。但实际情况是,长时间的专注一件事是不可能的,比如说我们盯着一幅画不动,一会儿画就会变模糊甚至消失。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专注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一个点上,而是指我们不断的在寻找新东西,不断的切换注意力。

有一个研究可以证明这个观点,研究者给两组人讲同一个故事,第一组人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故事,甚至改写结尾。另一组只要求他们专注的分析故事里的3个特征。过段时间再问他们故事细节的时候,第一组人还能讲出很多的细节,第二组的人基本都忘掉故事在说什么了。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用不同的视角看故事,相当于给故事添加新意,在新东西的刺激下,人们更容易记住这个故事的内容。所以想要专心的做一件事情,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到一个点上,而是要不断的寻找这件事中有趣的点。

奖励只会让孩子更讨厌学习

我们总是把学习当成苦差事,所以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学习,经常会用奖励来诱惑孩子。但这只会让孩子更讨厌学习。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孩子经常在一个作家的家门口玩儿,吵得作家没法写作,所以他就和孩子们说,我给你们每个人25美分,你们去别的地方玩儿吧。孩子们很高兴,拿着钱就走了。第二天作家又用钱支走了他们。第三天作家没有25美分的硬币了,没办法,那你们就在这儿玩儿吧,就这样过了段时间,作家发现自己也能在吵闹的环境中工作了。

可他却发现,孩子们拿不到钱,就不来玩儿了。后来有一次作家在外面看到了这群孩子,就问他们为什么不去玩儿了?孩子们说,去你家门口玩什么好处也没有,我们为什么要去呢?

这个例子说明,有回报的行为,会让人忽略它的内在价值。这群孩子们之前纯粹的就是为了玩儿,但是得到25美分之后,他们就开始为那25美分玩儿了。这和我们学习拿奖励一样,这会让我们忘了学习本身的乐趣,变成了只为奖励而学习。

总而言之呢,熟能生巧,专心一致,考得好有奖励,这些传统的观念,对学习未必有好处。保持开放的态度,多元的视角和趣味的心态,才是正确的学习姿势,比如:课外运动。

最近《环球科学》就刊登了一篇报道,课外运动影响学习,是一种不科学的偏见,不仅如此,它还会相当有效地促进学习。

体育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你看,聪明的婴幼儿,在玩搭积木,橡皮泥,或者儿童工具的时候,都会比同龄人要快,在运动中,也很少摔倒受伤,这是因为运动神经发达的孩子,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和归纳演绎能力,都比较强。团队型体育项目,比如这个足球篮球之类的,还能提高儿童的计划执行和协调能力。

美国学者做过一个实验,让几百个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每天在老师带领下额外多做20分钟的户外体育运动,结果在训练八周之后,孩子们听课时保持专注的时间平均增加了8%。

锻炼能够加强学习能力,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小白鼠试验,科学家发现,体育锻炼,能刺激大脑里一些蛋白质含量的增高,这些蛋白质对于大脑负责学习能力部分的生长,至关重要。还有,体育活动可以锻炼大脑中一个特殊的部分,叫海马体,这个海马体,是我们大脑里掌管记忆的总机,如果运动达到一定强度,这个海马体就会和肌肉一样,受到刺激而开始生长。美国一些专家就发现,从大数据样本来看,儿童的数学,和阅读相关测试成绩,跟他们的有氧运动水平,是正相关的。

所以说,运动明星未必都是脑弱体强,著名的科学家也未必都是弱不禁风的宅男,著名科学家何炳棣,在南开中学时期,那可是运动明星级的校草,荷兰足球明星罗本,在校读书时期也是学霸,还是天才级的国际象棋棋手,这都说明了运动和脑力劳动,并不是水火不容的仇家。

既然爱玩、爱跑、爱动是孩子的天性,那么我们就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让孩子在快乐中,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