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望大陆朗诵表演 于右任:故乡大陆让他难忘 南京美食令他回味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这首耳熟能详的诗,写作时间为1962年1月24日,作者就是于右任先生。这是他眷恋大陆家乡所写的哀歌,其中怀乡思国之情溢于言表,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于右任
今天我们要聆听足音的大师就是于右任。宁夏路边,先生故居旁,梧桐树愈发清新,这些粗壮高大的梧桐树似老人一般独坐于静谧之中,像是沉浸在回忆之中……
在南京居所众多
于右任先生1879年生于陕西三原,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他与南京渊源颇深,早在1912年初,便随孙中山先生到南京任职。
据资料统计,抗战前,于右任在南京的居所有好几处,其中一处位于鼓楼附近的中山北路43号至49号,即原中山北路123号。该建筑始建于1929年,是于右任任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时以于其秀之化名购置,有中式平房。
另外一处于右任公馆,即位于古平岗5至7号,该建筑则是以伯循之化名购建。还有两处位于城北芦席营和紫竹林1号。目前,以上的几处私宅均已不存。抗战胜利后,于右任在南京的长居之地则为现在的宁夏路2号。
宁夏路2号建筑,位于山西路、颐和路与宁海路交叉处的大圆盘北侧,在宁海路与江苏路交叉口的西侧,是一处幽深的院落。
宁夏路2号外的梧桐树
该建筑为西式别墅风格,主楼坐北朝南,洋楼的北面有一条不长的走廊,走廊尽头是两幢对称的平房,青竹花草环置四周,是一座极其优雅的深宅院落。当年,于右任在这里住了3年时间。
忘不掉的南京美味
长期在南京居住的于右任是一位美食家。他虽是西北人,却被浸透六朝文化意蕴的京苏大菜所征服。京苏大菜的特点是选料严谨,制作精致。在烹调上擅长炖、焖,讲究原汁原味,风味清鲜和醇,咸淡相宜,有“七滋七味”之说。
于右任喜欢美食,十几年里(除去南京沦陷时期),他吃遍了南京的京苏风味菜馆。如夫子庙秦淮河畔“老万全”的京苏大菜,头菜是“素鱼翅”,用上等龙口粉丝、虾蓉、鸡脯、蛋清等原料而精制,使于右任赞不绝口。其他如“炖菜核”、“芦姜鸡脯”、“炖生敲”、“熏白鱼”等“老万全”名菜也深受于右任喜爱。
此外,“绿柳居”、“马祥兴”、“邵复兴菜馆”(今江苏酒家)等菜馆的看家名菜,如“贵妃鸡”、“一棵松”、“金腿里梅炖腰酥”、“贡蛋炖海参”等,于右任都多次品尝过,还曾应店老板之请为其京苏名菜题联、赋诗。
他曾说:人生就像饮食,每得一样美食,便觉得生命更圆满一分; 享受无味之甘美,如同享受色彩美人一样;多一样收获,生命便丰足滋润一分。
书赠名厨、店家
于先生书法好,成就斐然,世人公认。其书法功力深厚,自成一家。他的字出神入化,有的柔如玉女,有的刚如武士,有的逸如仙鹤,有的圆如珠玉,有的豪放如江河,有的苍劲如山岳。在当时可谓一宝,能得到他一幅字算得上是无上荣光。尽管他的字很受追捧,但是想得到他的字也不是难事。
据记载,于右任一日在南京遍访名胜古迹,看了大报恩寺塔遗址,天已近午,他过街走进一家饭店自斟自酌起来,醺醺然伏案坠入梦乡。座中有人认出了于右任,并道出他是位大书家,便让店主借此良机求赠墨宝。待于右任小睡醒后,店主已备下纸笔等着了。
于右任这时才知道,此店即小有名气的清真菜馆马祥兴,也不推辞。想起刚才所见倾覆的报恩寺塔,再联想到临时政府被逼解散,革命前途未卜,他心有所感,遂走笔写下一副联语:“百壶美酒人三醉,一塔秋灯映六朝”。
一九三五年,张学良因公来京城(今南京),在金陵春中西餐馆大宴宾客。在座的有邵力子、于右任、吴稚晖等国民党元老。所上菜肴有四花盘、四鲜果、四三花拼、四镶对炒、一品燕窝、黄焖鱼翅、金陵烤鸭、麒麟鳜鱼、菊蟹盒、秘制山药、砂锅菜核、萝卜丝饼、四喜蒸饺、枣泥夹心包、冰糖湘莲等,色、香、味俱佳,客人们赞不绝口,对金陵烤鸭酥、香、嫩、脆尤为满意。
张学良宴会后召见了主厨胡长龄。当时胡长龄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张少帅很是吃惊,大加赞赏。第二天,于右任还专门让秘书给胡长龄送来“肴香”的草书。
智救女服务员
关于于右任在南京的逸事还有一件。
据报上描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南京城南夫子庙“大集成菜馆”很有些名气。这家菜馆经营正宗的维扬风味菜肴,狮子头、大煮干丝等名菜吸引了不少食客。
一日,于右任听到来他家做客的国立中央大学教授胡小石说,“大集成”胡老板摊上麻烦。原来,该菜馆有一个名叫胡小红的女服务员,系胡老板的远房侄女。胡小红生得俊秀,又挺聪明,到“大集成”工作才几个月,就被宪兵司令部的一位李处长盯上。这李处长常来“大集成”纠缠,讲明要娶胡小红为小老婆。胡小红坚决不同意,李处长遂示意一些地痞流氓去“大集成”捣乱滋事,吓跑了很多客人。
于右任听了非常生气,考虑再三,他生出一计:某日,他拉上胡小石、杨仲子等几位名学者、名教授去“大集成”菜馆小聚,要了一个包间。酒过三巡,于右任请来胡老板,言明身份。于右任又叫来胡小红,见她年方十六,果然俏丽出众,楚楚动人。于右任好生不忍,好言安慰几句,表示要认胡小红为义女。
胡小红喜出望外,她知道这位和善的大胡子伯伯是国民党元老,自己是有救了。于右任不仅递给胡小红十元礼金,还叫胡老板取来笔墨纸砚,挥笔题写了店名,制成店匾挂上。这一招居然很起作用,平日凶巴巴的李姓处长看到于右任的名头,再也不敢打胡小红的主意了……
事后,胡老板特精心准备了一桌精美菜肴,装入十只食盒,雇人送往宁夏路于公馆作为酬谢。于右任哈哈一笑收下,但坚持付了钱,并又书写了书法赠给胡老板。此事在古都南京作为一段佳话。可以说,于右任是民国高官中一位声誉极好的人物。他有所为有所不为,堪称是不同寻常的美食家。
1964年1月,也就是写下那首绝唱两年之后,于右任感觉将不久于人世时,他在日记中对身后事做出了两次安排。1月12日做的安排是:“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山要最高者,树要最大者。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
虽然,南京不是于先生的故乡,但也是先生长时间待过的地方,况且还有那么多令他曾经流连的美味。如果139岁的于右任回到南京,怕还是会去找寻那记忆中的南京美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