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青艺术只承认一流 印青:艺术只承认一流 时间只记得精品
以人为本、以百姓为本,这个理念一直贯穿于印青的创作之中。20年前,正在南京工作的他收到了《走进新时代》的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简单的看过之后,他就被深深地打动了。
在印青看来,这首歌词用朴实的话语将党的光辉历程生动再现,词句中透露着让人热血澎湃的情感。于是在这首歌的副歌部分,他采用了气势宏大、激昂豪迈的旋律,就如进行曲一般。但在印青冷静下来之后,他又觉得这样谱曲有些不妥,“使用这样宏大的旋律,是否会让歌曲的情感显得苍白无力?会不会给听众留下‘假大空’的的印象?用通俗的旋律能否更好的表达出老百姓的情怀?”出于这样的考虑,印青又重新创作了第二版。
第二版与第一版相比,在思想上突出了老百姓的主体地位,让人听起来更像是娓娓道来的“春天的故事”,并沿着继往开来的方向,以一种舒展的状态,表达了老百姓对未来的信心和美好追求。
第二天,印青带着两版的《走进新时代》来到了单位,想从同事那里征求一些意见。大家听完两版之后,只给了他“都挺好”的反馈。正当印青还在苦苦抉择的时候,他忽然听到楼道里有同事在哼歌,仔细一听,正是第二稿的《走进新时代》。
随后,印青就拍板了第二稿。在他看来,音乐不能摆着架子,也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必须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感受,他只给同事们把两版放了一遍,同事就能记住第二版的旋律并且哼唱,证明这个旋律是能够深入人心的。
事实证明,印青的想法是对的,《走进新时代》体现出了党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的良好形象,让人民群众的心与党紧紧地贴在一起。正是这一部部作品的诞生,让印青以人为本、以百姓为本的创作理念愈发清晰。
使音乐根植民族土壤
去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长征胜利80周年,历时四年精心打造的原创歌剧《长征》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这部以英雄气质与浪漫色彩相交织的动人华章,通过史诗性与时代感相融合的舞台呈现,引领观众走进那段红色征程,致敬伟大的长征精神。作为主创团队之一的印青,更是为这部歌剧花费了很多心血。在这部歌剧中,他进行了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分别演绎的尝试,这在中国原创歌剧中是不常见的。
“歌剧作为一种西方的‘舶来品’,如何在国际化和民族化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是印青在歌剧《长征》的创作过程中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长时间的思索让他明白,这远远不是技术层面所能解决的问题,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表达。最终,印青在歌剧《长征》中进行了很多民族化的尝试,如合唱第五幕,几乎原封不动的用了西藏弦子音乐。
歌剧《长征》其实并不是印青第一次将民族唱法融入现代歌剧的创作之中。早在2012年,他就以民族唱法为载体,并从戏曲、民歌、民俗等中国文化精华中汲取灵感,为歌剧《运河谣》作曲。这部歌剧经过印青民族化的处理,既呈现了厚重的历史质感,又蕴含了中国民族歌剧所特有的艺术魅力。
对于印青歌剧民族化的观念,其实也是颇有渊源。有一回,国外的艺术团来华访问演出,在那天的招待宴会上,印青对该艺术团同为作曲家的团长表示:“我很喜欢贵国的作曲家,对你们很多的现代音乐作品都很感兴趣。“
这位团长表示很诧异,但并没有多说什么。过了一会,这位团长悄悄的问印青:“你们现在的音乐创作很追求现代感吗?”
印青表示:“时代不一样了,音乐也需要跟国际接轨的。”
这位团长听了印青的话,很认真的说:“现代化的音乐其实唾手可得,因为我们就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但民族化的音乐就不一样,如果我们不注重它们,很有可能未来就会失去它们。”
印青听完很受震撼,他明白了民族化对于音乐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日后的创作之中,也一直将这一点铭记于心。像印青创作的《采桑小路》,曲调优美委婉且抒情,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又如他创作的《西部放歌》,更是将陕北民歌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活深度决定思想高度,思想高度决定创作高度。简单的一段旋律,常见的配器组合,印青便能将边关军人的豪气、新时代百姓的欢声笑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不仅仅是因为作曲技法,更是创作理念在起作用。“艺术只承认一流,时间只记得精品。
”这是印青最欣赏的话。如果把音乐比之为信仰,那么印青就是信仰坚定的不懈奋斗者。印青从不把音乐创作看做是谋生手段,而是把它当做毕生热爱的事业来追求。这种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的态度,使他虽不刻意追求艺术上的成功,然而成功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他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