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博士史迹展览馆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上)
晏阳初(1890—1990)是享誉世界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他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
1923年晏阳初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成为一名乡村的“科学布道人”,一生致力于落后地区的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事业,被尊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
“本固”然后“邦宁”
晏阳初反复强调,实施平民识字教育不是平民教育的目的,此举只是为了让平民掌握识字本领,重要的是进行平民识字后的继续教育,让他们通过识字掌握人类科学文化。他形象地打了一个比方:“识字好比一把钥匙,教育本身好比整个人生的宝库,这宝库固然要用钥匙开它,但不能说拿到了钥匙,便算进了宝库啊!
”晏阳初所说的“教育”、“教育的本身”是什么?是平民的继续教育。可是,平民的继续教育历来被严重忽视,所以中国社会国无宁日,人无宁时。
中国之“本”是什么?“本”在何处?晏阳初认为“本”就是平民,他们85%住在乡村。所以,平民教育应当以乡村建设为依归。个中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中国的经济基础在农村。晏阳初说:“我们吃的、住的、穿的,甚至走的路都是由农而来。做衣服的棉、麻、丝、毛,作食料的米、麦、豆、蔬,盖造房屋的木料,便利交通的公路,哪一样不是农田的产品?哪一种不靠农村里的劳力?可以说,整个的中国经济基础在于农村。”
其二,中国的政治基础在农村。农民对中央各部长的调动易位升迁,大多不相闻问;对省政府委员或厅长的进退,亦以为不关痛痒。但县长是正人君子还是贪污小人,却是不放松的问题。其原因是县长的廉洁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区长、乡长的好不好,这一区一乡的人更关心,因为与他们的生活更有切肤关系。”
其三,人的基础在农村。晏阳初认为,这一点比以上两点更重要。没有人民,土地何所用?主权何所寄?中国人口号称四万万,农民居80%以上,故雄厚的基础、巨大的力量均在农村。中国积贫积弱,主要原因是“忘本”,忘了“民为邦本”之“本”。
晏阳初反复强调说:“现在惟一的办法是强固基础,坚固根本,‘本固’然后‘邦宁’。农村建设就是固本工作。中国今日惟一出路是要把广大人力开发起来,把这衰老的民族振作起来,把这散漫的民众组织起来,把这无知无识的人民教育起来,方可成为一个现代有力的新国家。”
平民教育的根本目的
是开“脑矿”
平民教育要落实到乡村教育上面,乡村教育说到底又是乡村平民的素质建设。而乡村平民的素质建设说到底就是开发乡村平民的“脑矿”。在他看来,中国以农立国,人口泱泱四亿之众,但农村人口占三亿六千万,几乎占全国人口的90%,这是一笔了不得的财富。中国最大的财富就是这三亿六千万平民的“脑矿”,世界任何国家与之相比,都相形见绌。
晏阳初认为,中国以农立国,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是农民,是苦力,尽管“中国开化最早,物产饶富,幅员之广,大于全欧;人民之多,甲于天下;所可惜者,厥为‘脑矿’未开,民智闭塞。倘‘脑矿’一开,民智发达,即可称雄于世界。
”他自称有一大发现,这就是发现了“苦力”之“苦”和“苦力”之“力”,乃致力于开发苦力的“脑矿”。所以,乡村平民继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苦力”。譬如,现在要救国,有什么办法?大家常说“没有办法,没有办法”。
晏阳初说:“我们要从没有办法中求一个办法出来。我们的办法是什么呢?便是充实国力,而充实国力之先决条件,即须培养民力。古语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话虽旧,实为至理。人民委实是国家的根本。讲政治,讲教育,都须要顾到根本,顾到人民……现在国家所以弄到如此,便由于一班谈政治谈教育的人没有落到人民身上。”
平民教育不是“贫”民教育。所谓“贫”民教育是什么?是施舍教育,施舍粥、饭给平民,不仅平民教育促进会没有实力去做施舍的事业,而且施舍会导致平民失去尊严。平民教育是要平民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自己营建自己的幸福生活,自己起来建设独立富强的国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开发他们闲置数千年的“脑矿”,开发他们的智力,开发他们的创造力。
“五自”教育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目标中,有两个字享有极高的地位,这两个字便是“自”和“力”。他希望通过平民教育全面调动平民自身的积极性和自身的力量,来进行乡村建设和乡村改造,政府官员及平民教育会的人员,只不过是引路的人。
“自”,晏阳初在许多地方强调“自”的内涵和意义。他在许多讲演和文章、书信中,详细地阐释了“自”在平民教育目标上的意义。
第一个意义是自尊自信。强调自己要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毫无目的地抄袭,不可把自己否定得一无是处;碰到麻烦或失败,不可气馁,妄自菲薄。他以“新教育”为例取譬:“现在所谓‘新教育’,实在是从东西洋抄袭来的东西。日本留学生回来办日本的教育;英美留学生回来办英美的教育,试问中国人在中国办外国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各国教育,有各国的制度和精神,各有它的空间性与时间性,万不能乱七八糟地拿来借用。”
第二个意义是自救自治。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须动员农民自救自治。他说“时至今日,自杀易,自强难;求死易,谋生难”,要教育农民推诚相与,互相砥砺,中华民族一定可以自救。对于自治,他的论述更不乏独到之处。
他说:“自治,不是一种恩赐,而是一种获取的成就。我们过去在定县及全国其他许多实验中心取得的经验肯定地告诉我们,民众在学会管理自己的学校、自己的现代农场、自己的合作社、自己的诊所之后,他们就不仅要求自治,而且也能够做到自治。”
第三个意义是自觉自强。晏阳初在北京大学发表了题为《中国农村教育与农村建设问题》的演讲,指出,“今日中国,危亡已迫于眉睫,今日所应施之教育为最低限度最基本必不可少之救亡图存之教育”;认为这种教育“最急需最迫切者”,便是教育农民自觉自强:“培养知识力,最低限度须培养其知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能够自觉自强。吾人站在教育者的地位,一切一切都在启发他们。”
第四个意义是自给自养。千百年的封建势力,养成农村平民一种惰性,日出而作,日没而息,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所以,晏阳初主张平民继续教育,“最急需最迫切者”是“培养科学生产力,更换那些老农、老圃的旧习惯、旧技术,使其了然于人力可以胜天,一切自己均可创造,即养成其自给自养之能力”。
第五个意义是自卫自保。千百年的封建势力,使农民组织松懈,甚至毫无组织可言。老百姓彼此“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现在要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最急需迫切者”便是“培养组织能力,养成纪律生活,方能自卫自保”,要使他们明了自卫自保的意义,掌握自卫自保的方法。
选自《晏阳初画传》,本报有删节修改。
晏阳初小传
晏阳初,1890年生于四川巴中县。少时熟读儒家经典,13岁入内地会传教士办的西学堂读书,后来到香港和美国耶鲁大学接受教育。晏阳初自1920年代开始致力于平民教育70余年,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他与爱因斯坦等被评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
上世纪20年代,晏阳初回国后首先在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智育部主持平民教育工作,期间编制刊行了《平民千字课》等教材。1923年8月23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会”在北京成立,朱其慧任董事长,陶行知任董事部书记,晏阳初为总干事。从此,中国平民教育有了统一的领导机构。
随着平民教育运动的开展,晏阳初逐渐认识到中国的平民教育重点在农民的教育,经历了两年的实地调查,平教会选择河北定县作为平民教育的实验试点。1926年晏阳初与志同道合的一批知识分子来到定县翟城村,推行他的乡村教育计划。1929年平教总会迁往定县,全力以赴地在这里开展乡村教育的实践。
1930年代初,晏阳初在定县的乡村教育实践得到国民政府民政部次长的肯定,并决定将经验向全国推广,设立了乡村建设育才院,在中国各省划出一个县进行乡村教育试点,期间先后成立了定县实验县、衡山实验县等乡村教育实验区。1940年乡村教育育才院改名为乡村建设学院,晏阳初任院长。
1945年11月,联合国文教组织(教科文组织前身)在巴黎举行首次会议,晏阳初的助手瞿菊农是中国代表之一。这次会议以中国平民教育的经验为蓝本,制定了文教组织基本教育计划,在世界未开发地区推行基本教育,以扫除文盲、灌输基本教育为目标。晏阳初及其同仁在国内开展的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事业已然获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并开始影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