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善玉出生在上海哪里 茅善玉:两百岁的沪剧始终年轻

2018-08-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7月20日,"上海的声音"---第三届上海(浦东)沪剧艺术节拉开帷幕.在为期一周的沪剧节里,沪剧演员们将为观众们奉上二十多台精彩纷呈的演出. 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日前,上海沪剧院院长.著名沪剧演员茅善玉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畅谈她眼中的沪剧之美.茅善玉出生在上海哪里 茅善玉:两百岁的沪剧始终年轻老百姓喜欢什么,沪剧人就创作什么茅善玉与沪剧结缘,是一个偶然.小时候,沪剧老师去学校招生,一眼就相中了茅善玉,但当时沪剧对她而言完全是一门陌生的艺术.一次偶然的机会,茅善玉观看了著名沪剧演员丁是娥

7月20日,“上海的声音”———第三届上海(浦东)沪剧艺术节拉开帷幕。在为期一周的沪剧节里,沪剧演员们将为观众们奉上二十多台精彩纷呈的演出。 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

日前,上海沪剧院院长、著名沪剧演员茅善玉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畅谈她眼中的沪剧之美。

茅善玉出生在上海哪里 茅善玉:两百岁的沪剧始终年轻

老百姓喜欢什么,沪剧人就创作什么

茅善玉与沪剧结缘,是一个偶然。

小时候,沪剧老师去学校招生,一眼就相中了茅善玉,但当时沪剧对她而言完全是一门陌生的艺术。

一次偶然的机会,茅善玉观看了著名沪剧演员丁是娥主演的《鸡毛飞上天》,第一次感受到了沪剧之美。从前辈的口中逐渐了解沪剧的历史后,更让她对这一有着两百年历史的剧种充满了喜爱。

茅善玉出生在上海哪里 茅善玉:两百岁的沪剧始终年轻

与记者谈起心目中的沪剧,茅善玉用了一个词———接地气。沪剧诞生于田间,最初被称为花鼓戏,是上海郊县的田头山歌。早在清乾隆年间,花鼓戏就已经流行。清末,花鼓戏演变成了上海滩簧,也叫本滩,由两位男演员分别扮演一男一女两个角色,艺人们走街串巷,活跃于茶馆和书场。后来,上海滩簧易名为申曲。直到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才正式改称沪剧。

如果用一句沪语来形容最初的沪剧,那就是经常“翻花头”。上世纪初,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于上海,沪剧演员为了赢得观众的喜爱,经常琢磨不同观众的口味,不断丰富表演的内容。

最常见的沪剧内容就是说新闻、唱新闻。与绝大多数戏曲都以历史人物为主角不同,沪剧从诞生之初就以新闻人物为主角。

上世纪30年代的《申报》上曾刊登过一则关于富家小姐抗婚的新闻,引发街头巷尾的热议:黄慧如出身富家,兄长逼其嫁给号称“颜料大王”的贝家大少爷。黄慧如宁死不从,被男佣陆根荣相救。两人相爱后前往苏州成婚。没想到黄慧如的兄长以拐骗罪告发了陆根荣。

最终,法庭在社会舆论压力下将陆根荣当庭释放。这则热门新闻很快被改编成了沪剧《黄慧如与陆根荣》,后来又名《主仆姻缘》。像这种把热点新闻改编成沪剧的戏还有很多,比如刺杀阎锡山、电影明星阮玲玉之死等,都成为了当年沪剧的创作来源。

近代上海汇聚了一大批文化名人,他们中有不少从海外留学归来,带回了国外的文学或戏剧著作,其中有一些也被改编成了沪剧,比如剧作家洪深从英国带回国的戏剧《软体动物》被改编成了沪剧《寄生草》,《大雷雨》则根据俄罗斯名作改编,意大利歌剧《蝴蝶夫人》的剧本也被移植成了同名沪剧。

可以说,老百姓喜欢什么,沪剧人就创作什么。沪上热映的一些好莱坞电影也曾被改编成沪剧,比如《魂断蓝桥》《风流女窃》等。

“沪剧一路走来与上海的海派文化始终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上海海纳百川的特点,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茅善玉说。

养分来自三位“奶娘”:话剧、电影和歌剧

新中国成立后,曾经以西装旗袍戏为主的沪剧,悄然发生着改变。沪剧舞台上出现了一大批表现社会正能量的人和事的剧目。

沪剧《鸡毛飞上天》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的一位家庭妇女林佩芬在众人的帮助下,白手起家克服重重困难,创建民办小学的故事。林佩芬的原型名叫吴佩芳,这部戏是根据她的真实故事改编的。

上世纪60年代,沪剧迎来了辉煌的年代,在全国戏曲界开创了红色题材现代戏的先河。《芦荡火种》《红灯记》轰动全国,后来《芦荡火种》被改编成京剧《沙家浜》,《红灯记》则被改编为同名京剧。

无论在哪个年代,沪剧都有着贴近生活、紧跟时尚的传统。茅善玉用“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来形容沪剧的艺术性格。

在艺术形式上,沪剧的养分则来自三位“奶娘”:话剧、电影和歌剧。

沪剧自诞生以来一直演现代戏,观众从来不觉得这些现代戏有任何违和感,茅善玉认为,这就是因为沪剧从发展之初就吸收了话剧和电影表演的特点,演员们的表演很真实、自然,举手投足没有浓重的舞台腔,比较生活化。

与许多传统戏曲不同的是,沪剧的音乐伴奏没有锣鼓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中西合璧的音乐。“一方水土养一方戏,沪剧生长在上海,上海人家家户户离得很近,不喜欢太喧闹的音乐。北方及中原地区的戏曲则不同,观众们喜欢看热热闹闹的大戏。”茅善玉说。

有生活阅历,才能唱得自然、有味道

茅善玉在《璇子》的一曲《金丝鸟》红遍大江南北。

除了艺术来源的多元,沪剧在艺术上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唱词多、唱腔少、节奏快,而且唱词很生活化。一般来说,一部沪剧剧本比京剧剧本要厚得多,平均字数达到两万字。

有人觉得,沪剧唱起来很简单,不过就是把上海话在舞台上唱出来而已。可真正懂沪剧的人都知道,沪剧是看起来轻松,演起来难。

与传统的京剧、昆剧十分讲究程式不同,沪剧并没有繁复的程式。沪剧演员在出场时虽然也有亮相动作,但举手投足并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带着符合人物身份和情感的姿态自然地出场。“我们表演时就好像自然地生活在台上。”茅善玉说,“沪剧既不同于京昆的传统表演,也不完全像话剧。演员的表演既要自然,也要有一定的功架,但这种功架不是死板的,而是角色个性与演员自身审美的体现。”

沪剧的这种表演特色对演员的要求很高。因为举手投足间的程式可以通过老师教给学生,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熟能生巧,但对一名优秀的沪剧演员来说,既要表演得自然,又要唱出味道,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对角色有充分的体会和理解。

上世纪80年代,茅善玉的名字已经广为人知。1981年,19岁的她就主演了以演员周璇为题材的沪剧《一个明星的遭遇》,红遍大江南北。此后她又出演了中国首部沪剧电视连续剧《璇子》,一曲《金丝鸟》传唱至今。

当时,上海沪剧院要排演《雷雨》,打算让茅善玉担纲繁漪一角。茅善玉拒绝了,她认为,经验丰富的陈瑜老师扮演繁漪更为合适,自己则适合演丫鬟四凤。

“因为以我当年的阅历还无法体会繁漪这个角色的心境,舞台表演不是把唱词唱出来、动作做出来就可以了,只有架子没有血肉是不行的,没有灵魂的表演,是无法让观众信服的。以我当时的年纪来演四凤,是本色出演,更适合我。”茅善玉说。

十年前,上海沪剧院再演《雷雨》,茅善玉成功塑造了繁漪一角,她演绎的繁漪有血有肉,打动了许多观众。2013年,茅善玉凭借繁漪一角荣获“二度梅”,第二次捧得了梅花奖。

语言不是障碍,戏好看观众就会喜欢

沪剧《邓世昌》旗操。

在茅善玉看来,有着两百年历史的沪剧始终年轻着,因为从诞生至今,它一直在求新求变,跟着观众的口味变,随着时代的需要变。

近年来,沪剧演员们一直在探索、提炼沪剧独有的美感和舞台程式。去年上演的沪剧《邓世昌》是上海沪剧院近年来打造的精品佳作之一。上世纪60年代,沪剧院就曾排演过这一作品,当时戏名叫《甲午海战》,丁是娥演唱的《祭海》选段至今在剧迷中传唱。

50多年后,沪剧院重演《邓世昌》,同样的题材、同样的人物,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新。整部剧的戏剧节奏非常明快,观众丝毫不会觉得拖沓,能充分感受到时代的气息。

《邓世昌》在音乐上借鉴歌剧的元素,在动作设计上则融入了不少舞蹈元素,比如海军旗操,就以一段精彩的舞蹈来呈现。虽然邓世昌的故事发生在120年前,但没有观众觉得过时,反而觉得整部戏的呈现很时尚。

戏曲的发展不仅要靠年轻演员来传承,更离不开年轻的观众。茅善玉告诉记者,今年上海沪剧院将要去北京大学演出《雷雨》,目前的售票情况很好。“我相信,语言并不是障碍,只要戏好看,观众就会喜欢。”

在茅善玉看来,沪剧的美体现的是上海文化之美,作为沪剧人应该有一种使命感和文化担当,延续城市的文脉,向更多的观众传递属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