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慧富二代 李俊慧:通缩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利息呢?要不要接着降息?且不说现在降息的空间已经不大,以调利息的方法来调经济,全球都没有成功的先例。以利息来调经济,实际上是格林斯潘之后才开始被各国广泛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在格林斯潘之前,西方国家很少用此项工具。格林斯潘用得多,而且在他任内看起来很成功,所以其他国家开始模仿。
现在回头看,其实是有大问题的。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的一个导火线,就是格林斯潘频频地调利率。美联储调基准利率,各商业银行跟着调它们的各种存贷款利率,导致的结果就是次贷的利率也跟着调。有一段时间,格林斯潘不断地降利率,次贷的利率跟着不断下降,刺激了根本没有还贷能力的低收入者去借钱买房,就算某个月份还不起,这些购房者就把房子增值部分抵押出去,再借新钱来还旧债。
学过经济学或投资学的人都知道,利率下降,资产价格就上升,房地产也是一种资产,因此房价跟着上升。
只要房价还在上升,还不起次贷的人可以把房子增值部分抵押出去借新还旧,就没啥大问题。但到了某一天,格林斯潘突然逆转了货币政策的方向,改为不断地把利率往上调,房价随之下跌,造成信用状况最差的次贷借款者接连出现断供,就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爆发。
当然次贷危机的成因还有很多复杂因素,但是格林斯潘不断地调利率,向借贷市场传达了错误的价格信号,是次贷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所以前面说是导火线)。由此可见,哪怕是像格林斯潘这样的高手,以调利率为货币政策工具来调经济,结果都是惨痛的教训。有此前车之鉴,中国不该重蹈覆辙。
那应该怎么办呢?利率是资金的借贷价格,当然是应该放开由市场来决定,所以当务之急是利率市场化,这才是深化改革。利率市场化其实不难推行,因为现在中国有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Shibor”,这个市场运行了很长时间,已经很成熟,就是一个由市场决定的利率。
把Shibor作为基准利率,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由各个银行参照这个基准利率自行决定,央行不再另作规定即可。其实在贷款利率方面,市场化程度已经相当高了,现在受到严格管制的主要是存款利率。而说到存款,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早就是银行自己定的。所以,银行是懂得如何根据市场需求来定价的,并不是还处于不会“游泳”的状态。一切就看央行有没有决心,推行彻底的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失效的原因
用货币政策调经济本身就不对,而从历史经验来看,尤其是应对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更是往往失效。不妨先看最近的案例。20 0 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开始搞“Q E”,然后是欧洲,去年以来日元也在货币政策上大搞放水。现在来看,除了美国貌似“成功”之外,无论是欧元区还是日本,基本上都是失败的,除了造成货币贬值,经济依然停滞,通缩也没见有多大好转。
美国的“成功”也只是貌似而已,因为还有很多疑问(尤其是从长期的国债收益率持续低迷来看)。即使退一步假设美国真的成功了,我们还要考虑到一个不同的局限条件,即美元是全球最主要的国际货币,相比之下欧元和日元在本土之外的使用则很有限。美国可以借助这个地位比欧元区、日本能更容易地把危机转嫁给全球其他国家。所以现在美国摆脱危机的“成功”,很可能是这个原因,而不是货币政策的效果。
再往历史深处走,看1929- 1933年的大萧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就没能应付经济衰退了。当时凯恩斯正是看到了货币政策失效,才提出了“流动性陷阱”的术语,用来描述这种中央银行再怎么增加货币供应量也刺激不起民众增加投资或消费、使得经济复苏不了的现象。
凯恩斯由此主张经济萧条时“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以政府增加消费和投资来代替企业和个人的消费和投资。其实凯恩斯的分析是错的,但他这样做在客观上折射出当时确实出现了货币政策失效的现实。
为什么当时没有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起了作用?首先当时美元还不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其次凯恩斯所在的英国的货币英镑虽然是国际货币,但那时全球的主要国家基本上实行的都是金本位制,也就是承担着国际储备和价值尺度功能的主要还是黄金。
所以当年的英镑与今天的美元的国际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英美两国当年的货币政策都没有成功,从反面验证了我在前面推测今天美国的貌似“成功”的原因不是Q E这货币政策,而是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可以这么说,“流动性陷阱”是经济衰退时出现的一个反映着货币政策失效的现象,但凯恩斯的解释是不对的。货币政策失效是因为经济预期不好,企业和个人均采取防守策略,不愿增加投资与消费,这种不良预期不可能靠多印货币就可以改变。
但历史有个误会,美国的货币政策失效,罗斯福搞的“新政”(相当于使用了凯恩斯主张的财政政策)其实也没成功,但其后美国参与了二战,是战争使得美国真正摆脱了大萧条,功劳却被归到了“新政”的名下,从而归到凯恩斯的名下。二战之后各国开始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经济,就是源自凯恩斯应对大萧条而提出的这套学说。
收入增加仍要靠创造财富
最后谈一下这轮经济下滑的原因。英国,当年最初的工业集中在纺织业,后来转向能源重化工业,再后来是金融、IT产业等,美国也类似。今天的发达国家都经历过产业升级,都经历过“调结构”,英美当时的调结构是市场驱动的,新兴产业已经发展到足以替代那些所谓的落后产业,落后产业于是自然而然地或转移或消失,但在它们那里失去的产值早有新兴产业增加的产值替代还有余,则怎么会造成经济下滑呢?
当然,英美等发达国家确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止一次地出现过经济衰退,但有哪一个经济衰退的案例是因为产业升级升出来的?除非政府是在人为地“拔苗助长”,新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根本还不足以替代落后产业,就把仍然是支柱的旧产业拔掉了,在旧产业上失去的产值得不到新产业的产值足额补充,自然就呈现出总产值下滑、经济下行的现象了。什么是“好的”经济结构,什么是“坏的”经济结构?没一个经济学家能说清,只有市场知道。
“中等发达国家陷阱”这个术语来自于发展经济学,但发展经济学对当时在拉美出现的这种现象的解释是错的。正确的解释是拉美当时的一些政府在进入中等发达阶段后,就搞了一系列的福利政策,以迎合民粹,争取选票,使得整个社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瓜分现有财富,而不是创造财富上,经济增长自然就停滞不前了。
从人均G D P来衡量,东南沿海地区确实已经进入“中等发达”阶段,但中西部广大的农村还处于“发展中”状态,中国现在还谈不上整体都富裕起来,却已经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财富分配上,更强调人人都应该享有福利好的生活,而不是提倡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脱贫致富。
很多人羡慕沙特等国的高福利政策,却无视它们地下有石油这有利条件。中国有的是什么?中国人口多,自然资源少,只能鼓励每个人通过勤劳致富来提高生活水平。很多人还羡慕北欧等国的高福利,但它们不仅是资源丰富,人口稀少,还要加上之前的财富积累。
这些高福利国家等于是“富二代”,还是独生子,岂是中国能比得上的?而且就算是富二代,一直“坐食山空”最终就是二世祖的下场,“欧债危机”就向世人展示了社会福利是怎么把发达国家也拖得经济停滞、财政破产的。
中国目前还有很多人口需要脱贫致富,也就是他们需要增加收入。而这收入的增加不是通过再分配已有财富,而是要通过创造新财富来实现,所以我们必须依靠较高速增长的通道才能真正地给穷人带来收入的增加,带来致富的机会。
而中国经济要怎么才能保持在高速增长的通道呢?货币政策要以稳定币值为目的;要尊重市场,由市场来决定最优的经济结构;要警惕未富先骄,抵制其实只会将穷人养成懒人的社会福利的诱惑……实际上这些还只是其中一部分要做的事情,但也是必须去做的不可或缺的事。